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真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文化”一词出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人文化成”即为文化。文化以内在价值涵养民族成员,以精神纽带联结民族成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而正确理解文化自信是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在该视域下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文化自信的多方面含义。
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其根本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其精神体现。在唯心主义文化观盛行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物质生产的考察得出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的过程”[4]的结论。由此突破了以文化理解文化的唯心史观的束缚,确立了物质生产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迈出了人类认识上的一大步。
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展示出物质生产是如何对文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在封建时期,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与富足的国家之一。以盛唐为例,当时的中国不仅生产力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也是世界的文化中心,赫·乔·韦尔斯曾在其书中将唐初的文化腾达与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进行对比,显示出对东方世界的赞美与向往。到了近代社会,当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工业化进程的时候,由于封建王朝的保守、封闭和落后,中国人还停留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中,物质生产“没有发展和进步,甚至在后退”[5],由此不仅使得古老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使当时的国人逐渐怀疑自身文化的优越性,产生了全盘否定中华文化的文化自卑心理。而改革开放后,我们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在这样巨大的生产力进步背后是国人自信心的明显增强,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其背后隐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当物质生产进步发展的时候,文化自信才有了生长发展的根基。
尊重历史是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也是文化自信的建构基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可以追溯至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以及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每一个部分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着文化自信的构建,也是文化自信的深刻底蕴。
回溯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甲骨文、小篆、草书和楷书等各种文字,创造了诗词歌赋小说等文学作品,创造了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书画等艺术作品,一度成为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引西方无限遐想。但是在历史横流中,中华文化不是一帆风顺的延续下来的,它还经历了各种打击、挫折和磨难。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之源,它以辉煌磅礴之势在历史长河中奔腾而过,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其文明程度,反而在历经沧桑磨难之后尽显其文明本色。中华文化一直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但是进入近代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中国,一方面以显性形式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另一方面则以隐性形式瓦解中国的文化认知,由此中国社会上不仅萌发出“亡国论”论调,也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中华文化在战火和理论冲击中再次焕发出了自己的生机活力,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支撑着我们勇敢面对种种艰难险阻。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要辩证地看待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谓优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文化中那些在历史打磨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积极的思想文化,它们既以文字、书画、遗迹等物质载体流传下来,也以尚和平、崇仁爱、求大同等精神载体留存于中华儿女心中,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深厚底蕴。
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文化的主体也是人民,因此文化自信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也就脱离了文化赖以产生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既总结了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也指明了文化发展的价值理路。首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人民群众都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深厚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人民群众也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对这些文化实现了批判继承、创新发展,从而使得流传至今的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得以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其次,文化自信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人民。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目标导向,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一直坚持着这一宗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号召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6]以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6],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命题,党的文化建设史改变了封建社会“贵族文学”脱离人民群众、愚化人民群众的落后面貌,通过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重新确立了文化建设“为人民”的要求。而当今的文化自信命题则在更高程度上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这一支点上取得更大成就。
“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体”。[7]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即在其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从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实践中产生了甲骨文、壁画等,从封建社会的农耕实践中产生了诗词歌赋等,这些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构成了当今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革命年代,人民的实践对文化的塑造更为明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战场奋勇抗击侵略反动分子,在后方积极组织生产建设,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为内涵的延安精神、以团结一致不畏强暴等为内涵的抗战精神等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现代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们的文化自信根源于物质生产,来源于历史文化,本源于人民实践,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文化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蕴基础。文化“积淀着其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8],内在地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要求,只有当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持高度自信时,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第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精神独立性,而民族精神独立性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民族品格,文化自信的民族整体凝聚力也会显著提高,从而起到在精神层面激励民族齐心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价值资源和心理依托。第三,文化自信是巩固国际话语权的内在基础。文化自信集中体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和坚定信仰,文化自信的民族能够拥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自觉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度,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