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祛风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2021-08-05 10:0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湿疹外周血皮损

唐 娟

(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 100054)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法,西医治疗以抗组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主,有助于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湿疹中医称之为“浸淫疮”,中医学认为其发生多为素体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加之复感风热之邪,内外合邪,风湿相搏,浸淫肌肤,日久益甚,转为慢性湿疹,因此治疗应以健脾除湿、祛风止痒为原则[1]。中医中药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其疗效尚缺少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有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EO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2]。本研究观察了自拟祛风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EOS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中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患处皮肤浸润肥厚,皮损呈棕红色或灰色,可有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有少许糠秕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或有苔藓样变,具有局限性,边缘清楚,外围可有散在丘疹、丘疱疹,自觉阵发性瘙痒,发于手足关节处时因皲裂伴有疼痛,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的渗出,发病无规律。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4]中关于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常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或发病即为慢性,患处皮损肥厚,可有浸润或苔藓样变,呈暗红色或灰褐色,局部干燥、粗糙、鳞屑,可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可伴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或黄腻,脉细数。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湿疹的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既往有急性、亚急性湿疹病史;③均为原发性慢性湿疹,与职业因素无关。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伴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近1个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③伴有急性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等其他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者;④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者;⑤合并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⑦未遵医嘱用药或随访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判定者;⑧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退出本研究者;⑨病情加重需更改治疗方案者。

1.4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5月—2019年6月于北京市回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7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85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上海仙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规格:10 mg/片)晚餐后口服,10 mg/次,1次/d;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艾洛松,上海仙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418,规格:5 g∶5 mg)适量涂于患处,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祛风除湿汤内服外敷治疗。组方:白蒺藜、白藓皮、地肤子、黄柏、炒白术、茯苓各15 g,苦参、土茯苓、生地、丹皮、首乌藤各12 g,荆芥、防风各9 g,蝉衣6 g。随证加减:瘙痒甚者,复加地肤子、白藓皮各15 g;湿邪甚者加泽泻、苍术各15 g;热毒甚者加白茅根、知母各15 g;有渗液者加马齿苋、黄芩各15 g;皮损肥厚者加乌梢蛇、丹参各15 g;久病伤阴者加麦冬、石斛各10 g。将上述药物清水浸泡20 min后,武火煎沸,文火煎至300 mL,取200 mL药液早晚餐后温服,另取100 mL药液,将无菌纱布浸于温热药液中,取出微微拧干后湿敷于患处,30 min/次,1次/d。2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周。

表1 2组慢性湿疹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6观察指标

1.6.1皮损症状及瘙痒评分 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瘙痒程度的变化。①参照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进行评分[7],对红斑、丘疹、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四项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分为0~3分;身体各部位皮损面积分别按0~6分计算,皮损面积越大分值越高。②根据瘙痒程度自拟评分标准:0分为无瘙痒;1分为偶尔瘙痒,无需用药;2分为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需用药,略影响日常生活;3分为剧烈瘙痒,需用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6.2外周血EOS计数 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GRT-6008型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仪检测外周血中EOS计数。

1.6.3临床疗效 2组疗程结束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6]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评定2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EASI-治疗后EASI)/治疗前EASI×100%。治愈:疗效指数≥90%,瘙痒消失;有效:60%≤疗效指数<90%,偶尔瘙痒;显效:20%≤疗效指数<60%,阵发性瘙痒;无效:疗效指数<20%,伴严重瘙痒甚至症状恶化。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4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随访2个月,记录病情复发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皮损症状及瘙痒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2组EASI评分与瘙痒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症状及瘙痒评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EOS计数比较 治疗结束后,2组外周血中EOS计数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EOS计数比较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慢性湿疹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52组随访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5例(6.4%),对照组复发18例(27.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54,P<0.05)。

3 讨 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在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伴有剧烈瘙痒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紊乱、精神紧张、气候环境、化妆品、肠道寄生虫、FLG基因突变、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8]。有研究表明,EOS与慢性湿疹发生、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转归密切相关[9]。EOS是一种炎性细胞,在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外界因素刺激下,抗原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分子上,诱导循环系统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并诱导EOS活化、增殖、分化,促进EOS成熟,成熟的EOS大量进入炎性反应部位,通过释放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炎症递质蛋白和白三烯、碱性蛋白等炎性介质及毒性物质,介导机体发生迟发相变态反应,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损害角质形成细胞,诱发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最终引起皮肤皮损,产生瘙痒、渗出等症状[10-11]。EOS作为评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参与了慢性湿疹发病的全过程,监测外周血EOS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12]。

目前西医对慢性湿疹主要给予抗组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对症治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但停药后易反复,同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临床疗效下降,增加治疗难度,且出现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中医认为湿疹属于“湿疮”“浸淫疮”“黄水疮”等范畴,多系脾胃虚弱,运化功能降低,使湿热内生,加之日常饮食不节、摄入生冷肥甘厚腻之品,湿热蕴积,当素体复感受外风,或日久耗伤阴血,血燥而生内风,使风湿二邪相搏,风盛则痒、顽湿不化聚于肌肤[12-14],故“风”“湿”是慢性湿疹产生的主要病机,治疗当以健脾化湿、祛风止痒为原则[15]。本研究自拟祛风除湿汤基于当代中医皮科名家赵炳南治疗慢性皮炎的方药,组方中白蒺藜功擅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致的顽固性瘙痒;白鲜皮、地肤子、黄柏、苦参清热散风,燥湿止痒,既可祛除表浅外风,且可清胃肠热结,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白术、茯苓健脾除湿;土茯苓利水渗湿,解风湿热毒;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化瘀解毒;首乌藤祛风湿通经络;荆芥、防风、蝉衣透疹祛风胜湿,解表之风邪,以达止痒之功,且可祛除肌肤间湿邪及余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除湿、祛风止痒之效,且健脾而不滞,疏风除湿而不燥,祛邪而不留瘀,共达疹退痒止之功。中药外敷运用中药归经原则,透入皮肤产生透疹止痒之效果,现代医学认为中药外敷可增强局部和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皮肤代谢功能,使药效直达病所[16]。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祛风除湿类中药具有清热、利尿、抗菌、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17-18],可发挥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B细胞、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及Ⅳ型变态反应,减轻免疫性炎症严重程度[19-20];能够诱导干扰素生成,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环节[21-22];可抑制EOS释放ECP,从而阻断组胺及多种过敏介质的释放[2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祛风除湿汤治疗后,慢性湿疹患者的EASI及瘙痒评分、血EOS计数、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祛风除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湿疹外周血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治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