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之拙见

2021-08-04 07:30江妹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培养兴趣

江妹容

【摘要】凡在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班中,总会有各方面都发展得较好的学生,即“优等生”,同样也会有在某一方面发展得一般的学生,即“学困生”。而在农村学校,大部分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呢?这也是农村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分析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多沟通;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三方面来做。而且教师要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还要用自己的爱心、恒心和细心去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困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同时更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爱心,悉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相信做到这样,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会行之有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多沟通;培养兴趣

在农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就算有部分父母在家带孩子,家长的素养不一定很高,没能为孩子创设一种学习环境氛围,培养孩子自觉看书、练字等的学习习惯。农村学校大部分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令学生变成学困生的因素有许多。比如:父母不和;父母常在家吵闹,没有家庭温暖;受身边不良环境的影响;因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对,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种种原因都需要教师亲自去寻找“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必须要用爱心去引导,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因此,班中出现部分学困生是难免的。而教师就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己的信心,勇于担当,多点对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和引导,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笔者所教的班中有一个名叫小樊的学生。全家在外婆家居住,父母外出打工没时间管教他,而家中老人缺乏正确教导意识,过分溺爱小樊,导致小樊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他对学习没兴趣,有点自暴自弃,上课时喜欢搞恶作剧,犯小错误,自控能力不强,总是管不住自己。了解情况后笔者和他谈心,并和他讲述了爱迪生的故事,他感触很深,笔者顺势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好知识、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第二天课堂上,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还主动请教教师。

二、多沟通

1.与学生沟通

一切从心出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多与他们谈心。从思想上爱护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他们谈心时,笔者会适时对他们说:“我相信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的,老师也很喜欢你”,等等。平时多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如笔者班上的学生小王,她的学习成绩落后,但她在一次背诵课文时却表现得很好,笔者当时在班上表扬她说:“你真行,老师很高兴看到你的进步。”从此,她学习非常努力,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使她感觉到教师对她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所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困生,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使他乐意和你谈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有效。

2.与家长沟通

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因此,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更要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教师要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告知家长,使家长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学困生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如,一年级的小黎,她在学习上存在“懒、等、靠”的坏毛病,等教师来教,靠别的同学来帮,每次的作业都是马马虎虎的,而且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的。但有一次堂上玩“汉字变变变”游戏时,她第一个完成,并全部做对,笔者在班上表扬了她,课后还当着她的面打电话把她的表现告知她的父母。第二天,她走进办公室和笔者说:“我爸爸妈妈都说“我很棒!”。从那之后,她能主动完成练习和作业,而且字也书写得越来越规范了。

三、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是学困生,但由于每人的个性、气质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教师还须要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分析,才能在教育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和不良影响。如,对学习方式、方法不对的学困生要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课前的预习、课中的练习要过关、课后要复习巩固;对课堂上坐不定、好动的学困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课堂中多给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困生,做到不训斥责骂、不挖苦讽刺,而是要及時挖掘他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等。而对每一位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分享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继续进步。如,笔者任教三年级语文时,班中的小杨,他不识字、不识拼音,叫他读篇课文,他基本上读不出几个字。根据他的情况,笔者在班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利用优生,帮他巩固已有的知识。课后给他开“小灶”,如在辅导他“看图写话”的内容时,让他先看图说话,把要写的变成要说的,他说完后,立刻对他进行鼓励评价,再让他把说的写出来,一篇看图写话的练习就这样完成了。在课堂上也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请他把那篇看图写话说给全班同学听,培养了他的自信心,维护了他的自尊心,锻炼了他的意志,促成了他的成功。同时,笔者还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读词语,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加倍关注,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开小差”。在练习或作业时,还对他额外照顾,适当降低难度,让他自己通过一点努力,就能完成练习或作业。随着他的进步,教师适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和题量,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教给他必要的学习方法。现在课堂上他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所以说,要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就要让学生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到”。这样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以上仅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今后笔者还会继续摸索、总结,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培养兴趣
刍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差生”的策略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