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
2015年以来,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逐渐加强重视力度,并积极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方面的权限,推进依法举债的适度性提升,以此为基础,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转化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合法途径,以满足发展需求。由此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理论的成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步伐较为迅速,2015年至2019年间从最初的0.1万亿元增长到2.15万亿元,数值呈现出倍数增长趋势,促使其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对于专项债券的稳定增长具有积极促进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创新。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现状
(一)专项债券规模
自2015年起,我国专项债券的额度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如2015年的0.1万亿元,2016年0.4万亿元,2017年0.8万亿元,2018年1.35万亿元,2019年2.15万亿元,整体规模快速增长;新增专项债券规模比例不断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比重不断增大,最初占比仅为16%左右,现今其比重增长到70%左右,数值增长了数倍。赤字率与偿债财力对债券的增长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不断创新中,专项债券的应用领域不断创新,被广泛应用在财政政策落实方面,灵活运用自身的优势带动经济稳定增长[1]。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量不断的增长,现阶段总体数额已经超过1.9万亿元,比例超过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8%,成为债券市场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减税降费对其产生影响较为明显,专项债券规模始终呈现出增长趋势,从根本上缓解政府收支矛盾问题,实现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以促使经济稳定增长[2]。
(二)专项债券品种
2015年,我国逐渐在各地发行专项债券,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如进入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项目层次,推动收益债券繁荣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力,保证债券发行与项目呈现出对应性,以保证融资需求与项目收益实现平衡。据相关行业统计,2018年我国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专项债券品种(除收费公路、土储等常规品种)数量56支,总金额高达532亿元,涉及乡村振兴、高铁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促使专项债券品种多样化,注重专项债券偿债风险的防控,带动领域发展,满足项目融资需求,保证专项债券资金效益[3]。
(三)专项债券融资成本
据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专项债券发行利率加权平均值为3.9%,融资成本高于国债收益率,但其数值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与信用债、企业债利率。2018年,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7.4万亿元,与银行贷款相比,每年至少降低千亿元的融资成本,如果按照2014年以前政府存量债务融资成本的10%方式来计算,则至少节约四千亿元,由此可知,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专项债券可有效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减轻债务负担,促使偿债风险降低,带动经济效益稳定增长[4]。
二、地方政府專项债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专项债券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规范问题,甚至阻碍当前专项债券市场化发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建立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整合现有资源,以需求为基础,降低负面影响,优化现阶段的发展模式,打造全新的发展体系,提升约束性,注重管理效果提升,营造优质的环境,以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例如对于不同省份、不同债券品种来说其项目差异性不高,难以明确市场变化,最终影响整体的监督[5]。从本质上分析,现阶段产生其为的原因在于未能发挥出项目信用优势,缺少对项目本身的关注,难以明确其优劣,并且相关责任分担与惩处机制不健全,在评估、评级、信息披露等方面还呈现出传统化,难以及时纠错,进而影响整体的行业约束[6]。
(二)专项债券安排机制不合理
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举债规模受到明显的限制,如专项债券在发展过程中常见限额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核定,并且当年核定额度只能当年发行完毕,从本质上分析,该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虽然可以实现宏观调控,促使风险得到防范,但受自身因素性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束缚性,如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只能在上级核定新增限额后开展各项工作,受其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控制债券资金使用保证其与实际情况相契合,降低债券积极性[7]。从本质上分析,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限额管理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政府自身缺乏举债的自主权,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专项债券管理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并且使用投向呈现出明显的限制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对当前的专项债券额度有明确规定,如某省2018年中央对专项债券规定中要求收费公路、棚改以及土储部分需要占额度的86.7%,其余13.3%则为其他相关的项目,由此因素导致现阶段项目发展受到影响,如部分急需建设的项目难以保证资金充足,影响发展[8]。
(三)债券发行规则不合理
现阶段,省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选择代发模式,进而决定了发债发行批次与发行时间以政府为主体,但受专项债券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其自身的项目实施与项目资金需求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因而在部分情况下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对当前的资金募集与项目实施产生影响,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的发展。例如,现阶段的发行批次、发行时间以及项目用款时间与工程进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造成现阶段的部分项目在债券资金到位前可能出现资金短缺情况,进而影响项目的开展,需要及时控制,以杜绝出现该类问题[9]。
(四)专项债券偿债保障机制不全面
根据当前的专项偿债保障机制来看,其机制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现行债务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应明确政府发挥出的作用,以需求为基础,注重整体创新,完善现阶段的发展模式,将举借政府债务转化为省级代为举借,转接后保证市县得到发展,并且其省级政府依法承担全部偿还责任,但受自身性质影响,当前专项债券存在明显的“借”“用”“还”不统一情况,导致现阶段容易出现“重借轻还”情况,当出现意外情况或收益难以达到与预期目标时,容易产生纠纷与偿债风险,未能发挥出偿债保障机制的作用而产生新的问题。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创新策略
(一)积极开展限额管理
