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救治的回顾性分析

2021-08-05 07:04高文慧孙雪莲董婷婷
护理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急症急诊科医务人员

魏 硕,高文慧,孙雪莲,董婷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居民就诊需求不断扩大,医院门诊就诊量、住院量逐年增加。2018 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达79.78 亿次,入院人数达25 454.33 万人[1]。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共场所,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场所[2]。已有研究显示,老年病人基础疾病较多,在诊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发事件[3],危及病人生命;同时,除就诊病人外,病人陪同家属和少数院内工作人员也可发生意外事件。已有调查显示,医院公共区域非住院病人发生休克、晕厥、心搏骤停等突发事件的概率高达13%[4]。如何提高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救治效率,尽可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使病人平稳、安全、高效地接受救治,是急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院内急救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是为了尽早评估和抢救危重病人而成立的急救团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住院和非住院危重病人的早期救治中[5-6],并证实可显著降低危重病人病死率[7-9]。目前,关于院内急救小组救治模式和团队建设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院内急救小组救治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救治现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为院内急救小组建设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10 月1 日—2019 年10月31 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院内急救小组救治的181 例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非急诊区域发病;②由于主观、客观原因诱发生理或心理异常反应致病情加重,需要及时救护;③接受急诊科院内急救小组外出救治。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与疾病转归信息不完整。

1.2 干预方法

1.2.1 构建院内紧急求救呼叫系统 在院内花园、地下停车场及洗手间等公共区域嵌入紧急求救呼叫装置,开关由一根距离地面40 cm 的白色绳子控制,下拉即可打开呼叫系统。一旦病人触发呼叫器,距离此呼叫器最近的护士站、分诊台安装的警报装置即可发出警报并显示病人所在位置。

1.2.2 抢救设备的配置及管理 在CT 室、抽血室、放射科、门诊等公共区域配备抢救车、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及药品,重点区域另配备平车和轮椅等转运工具,重点区域抢救车内药品及用物有效期由该区域相关负责人定期检查[10]并做好记录。

1.2.3 成立院内急救小组 成立院内急救小组并制定小组人员排班、工作制度及路径。院内急救小组成员由急诊科当日值班医生、急救护士及第三方转运人员组成,医生要求是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5 年及以上急诊科工作经验;护士要求具备3 年以上急诊科工作经验,通过年度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考核;转运人员要求熟悉医院布局,具备急救意识,能配合完成病人安全转运。

1.2.4 制定院内急救小组工作流程 在任一公共区域出现病人意外事件,第一目击者(医护人员)就地评估病人,同时拨打院内急救电话,告知病人所处位置、病人生命体征、是否为心脏骤停、可能的意外事件等重要信息,院内急救小组成员接到电话后携带便携式急救箱(含急救药品、呼吸气囊等)前往现场开展紧急救援,初步生命支持后由院内急救小组将危重病人转运至急诊区域进一步救治[11]。接诊的急诊科护士在专用的非急诊区域病人院内急救记录单上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发病情况、院内急救小组救治情况等。

1.3 资料收集 通过非急诊区域病人院内急救记录单进行资料收集,剔除记录不完整病例,提取记录单中病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病种、院内急救小组到达时间、病人去向等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采用Microsoft Excel 录入数据,采用SPSS 24.0 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

2 结果

2.1 院内救治病人一般资料及发病情况 共救治181 例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其中,男104 例(57.5%),女77 例(42.5%);年龄16~84(60.5±17.2)岁,≥60 岁者126 例(69.6%);步行入院43 例(23.8%),轮椅推入12 例(6.6%),平车推入125 例(69.1%),他人抱入1 例(0.6%);门诊发病最多,为133 例(73.5%);最常见症状为晕厥,为73 例(40.3%);最常见病种为心血管疾病,为47 例(26.0%);发病时间以白班居多,为137 例(75.7%)。院内救治病人发病情况详见表1。

表1 院内救治病人发病情况(n=181)

2.2 院内急救小组救治情况 院内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间为9(6,11)min,到达时间>10 min 者占32.1%。院内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间分布见表2。181 例病人中有1 例(0.6%)死亡;47 例(26.0%)经现场评估处理后离院,133 例(73.5%)病人转入急诊科接受进一步救治。转入急诊科的病人中,以原卫生部《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为依据,分诊级别为Ⅰ级者有14 例(10.5%),Ⅱ级者有33 例(24.8%),Ⅲ级者有81 例(60.9%),Ⅳ级者有5 例(3.8%);38 例(28.6%)经急诊处理后好转离院,55 例(41.4%)在急诊留院观察,37例(27.8%)接受住院治疗,3 例(2.3%)死亡。

