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浅析

2021-08-05 02:59高卫勇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课程

高卫勇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8

1 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引领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变革。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密切结合社和变革的趋势,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随着十三五计划的完成,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改变了我国的贫困落后状况,促进了教育领域的进步,但职业教育却需要与时俱进。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任务。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职业教育理论及制度体系不完善,不能很好结合实际的需求,技能与知识相对薄弱,职业发展前景不如意,一部分毕业生不愿进入工厂。这些都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及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抓住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机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互联网+”这个概念于2012年在业界首次提出,与2007年出现的“互联网化”概念一脉相承,强调互联网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互联网+”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与标志,也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抓手[1]。互联网+计划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国家各个领域。互联网带来的教育技术的变革,使得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管理和组织的变革也是巨大的。互联网+教育[2]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由封闭到开放;教育场所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学习方法由被动走向主动;教学方法由灌输到互动。总之,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资源将得到更好配置,更多的人将享受便捷、优质的教育。

2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很多,如图1所示,围绕不足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图1 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2.1 对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缺乏理解

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如果存在偏差,就会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文化薄弱和实践效果不佳。传统上讲,创业教育是传统意义上的创建公司或企业、建立新部门的活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创新将创业纳入了一个大的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及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与教学构成了教育微观领域的全部内容。由于没有正式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围绕正规课程来应对,创新创业教育被边缘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课程数量少、课程形式化、讲座化等问题。另外由于对创新创业培养路径认知不足,带来的就是创新创业培养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能分阶段分层次的展开,培养过程不科学,从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2.3 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及社会创新创业意识的盛行,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较多,但真正对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较少。比赛成绩及实际效益成为各职业院校的中心,较少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导致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保证,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企业支持不足

企业是职业院校实践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场所,学生需要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尝试和改正。缺乏企业支持是制约学生创新创业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有利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大多数企业由于人员及效益因素缺乏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意识及合作意愿,如何让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结合是一个需要突破的方向。

3 互联网+职业环境下深化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改革

3.1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增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以下从三个环境、提高认识、开发学生的潜能三方面分析。首先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外部环境。构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从物质保障上,提供创新创业场合和平台,积累典型创新创业案例。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看,文化无处不在。花、草、树都能传达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文化途径可通过校训、制度、口号等文字材料,让学生沉浸在创新创业文化中。其次提高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许多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开公司、开新部门就是创新创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和创业可以很多形式实现,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作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支持。可以组织师生讲课,让他们体验"头脑风暴",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或基于课程或各种活动,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最后开发学生的潜能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3],各种智能内涵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的发展存在差异性,要利用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的同时要能通过实践活动激发潜能,并在交流比较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3.2 完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网络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多样化

MOOC的推广使得教育资源更加普及,在职业教育中各个阶段应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或者网络课程,同时应多安排实践性课程,少安排理论性课程。在课程类别上,应根据不同学校开展的不同专业进行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发散式;课程评价上应过程化综合化,教学选题上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整合优秀案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多结合社会及实际应用,多做多实践。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4],不仅有助于构建以课程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研究和应用的双层途径。

3.3 完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方法强调教育方法的开放性。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连接功能,不仅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院校打破学校封闭的物理场所,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支持系统包括——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支持实践平台建设等,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首先采用第三方社会专业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更是一个长久的挑战与考验,如何评价其发展?传统的评价是由教育管理部门来进行的。在政府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管、评"分离的呼声日益高涨。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估,政府的监督和实施是保障。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级的方式使学校了解当前的实施水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1+x证书的评价组织[5]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次政府对第三方评估进行监督并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对第三方评估的监管也非常重要,联动机构相互监督制约,才能保证权力不会泛化,从而避免滋生新的腐败。政府对第三方组织的评估过程进行监督,允许高职院校对第三方组织的评估提出异议,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实施提供良好的互动,形成正向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来提供支持。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持续的政策支持也非常重要,如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优惠政策、减免学生创业税的税收政策等。最后校企合作构建创业实践平台。只有完善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才能保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创新。通过整合全社会资源,在市场上搭建校企平台,为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对接社会需求。一方面,要搭建校园网络平台,与国内外其他企业建立网络联系,同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和新建的场所,引进小微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学习体验创业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与当地企业联系,建立校企联盟,产教融合,整合当地企业的场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校企合作的建设为学生今后的实践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实践中,它有助于将学生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激化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4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新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创业就业,而是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来激发人的创新能力,培养自由独立的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强大的驱动力来实现,这体现在由学校、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联动推进,不断改革尝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职业课程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