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21-08-04 17:26罗洁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策略

罗洁红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大难点。应用题的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方法不掌握,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做题慢,准确率低的现象。随着应用题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顺应教学改革理念和要求,设法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能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具有抽象性的,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应用题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题的解决讲究灵活性,真正考验到学生的思维,如果不能真正地理解题意,想要靠机械的死记硬背来记住题型或者数学公式,那么,在这一领域将寸步难行,学生对学习数学将提不起兴趣,数学思维也得不到开拓和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题海战术,忽视审题能力培养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喜欢采用题海战术以及机械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应用题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在审题和分析题意的时候找单位“1”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大量题型训练,或多或少地掌握了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般来说,“的”字前面的,和“比”字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在面对类似题型时,学生能很快速地做出正确的解答。但是,当题型稍微改动一下,很多学生便无从下手了。又如,在教学低年级的加减应用题时,如,(1)西瓜6个,苹果比西瓜多3个,苹果有几个?(2)西瓜8个,西瓜比苹果多3个,苹果有几个?学生做题时,没有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而是通过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加上平时做题经验,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硬套了解题的模式,把思维方式都固定了,缺少自主思考,没有通过审题去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没有弄懂数量关系再列式。在大量的做题过程中,没有通过题目之间的对比产生思维碰撞,思维空间得不到扩充。这样解题的准确率自然惨不忍睹。

(二)忽视将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缺少引入生活的实例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但是,在目前的一些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将应用题教学生活化。个别教师只是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解题,学生丝毫没有体会到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提不起兴趣,很快就会产生疲劳感,甚至到了高年级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想将一道题目做得准确,读懂题意是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读题的训练,做到读透、理顺。每一道应用题都有不同的情境,教会学生要先从这些情境中找到有用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找出关键词理解题意,并列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读题是关键。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去审题,去自主思考,去探索。曾有教师遇到过这样的疑惑,学生在课堂上做应用题练习的时候做得挺好的,但是一到考试就无从下手,完全没有思维。经过了解,原来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教师都舍不得放手,甚至帮着把应用题的关键词、题意给整理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看上去好像是掌握得非常快,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不过在进行一种机械化的练习,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甚至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挖坑”去锻炼他们的思维。

(二)在教学中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把教学难度降低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新课改之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应用题难,抽象,难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如何解决应用题没有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创建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思维的背景,增加学生的熟悉感,把难度降低,变抽象为具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中的《找次品问题》这一课时,学生特别难掌握课本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前拿出几瓶香口糖,从其中一瓶里取出几颗奖励给学生,再把这瓶混回其它的香口糖中,再让学生们想办法把这瓶香口糖找出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见,教学时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并领会知识生成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思维规迹,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曾经有人做过调查,数学学习中的优秀生与困难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不能通过分析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发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领悟到教师讲解题目时的思维过程,由此建立头脑中的解题模型。这样,学生在解应用题时才有法可依,有路可循,就能比较顺利地探索出解题的方法,准确率自然就慢慢提高。

以连除应用题为例,班级图书角一共有324本书,现在把这些书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对于这道应用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下面的数学思考过程(1)学生通过审题获取有效的信息,抽象成完整的数学问题。(2)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出本题存在的数量关系:总本数÷书架的总层数=每层的本数;每个书架放的本数÷每个书架的层数=每层的本数。也就是说,这道题可以选择两种解题的思路。让学生根据所选择的解题思路,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列式解答,并说说这样列算式的依据?让学生感受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体会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条理化,而且有助于学生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能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向。

(四)在教学中多融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作为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鸡兔同笼应用题为例,当有些学生觉得抽象和思维混乱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鸡和兔的动画,让学生明确鸡和兔鸡和兔都只有一只头,其中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这个信息。接着,再展示30只鸡的动画,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如果全部都是鸡的话,那么腿的数量对不上,比题目给出的数据少了很多。然后,再出示30只兔子的動画,学生很快就发现腿的数量与题目的数据对比多了。于是,只能用鸡去换一些兔子。同样,整个过程都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在整个有趣的学习中很快就可以掌握假设法。

三、结语

总之,应用题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开胜.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A].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

[2]杨敏.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24).

[3]谢占改.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7(25).

责任编辑  陈  芸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