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创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创新策略,以需求为基础,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展限额管理,以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在核定总限额内实现自主发债,以中央政府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对现阶段各省举债总限额核定,但其当年新增债券发行额、再融资债券发行额不受其因素影响,以保证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滚动发行,以需求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完善现阶段的再融资债券,充分发挥出其自身功能,利用预算资金偿还到期存量债券,获得新限额空间来发行新增债券,提升地方政府举债的灵活性,优化其功能。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体现核定债务的限额优势,在年初预算编制前将政府债务限额下达或者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保证其比例合理,尽早下达各项指令,做好整体的预算与举债衔接,实现统筹规划,以提升债券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10]。
(二)建立完善的专项债券安排机制
充分发挥举债决策机制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优化、创新现有模式,建立健全的专项债券,提升项目信息的完整性,强化项目储备功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严格对项目入库退库环节开展管理,明确其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保证举债决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编制债务收支计划,做好中长期规划管理,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沟通交流来促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明确项目是否符合发债条件,做好各项审核工作,避免出现先定项目后包装发行情况,以降低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在限额内制定相关方案,根据地方政府探讨研究形成计划方案,经过程序审批后纳入预算,做好各项监督与管理工作,以满足各项工作发展需求。积极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以需求为基础,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保证重点领域与项目的基础上扩大整体的选择空间,优化现有的发展模式,加强项目创新,以满足当地建设项目需求,提升债券资金效益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三)以项目为中心完善发债机制
在当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发债机制,以项目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整的机制体系,例如充分发挥出省级财政部门的优势,以需求为基础成立专项债券发行中心,完善发展模式,以人才引进为基础保证各项工作全面创新,发挥出人才价值,促使现阶段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强化专项债券发行审核工作,注重精细化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内容规范,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做好审核工作,以降低整体风险。可以将现阶段的项目收益与债券偿还相对接,实现整体的推进,例如以项目为单位开展项目信用评价,按照项目发债,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集合发债,真正意义上促使债券与项目的对应,以便于后续的市场监督与约束,保证专项债券项目质量,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适当选择合理的增信措施开展各项工作,从根源上降低融资成本,但在该环节中,应保证其不承担兜底偿还责任,明确各部门或个人、政府承担的责任,突破传统刚性兑付的束缚,合理规避风险,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健全现有的监管机制与惩处机制,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明确工作内容与要求,如对各项工作的考核与约束,加强对信息披露造假、评级违规情况的管理,一旦发现该类情况需要严格处罚,并打造信用档案,为各项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建立档案规范现阶段的市场,对债券开展优化,提升各项工作质量。
(四)打造健全的偿债保障机制
做好偿债保障机制的优化与实践,以项目为基础设置债券发行期限,以保证偿债期限与项目收益相对接,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并建立偿债准备金专户与偿债风险基金,结合债券本息、收益等因素开展分析,明确其完全不匹配与收益提前实现、收益延后情况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优化、探索相对应的偿债机制与偿债资金来源,以降低整体风险。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专项债券项目收入征缴与监管机制,合理对现阶段的应偿还债券本息开展分析,控制偿债风险增大。优化债贷组合项目,做好分账核算,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意识,项目封闭运作,强化偿债责任,建立健全的风险处理机制,开展风险防控。逐渐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丰富发行品种类型,以现阶段专项债券领域发展方向为基础,针对性的创新,考虑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如强调收益性、公益性的影响,并分析总量控制、动态监督、严格审批等因素的限制,适当开展创新,整合当前的资源,以需求为基础,扩大领域范围,围绕民生领域扩展,保证收益性良好,资金链条稳定,可实現市场化运作,进一步丰富发行品种类型,从而提升现阶段的整体性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专项债券的申报发行率,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债发行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优化现有的模式,突破传统的发展瓶颈,保证财政透明度,降低整体风险,提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水平。结合现阶段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创新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注重各项管理策略创新,完善限额管理,以专项债券安排机制、管理机制以及偿债保障机制为基础,加强市场约束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峰.推动我国预算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专家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J].交通财会,2021,12(5):81-85.
[2]韩文琰,田静.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历程与展望[J].地方财政研究,2020,10(7):33-38.
[3]刘锐,龙小燕.地方政府债券银行: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实现路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5(4):14-23.
[4]马恩涛,王杰茹,齐文燕,代旭.“十四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财政,2021,15(5):39-42.
[5]兰雄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浅析——以W县为例[J].中国产经,2021,15(5):103-104.
[6]温来成,徐磊.项目管理、信息披露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价格形成机制[J].财政研究,2021,13(3):70-83.
[7]周宏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相关问题和解决对策及建议——以连云港市为例[J].大陆桥视野,2020,45(12):44-48.
[8]徐志昊.新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产经,2021,10(2):51-52.
[9]刘志伟,张弓,裴梦迪.评估咨询机构在地方政府专项债业务中的作用[J].中国资产评估,2021,12(1):68-71+80.
[10]庞伟,李朝升,肖钰杰.如何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J].中国招标,2021,12(1):99-1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