表2 院内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间分布(n=181)

3 讨论

3.1 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院内救治现状分析

3.1.1 病人发病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内公共区域内病人大部分在白天(08:01~17:30)出现急症表现,占75.7%,可能与白天就诊人数多、医院人流量大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发现门诊是最常发生院内突发事件的场所,占73.5%。已有研究显示,每1 万门诊量发生突发事件的人次达1.18 人次,这可能与门诊病人由于病情复杂,候诊候检排队时间长,诊疗过程中易突发病情变化;其也可能与门诊公共区域广、布局不集中、就诊病人及家属人数多及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等有关[12-16]。本研究发现转入急诊科的病人中,病情危重程度评估为Ⅰ级和Ⅱ级者为35.3%(47/133),说明危重病人比例较高,这些病人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则易危及生命,因此,加强院内急救小组建设,有效提升院内应急急救水平及救治效率十分重要。

3.1.2 院内急救小组工作路径有较大改进空间 院内急救小组的组建提高了院内公共区域内急症病人的救治效率,有利于及时评估、转运及救治急症病人[17-18],但仍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内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间为9(6,11)min,高于陈水红等[9]报道的时间。可能与第一目击者地理位置描述不准确导致定位时间长、病人发病现场距离急诊地理位置较远等因素有关,同时在现有运行机制中,急救小组成员仍需参与急诊科日常工作,当班医务人员正参与本科室病人救治或抢救也会导致无法第一时间及时出诊。

3.1.3 现场医务人员对院内急救的触发机制、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到位 本研究发现,181 例病人中,现场处理后离院的病人占26.0%,转运至急诊的病人中有64.7%分诊级别为Ⅲ级或Ⅳ级,为非急症病人,属于不必要的院内急救触发,造成了急救人力资源和物资浪费。分析原因可能为公共区域医务工作者或其他院内急救报告人员对院内急救触发机制掌握不到位,急救知识和技能不足。此外,院内急救小组到达时间中位数为9 min,到达时间>10 min 者占32.1%,分析发现第一目击者存在报告病人信息缺失、发病地点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另外,其他后勤辅助人员配合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院内急救小组的出诊造成了不便,导致病人救治时间增加[19]。

3.2 提高非住院病人院内急症救治有效率的对策

3.2.1 完善全院急救呼叫响应系统 建立全院全覆盖的紧急报警系统,使其能快速将报警位置传输至急诊科等,并实现精准定位;利用消控室全院广播系统开展急救呼叫,完善系统确保紧急呼叫全覆盖等。

3.2.2 组建多点式、多学科院内急救小组 急救小组成员并非全职等候院内急救,还需完成急诊区域病人诊疗工作;同时,距离急诊区域远会导致到达时间延长,建议急救小组在院内多点设置、网状分布,以便院内发生突发急症时可以根据医院布局就近指派人员先行救援,有效降低病人死亡或者病情加重概率[20]。

3.2.3 强化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采用急救小组集中培训与各站点小组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培训内容同质性的情况下,兼顾各站点特殊性,对院内急救小组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抢救流程和转运路径[14]。培训形式以模拟演练为主,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演练。每次演练均应保证多学科成员参与,并进行演练后总结汇报,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1]。

针对非急救小组医务人员,培训内容还包括急诊科院内急救小组呼叫标准[22],门诊及其他非住院区域部门医务人员应明确呼叫指证,面对突发事件应首先充分评估病人症状,发现需要抢救的病人第一时间呼叫院内急救小组并进行抢救配合;启动院内急救时,要准确报告病人所在地、病人症状、年龄等重要信息;对于无危险病人或者经过简单处理无须后续治疗的病人,经过所在区域医务人员诊治处理后可通知急诊应急小组减少出勤,或者经进一步救治后可独立转运至急诊,从而缩短病人救治时间;各区域医务人员应熟知其所在区域抢救药品及设备的存放地点,掌握抢救药品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针对辅助部门人员,如公共区域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电梯管理员等,应进行第一目击者相关培训,明确遇到院内突发事件时的报告路径、急救电话;应参与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配合演练,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安保人员能主动、正确地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电梯管理员应配合院内急救小组,在相应位置等候;其他辅助人员应协助院内急救小组准备轮椅、平车等必要的转运工具,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及抢救时间。

4 小结

非住院病人是急危重症潜在高发人群,优化此类突发急症人群的抢救程序,提高抢救效率十分必要。通过合理配置抢救网点,强化非诊疗区域抢救设备及药品的维护使用,加强院内急救小组和辅助人员的培训及演练,使院内非急诊区域急症病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对改善病人救治现状,提高救治效率,保障非住院病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急症急诊科医务人员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