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涨 沈晨冲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我国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很关键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一直保持着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的地位,对于国际留学生的专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目前大多数留学生来华留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而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因此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培养趋同化管理水平进行调整和提高,对实现“留学强国”这一目标有重要意义。
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具体含义是: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培养方式趋向于和中国学生一致,根据教育本身的含义以及其他国家对于留学生的教育方式而提出的对留学生的管理模式。对国际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做到“去异求同”,而在这一过程中,仍旧需要坚持“同中有异”的这一原则。在保证尊重各国留学生其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化、合理化的趋同管理。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由于其国家自身的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对于国际留学生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对留学生的管理通常实行趋同化管理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高校及高职院校对于留学生的接受和培养历史时间不长,很多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高校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发展程度上也不一致。对此,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会在2016年提出了“规范管理、提质增效”。想要将我国从“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向往留学目的国”,提高对留学生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关键。目前,我国高校在对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对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并不是把对本国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原班不动的套用在对留学生的管理中,而是应该在尊重留学生本身的宗教背景、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去采取“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在留学生中实行分专业插班的制度,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用同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到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留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很难进入学习状态,长此以往,会导致留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并且还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出现。相关专业的教师会认为留学生是一些不求上进,经常缺课的学生;学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效果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而学校对于留学生的印象也会因此变差,从而导致无法为留学生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多数高校对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的概念认识存在着一定偏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国际学院和接受留学生的二级学院在专业学习管理归属中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多数二级学院在留学生专业学习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观念、认知较为老旧等问题,以为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属于自身工作范围,应该归于国际管理学院,自身只需要负责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这些原因导致国际留学生一旦在专业学习中出现如缺勤严重、纪律散漫等问题时,最终扯皮的结果往往是国际学院承担其责任,二级学院并不需要为自身的无作为承担责任。这导致国际学院在负责自身教务安排、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对留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留学生在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从学生的考勤到课情况到课程教师更换对学生的提醒,工作内容繁杂,导致国际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一个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也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不将留学生在专业学习管理问题的责任归属问题理清,会导致留学生的综合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临很大的阻碍。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在顶层设计存在缺失,导致国际教育在高校管理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得到相应的经费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在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中,留学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很多高校存在教务处和国际学院之间对于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没有交集的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留学生没有专业的多媒体教室、留学生的排课与学校的排课不是统一进行的,往往在线下单独排课、留学生没有纳入评教系统、对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不需要经过教务处审核就可以直接实施。多数学校将留学生的培养管理规划进需要“特殊照顾”的范围里。而负责接收留学生的二级学院对趋同化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成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计划外的,没有被正式承认的“额外工作任务”。
多数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存在着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阶级意识强而服务意识弱的问题。这些管理人员和留学生之间沟通匮乏,地位差距也较为明显,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往往是直接上传下达,没有听取留学生相关意见的缓解。这种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很容易导致留学生和管理人员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
对留学生教育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高校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从2010年以来,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关于要求提高留学生规模和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文件。教育部明确指示,保障高等学校对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是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国际学院对留学生教育管理趋同化的认识不能代表整个学校对其的认知程度,学校层面必须提高对管理趋同化的认识,为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在高职院校对留学生教育重视的基础上,要确定对留学生教育管理趋同化的相关制度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从而在制度上将留学生的教学培养纳入高职院校在教学培养的整体框架之内。要明确以教务处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将学校内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定制、课程安排、考试安排、教材订阅等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管理体系当中去,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留学生的教学培养以及和教学相关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对于留学生教育管理趋同化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学校最高层面的支持和重要文件的指导。在学校层面,要建立起全校范围内的沟通协调机制,由校长进行监督,主管教育的校领导对涉及留学生教学管理的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组织,定期开展会议,及时对留学生的教学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保证决策在每个环节中能够完善的贯彻落实。不同的职能部门要提前梳理好与留学生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的部门职责,对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通过不同措施去优化工作流程,防止在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问题上出现混乱的现象。
高职院校要对相关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进行仔细的筛选。负责处理留学生日常教学事务的教务秘书要尽量是有留学生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且其外语水平和外语交流能力要过关。教务秘书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地为留学生提供课程学习周边指导等其他相关服务,当好留学生和授课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中间人。国际学院要对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持续的改进,对进行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要积极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去为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提升相关教学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留学生各项业务办理的效率和专业程度。要定期地组织对留学生管理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提高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
学校方面可以把对留学生的教育纳入各个二级学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中,从而鼓励二级学校主动去承担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高校要以宏观指导的方式,出台对留学生教学有激励性的政策文件,从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另外,留学生往往是孤身求学,来到我国后属于人不生,地不熟的状态,与其接触最多,关系最紧密的往往不是学校中负责留学生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而是对外汉语教师。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质量及人文关怀在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薪资待遇等多种方式去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人文关怀素养,让教师在教学中将情感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消极心理因素进行疏导排解,从而为校内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职院校在招收留学生时,要以按需供给的录取方式去进行招收工作,尽量配合二级学院的发展步伐,从而减少二级学院对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抵触。国际学院在每年的留学生招生工作中,要做好与二级学院的交流沟通工作,提前了解到不同二级学院对留学生的需求量,并建议二级学院针对自身特色专业进行招生,而对于专业水平不强,师资国际化程度不高的专业,减少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国际学院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从而提高学校不同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让我国在留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得到长久发展,让我国顺利实现由“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到“世界上最向往留学目的国”的转变,趋同化管理是必经之路。但基于目前的管理情况来看,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这一道路还任重而道远。因此,高校要提高对于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对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针对出现的问题以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放眼国际,汲取发达国家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提高自身留学生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教学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