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以下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情境:下课铃响了……那一刻,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近年来,各省市的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了新的作文命题方式,情境作文是其中一种。此类作文题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限制”,限定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等,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开放”,激发联想、想象,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一理解情境写题意
写情境作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情境的要求。“下课铃响了”的情境,限定了叙事时间:下课后;限定了故事发生的空间起始地:学校或者课外辅导机构;“那一刻,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限定了“写什么”的内容要求,即写心绪的转变,由不宁到宁。其次,理解情境时,打破固定思维,如“下课铃”,既可以指“下课铃”,也可以指“最后一节课后的放学铃”。如此,叙事的起始地点可由学校转为其他场所。
二发散思维写新意
明确情境要求后,我们需要发散思维寻找、选择素材。所记叙事件的时空限定在“下课后”“学校”这一场所。选材时,同学们的思维易局限在“学习考试”上:考试分数不理想,我心绪不宁,师友安慰,心绪转宁。如果我们发散思维,从人与他人、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选材,就会发现豁然开朗。如遇到前来开家长会的父母,我心绪不宁;教室里的绿植生命衰颓,我心绪不宁。
三联想想象写创意
我们除了可以写真实的生活经历外,还可以想象创设情境。“下课铃响了”文题中的“我”,既可以是身为中学生的“我”,也可以是任意的“我”。例如,2017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在“30年后,母校同学聚会”这一情境下,写发言稿。想象创设情境时,写作的“我”可以是任意身份、性格的“我”。贴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发挥联想和想象,创设符合人物人生际遇的故事。因此,“下课铃响了”文题中的“我”,除中学生之外,可以是老师、保安、食堂师傅、物业工作人员等。
下课铃响了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周雨桐
下课铃响了,窗外迅速响起一个声音———
“师傅!”哦,老天,怎么又是她———拜我为师学画画的姑娘。我转头望去:一双古灵精怪的黑眼睛,一张桃花般的笑靥,果然是这丫头。
但我是烦躁的。中考,择校,竞赛,一件件事都令我有极大的紧迫感。况且,这姑娘每节课下课都过来“打扰”我,简直糟糕透顶!
我走出教室,她笑着迎上来,背后是校园花圃里那一片密匝匝、明艳艳的花海。“师傅,拿着!”她顽皮地冲我眨了眨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信封,紫色封皮,好像是一朵鸢尾花!我的心绪平静了不少。接过信封,我刚想拆开,却被她打断了:“回家再看!”
上课、自习、写作业……一直忙碌到深夜,我才想起那姑娘送的信封。内里有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绘满栀子、丁香、月季,或象牙白,或茶叶青,或鹅黄,映于淡淡灯辉之下,宁静致远。它们与学校里明艳且朝气蓬勃的花儿渐渐重叠。
另一张卡片上写着祝福,与前一张相得益彰,虽然只是“祝健康快乐”等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话,此时看来却颇催人泪下。
她的如花笑靥,似花言语,与那些花组合起来,芳华无限。一切都在眼前,别样的美丽,令我心动。
那一刻,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教师点评
课业繁重引不宁,本是平庸素材。小作者化平庸为不凡,以“花”为线索,組合场景,借“花”传情。无关紧要处,几笔带过;显情达意处,细细点染。语言凝练,才思敏捷。(程蕊)
下课铃响了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方柯煊
下课铃响了,我刚跑完八百米,实在很累。
操场上人头攒动,阳光横冲直撞,人人兴高采烈,活力十足。只有我,像是炉膛里瑟缩着的火星,颤抖着、喘息着。我拼命狂迈步子,跑了半节课———一丁点儿用处也没有,成绩从来不体面。
我不禁怀疑: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证明什么?
我沮丧得很,想一个人走回教室去。
走到树荫下,我突然想起从前在这里常看见猫。于是,我蹲下身四处寻找,可半天过去也没看见一只猫。真让人失望呀!我撑着膝盖费劲地缓缓起身。突然,一眼瞥见了一个生满了铁锈的消火栓。以前怎么从来没注意到这家伙?我好奇地凑过去,消火栓上面的锈斑竟比雪花还要精致,比蛛网还要纵横交错。它的背面有一只暗黄色的空蜗牛壳,想必里面也曾有一个怕晒的小生命。
我一路蹲着朝教室挪去。路边的一株小芽,此时看着是那么大而绿;矮灌木也变得高而茂盛;一只绿色的小虫子缓缓爬来,与低垂的枝叶“长”到了一起……
有太多的惊喜!
我看到每一只鸟,展翅翱翔,搏击生命的高度;每一尾鱼,载浮载沉,探索生命的深度;每一丛蒲公英,撑起希望的小伞,写下轻盈的诗句……每一个生命都在不倦地证明自己努力过、奔跑过,从未停歇过。
我感到自己体内正重新燃起奋斗之火。人的一生中永不停止的努力,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呀!
