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口腔护理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8-05 07:03綦盛楠
护理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胜任指标体系口腔

綦盛楠,施 恩,韩 琳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266427

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医疗机构对口腔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口腔护理人才缺乏已成为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胜任力是指能够被测量并可以显著预测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1]。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口腔护理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而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达成此目标的关键。本研究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质性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重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口腔护理方向课程体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计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咨询问卷

首先,根据本课题需求,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目的抽样法和便利抽样法从青岛市医疗及教育机构选取2 名口腔医疗专家、2 名口腔护理专家、2 名口腔教育专家实施半结构式访谈。访谈问题包括:①您认为未来口腔护士的岗位需求有哪些?②您认为口腔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哪些?③您认为合格的口腔护士应当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④您认为应如何考核口腔护理从业人员?⑤您认为口腔护理人员与一般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哪些区别?⑥您对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是否还有其他想法。然后,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归纳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及特征。经过课题组讨论,最终形成包括4 个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和32 个三级指标的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最后,根据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分为3部分。①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问卷内容简介、填写说明等;②专家基本情况:包括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③主体部分:包括4 个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32 个三级指标,请专家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评分,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赋值1~5 分,所有条目都设有专家意见栏, 用于采集专家意见或建议。

1.2 选择咨询专家 根据Delphi 法实施要求,在青岛市内遴选从事临床口腔医疗或护理、口腔医学或护理教育的20 名专家。纳入标准:①从事临床口腔医疗或护理、口腔医学或护理教育工作10 年及以上;②中级及以上职称;③本科及以上学历;④愿意支持并持续参与本研究。最终选取来自青岛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口腔科、青岛市口腔医院和民营口腔医院的20 名口腔医疗、护理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专家年龄35~68(46±7)岁;工作年限10~32(14±8)年;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中级职称11 人;本科12 人,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1 人。

1.3 进行专家咨询 2020 年6 月—2020 年7 月,由课题组成员以问卷星方式向20 名专家发放并回收问卷,回收问卷时认真核查所有条目,对有疑问的条目电话询问专家予以确认。第1 轮咨询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指标纳入标准并参考专家意见,对部分条目进行删除、合并、修改后再实施第2 轮专家咨询,2 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咨询结束。

1.4 构建高职口腔护理方向课程体系 课题组召集从事口腔医疗的主任医师2 人、主管护师2 人以及从事口腔医学教育的教授2 人进行焦点访谈,根据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及访谈结果,并结合我校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框架,构建“平台+模块”模式的高职口腔护理方向课程体系。

1.5 统计学方法 将回收的问卷从问卷星导出,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性,采用专家权威系数表示咨询专家权威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W)反映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2 结果

2.1 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

2.1.1 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 2 轮专家咨询均发放问卷20 份,回收20 份,回收率均为100%,第1 轮专家咨询专家提出意见的比例为70%,表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程度由专家学术水平、专家判断依据和专家熟悉程度3 部分决定,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程度≥0.7 即可接受,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2~0.88。专家整体权威系数=各位专家权威系数之和/专家人数[3],经计算,本研究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0。

2.1.2 指标筛选 保留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3.5 分、认可率>60%、变异系数<0.25 的指标[4],删除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对于专家建议增加、删除或更正的指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由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讨论决定。2 轮专家咨询后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素质4 个一级指标,通用知识、专业知识、通用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自然素质、职业素质8 个二级指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等29个三级指标的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各指标重要性均分为4.000~5.000 分,变异系数为0.000~0.21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4,0.103 和0.170(P<0.05)。见表1。

表1 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

(续表)

2.2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设置方案(见表2)

表2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设置方案

3 讨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是口腔护理人才科学化、规范化培养的起点。2016 年11 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强调要在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华口腔医学会于2018 年4 月成立口腔卫生士在职培训工作委员会,试点口腔卫生士的在职培养。如能建立院校教育、口腔护理专科方向教育相互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科学的口腔护理方向课程,既可以促进高校口腔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又能提升口腔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逐步解决口腔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3.1 口腔护理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李秀娥等[5]认为我国护理教育者应对口腔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进行专业调研和论证,将口腔护理人员临床核心能力作为口腔护理人员评价标准。本研究构建了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并遵循护理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夯实护理职业通用能力培养,遵循口腔护理技能型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高职口腔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即既要掌握一般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又要掌握口腔护理专业理论和诊疗配合技能,要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人文素养,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及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管理、口腔诊疗辅助、口腔卫生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口腔护理人才。

3.2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的模块设置依据与特色 张梅等[6]通过对国内外口腔护理课程设置的研究发现,口腔护理相关课程包括口腔护理概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口腔科常用的材料和设备等。我国医学院校口腔护理教育大多开设3~6 门专业课程,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材均不统一,学时占比较少,且多无独立教学系统。课程设置最基本内容为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护理专业知识[7]。本研究将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将岗位胜任力分解为对应课程,使每门课程设置有据可依。在岗位方向模块构建中聚焦口腔门诊护理岗位,强化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强调不同年龄人群口腔保健指导和连续性口腔健康管理,最终形成包括3 个平台、8 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口腔护理方向模块的教学内容分3 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既满足了护理执业专科化发展需要,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第1 阶段为护理医学基础课程,以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为主,通过实地参观、宣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第2 阶段为口腔护理核心课程,学习口腔疾病护理、“四手操作”等内容,通过理论授课、校内实训和临床见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口腔护理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3 阶段为专业实践,学生在完成32 周的通科护理顶岗实习之后,进入为期6 周的口腔护理顶岗实习,通过学习接诊分诊、正确选择和使用口腔科常用材料、配合医生进行常见口腔疾病的诊疗、进行口腔预防保健指导等常规工作,成为具有口腔护理专业技术和口腔护理岗位管理技能的专科护理人才。

3.3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实施条件及要求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对口腔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先决条件。口腔护理岗位工作内容既具有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又涉及专科护理技术,它强调与医生共同进行“四手操作”的诊疗配合,仅靠校内实训难以达到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校院间的深度合作,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搭建理论和实践教学平台,由专业及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知识传授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并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将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专职教师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和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8]。此外,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过程中还需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满足行业人才需求,以推动持续发展。

4 小结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依托。本研究围绕口腔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重组,在满足学生护士执业资格申请的共性要求基础上,努力突出口腔护理岗位的个性化。但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以及口腔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方面,还需要借鉴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9],以培养合格的口腔专业护士,推动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胜任指标体系口腔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