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华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杀手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饱受并发症之苦,每个患者都想按下糖尿病发展的暂停键。
有没有办法能使糖尿病发展的脚步变慢?有没有措施能帮助患者远离并发症?有没有机会能跟糖尿病和平共处甚至找到逆转的节点呢?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饮食干预,患者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
从上述意义来说,我们就实现了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逆转”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一般说糖尿病有8个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為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所幸,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生活不规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管住嘴、迈开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别小看对诱发因素的干预控制。如果有效控制,效果是很神奇的。
经常有人问:“有糖尿病家族史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美国的皮马(Pima)印第安人,应该说是我们现代人类族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但是相同的种族中,美国的皮马印第安人比墨西哥的皮马印第安人患病率要高得多。为什么?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墨西哥皮马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想要“逆转”,先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避免诱因。
糖尿病的治疗,就好像医生在救援落水的人,不断有人落水,根本不能救完。真正有效解决糖尿病的问题,应该高筑堤坝,让人们不再“落水”。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救援“落水者”的关键阶段: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神奇的是,有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病情真的消失了。甚至有些患者把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停下来,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对于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尽早干预。这种干预可以真正逆转糖尿病。即使控制不住最终确诊为糖尿病,这些干预对患者后期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也很有意义。
除了要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个关键节点,另外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要早期敏锐地识别糖尿病。
通常我们说“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三多”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
但很多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往往通过体检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另外,我们还要警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伤口不易愈合,身上经常长疖子等。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有这些异常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极个别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有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我们常说,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疾病,不无道理。但是,不要把饮食视作洪水猛兽,一旦患病就什么都不敢吃了。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需要各种营养成分,食物要多样化,日常许多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总量一定要控制住。比如夏天吃西瓜,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之间吃上一二小块。
除了饮食中最主要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也很重要。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身体直接消化,但是能促进我们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内的益生菌需要这些膳食纤维,它们可以把膳食纤维分解成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短链脂肪酸,用以调节身体的健康状态。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也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我们主张食物多样化,营养要均衡。比如粗粮对餐后血糖的升高影响较小,但不是说顿顿要吃粗粮,细米白面就不能吃了。特别是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老年患者,饮食选择上还是要照顾好自己的胃肠道,根据自身情况,粗细搭配。
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的血糖是全天血糖控制中最难的。因为早上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其中很多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增加。如果此时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糖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早上吃得并不多,甚至早上的胰岛素注射得要比中午或晚上还多,但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的原因。我们可以在早上摄入全天热量的1/5左右,但是吃一些相对优质的食物。
很多患者还有一个饮食误区,认为吃糖多导致患上糖尿病,所以对糖和主食控制得很严格。其实,油脂对患者的打击比糖类更严重。有些患者明明晚上没有吃主食,但血糖仍很高。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晚上吃了很多瓜子和花生等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所以,控制一天摄入的总热量,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需要汽油一样。但是身体里如果有过多的糖,且长期存在,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我们把它称之为糖毒性作用。
高糖会通过多种机制侵害身体里的各个细胞,各种组织都会在这种高糖的毒性下被损害。这也是糖尿病并发症高发的原因。
今年刚好是胰岛素问世100年。在100年前,糖尿病没有任何治疗手段。患者只能依靠饥饿疗法来控制病情。大多数患者最终因营养不良和急性并发症而死去。
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班廷教授成功地提取了胰岛素。之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有二甲双胍等药物的问世,才大大减少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的威胁。患者的寿命延长了,发生并发症的机会也增加了。
但那个时候,并不非常明确糖尿病并发症与长期高血糖之间的必然关系,特别是没有证据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
1993年和1997年,美国和英国分别完成了两个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有非常多有效控制高血糖的方法。大部分患者长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保持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病时间,也是一种糖尿病治疗的“逆转”。
100年前,糖尿病对人们来说是灭顶之灾。患了糖尿病的人,会以极快的速度变得骨瘦如柴,直到死亡。班廷发现了胰岛素,才让糖尿病的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班廷的故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阿得莱德北路442号,门前有一盆“希望之火”常年燃烧。人们约定,糖尿病被治愈之时,这盆火才会被熄灭。
在此之前,让我们一起管理好自己的生活,驾驭糖尿病,努力“逆转”糖尿病,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