那一刻,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教师点评
本文情境“局促”,情思“阔大”。小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生动、独特的景物描写暗合人物心理的转变,同时饱含意蕴,上升到生命的奋发向上。(程蕊)
下课铃响了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韦星月
下课铃响了,如石子儿落入池塘,微澜之后,校园一片寂静。
我降下车窗,任六月蒸腾的闷热气息扑面袭来,望向远处梦中的归所———我的中学。我在这里度过三年,三十年后忆起仍觉心潮澎湃。读书,拼尽全力地奔跑,在这里;结识恩师挚友,然后各奔西东,在这里;望见更大的世界,走向大学、事业、婚姻……
今天,我的孩子在这里就学。
我来这里并非是要接他回家,只是一时恍惚,醒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呆坐半晌。那晚,饭桌上说起这两日的安排,我与妻子允许他结束了考试自己回家。对于父母给予的任意形式的自由(我们并不这样想),他总是忙不迭地愉快接受。
我无数次坐在这里独自发呆,在夜色里。我的薪资与愁绪未成正比。推开车门,我想下去走走。三三两两的少年在校园里走动着,我快步走进树荫,迎面走来的那个端着水杯的老男人轻咳一声,我投去冷漠一瞥。
四目相对时,我听见自己说:“老师。”
与他并肩坐在长椅上,一时有些心虚地摩挲起指上的薄茧。我过去顽皮,闯出祸事被拎去办公室听他训斥,哪里有这样坐着的时候。
我看着他。三十年了,他的容貌没有太老。
我记得那时候他很帅气,在一群毛头小子里犹如松树一般挺拔。如今大腹便便,不喝汽水,喝茶。
他仍是我记忆中的他,那群人,这三十年,陪我一同老去。
“长大了,稳重了。”他和蔼,恍惚中见他笑着。
我陡然听到下课铃响,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少年们闹着、搡着冲向操场。我看到,天蓝得透彻,云飘得悠悠,风温柔地拂过,我仿佛还是少年。
那一刻,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教师点评
小题目,写出大格局。小作者以中年的“我”为视角,书写中年人的人生况味,思想深刻,立意深远。小作者提炼出的“大腹便便,不喝汽水,喝茶”的细节准确,且贴合人物的身份,笔力遒劲。(程蕊)
片段一
下课铃响了,手中的笔也正好停下,看着中指因握笔太过用力而留下的白痕,我长出一口气。看着试卷上龙飞凤舞而又不失秩序的答案,紧绷的神经舒缓了下来。看着一瞬间从寂静到热闹的教室,莫名的愁绪涌起。我疲惫地撑着桌子从座位上站起。转向好友,他正与别的同学交流答案,交谈正欢,仿佛毫不在意有人正迫切地注视着他。空气仿佛凝固了,巨大的压力使我喘不过气来。
我艰难地将步子挪向教室外。阳光照映在欄杆上折射出一圈圈神秘而又美丽的光晕。我感受着阳光的抚触,感受着它宜人的温度,无比柔和又充满能量,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自己清醒。红砖白瓦的教学楼,掩映在蓝天白云下,焕发着美丽的色彩。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陈政
片段二
下课铃响了,“丁零零———”清脆有力,我们从午休中被叫醒。
身边勾肩搭背的男生拥出教室,女生也携手说笑,他们满心期待着体育课的到来。而我,却请假匆匆忙忙冲出校园。
几分钟后,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公交车。车子发动,阳光穿过车窗,直晃我的眼;热风从窗缝挤进,拂乱我的碎发;昏沉的脑袋随车时动时定。我无意中从沾满灰尘的玻璃窗里看到自己,眼前的人龇着一口钢牙,灰头土脸。我转过脸去,迫不及待要让这人“改头换面”、焕发精神。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宋思洁
片段三
下课铃响了,窗外摇曳的树影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原来淡红色的合欢花已微微泛黄,我的心中有一丝丝不安。
抬起头看向天空,不知何时,阳光敛去了光辉,一切蒙上晦暗的色彩。与此同时,秋风刮着,一片片叶子旋转着飞落下来,在空中交织,发出了沉闷的声音。微泛灰色的树枝也摇晃着,似乎在跳着深沉的舞蹈。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八年级王灏林
素材一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鲁迅《五猖会》
素材二
外面的黑暗渐渐习惯了,心中似乎停止了活动,他的眼不由得闭上了。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忽然,心中一动,像想起一些什么,又似乎是听见了一些声响,说不清。睁开了眼,他确是还往前走呢,忘了刚才是想起什么来,四外也并没有什么动静。心跳了一阵,渐渐又平静下来。他嘱咐自己不要再闭上眼,也不要再乱想,快点儿到城里是第一件要紧的事。
———老舍《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