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功能、困境及实现路径

2021-08-04 03:06王崎峰曾佳敏梅运彬李春梅
关键词:仪式校园政治

王崎峰, 曾佳敏, 梅运彬, 李春梅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0)

仪式是指以一定的文化意义为依托,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营造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场域,借助一系列的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承载和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活动方式[1]。校园仪式是仪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校园”这一特定活动场域中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彰显校园文化独特性的教育活动。校园仪式借助一系列的象征符号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富有感染力的形式予以表达,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生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 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及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连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且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2]240-241。校园仪式具有特有的象征符号和活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校园仪式凭借其特有的构成要素和活动形式能够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仪式通过其特有的象征符号、语言、音乐、动作、服饰等要素,以具象的形式、物化地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校园仪式通过其独特的活动形式、象征符号和情境体验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活化”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教育对象的“活化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者,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受教者身临其境,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洗礼。例如,政治型仪式传递出的政治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纪念仪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家国之思,厚植家国情怀;礼仪型仪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建设和谐美好社会。这些校园仪式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群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和和谐感的能力。校园仪式能够使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形式都具有亲和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园仪式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仪式中的主体,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在仪式的互动、交往中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情感共鸣之中师生间能进行有效的互动,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敞开心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亲和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在师生心理和情感的共鸣期会收获最佳的效果”[4]。二是校园仪式具有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能够作为活的教育材料,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感人、化人,能够使主体自觉接受教育洗礼。这种活生生的现实图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极具亲和力。三是校园仪式以其独具特色的象征符号、音乐、器具、表演等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是一种开放、和谐、人性化的教育环境,在这样一种活动情境中能消除人际交往的壁垒,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亲和力。因此,校园仪式活动就像一个“磁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容、环境、目的等要素吸引在一起,彼此相依,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仪式运用寓情于教、情理交融、情绪感染的方法,在仪式情境的渲染下,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效果。一方面,校园仪式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共鸣,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催化剂。人们在情感共鸣中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并将这一情感转化为个体的意志、信念和行动理念,做出符合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的行为,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态度转变,校园仪式中学生主体情感的变化也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人们所接受,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的要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校园仪式中所蕴含的秩序感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感染人、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在秩序感的约束下自觉遵守思想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理智与情感交融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二、 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为了更直观有效地了解校园仪式开展的具体情况以及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得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426份,收回有效问卷426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88份,占44.13%;女生238份,占55.87%;本科生296份,占69.48%,研究生130份,占30.52%;文史类232份,占54.46%,理工类194份,占45.54%;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79人,占比18.54%,共青团员292人,占比68.54%,其它占比12.91%。调研发现,校园仪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上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果,但是校园仪式在实际运用和操作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 仪式内容形式脱节

校园仪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通过仪式形式和文化内涵发挥出来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形式与内容相矛盾的现象。调查发现,有44.84%的学生觉得当前校园仪式的内容与形式陈旧乏味。一方面,学校在组织仪式时过于强调理论教化、灌输的作用,而忽视了仪式情境的创设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学业的压力,学校会故意缩短校园仪式开展的时间,简化仪式程序,从而使学生对仪式的认知陷入误区。另一方面,校园仪式的规范性、程式化特征,导致学校在开展仪式时过分强调形式的作用,出现了轻内容、重形式的现象。有些学校过于注重仪式场面宏大、壮观,有的学校还特别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学校在仪式操演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衣着规范,为了仪式而仪式,使得学生在一种紧张的情绪中将注意力从校园仪式本身上转移,校园仪式的意义感逐渐减弱。

(二) 仪式运作程序简单

校园仪式是一种表演式、情境性的仪式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象征符号、程序环节、情境等要素构成的关系场域,仪式场域中的氛围、象征符号的使用、人物的表演等等,对仪式的效果至关重要。在校园仪式场域的运作过程中,往往由于运作程序简单,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是仪式运作过程中象征符号运用缺失。象征符号是校园仪式运作场中的灵魂,是校园仪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但在实际运用中未充分挖掘。调查发现(见表1),40.56%的学生表示会运用到国旗、队旗等象征符号,34.6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用,19.86%的学生认为运用较少,4.93%的学生认为不会运用。这一数据显示,虽然象征符号有所运用,但是符号种类较少,象征符号的意义功能还未充分挖掘出来。因此,象征符号缺失,使得情境创设功能和情感体验度大大降低。

表1 校园仪式运用象征符号的情况

二是仪式运作过程中的环节较为随意。受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校园仪式存在走过场、不规范的地方,甚至有时候为了应付检查,只是象征性地组织相关人员拍好照片,写好新闻等等,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

三是仪式运作的环境单调,资源利用不够。校园仪式开展的场所主要以校园为主,每次活动都局限于大礼堂、田径场、教室等区域,环境单调,整体影响力比较弱。一方面学校的仪式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例如学校标志性的建筑物、校史馆、纪念碑、宣传栏、公告栏等物质性资源,学校的校训、校歌、校风、校园文化等精神性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成为校园仪式中的灵魂。另一方面校园仪式仅限于校园内部,外部环境没有充分挖掘,例如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标志性的或具有影响力的地标等等都是很好的仪式场所,可能受资金、条件、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校园仪式没能够“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场域的局限。

(三) 仪式评估难以量化

校园仪式效果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与否的关键,检验的方式主要在于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反馈评估才能知道校园仪式是否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调查“学校在仪式活动过后会询问学生的感受和反馈建议吗?”时(见表2),20.66%的人表示会询问,13.62%的人表示经常会,41.08%的人表示偶尔会,24.65%的人表示不会,可见,当前学校在仪式后期的反馈调研环节存在缺失现象,反馈环节和平台还不够完善,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感觉和建议,致使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事后自主总结评价也不够,更不会主动对仪式开展提供太多的建议,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在仪式中的情感体验,还会影响校园仪式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表2 学校对学生仪式感受的关注情况

此外,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使得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评估中没有确切地量化标准。而且,校园仪式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周期性的过程,短期内对仪式效果的评估也不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校园仪式评估的难度。但是,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庆典型仪式、入党仪式等校园仪式都是重复性、周期性开展的固定仪式,可以通过反馈评估机制收集更多具有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更好地推进校园仪式教育的顺利开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校园中,仪式教育效果评估环节也存在功利化倾向,例如学生将参与校园仪式当成了评优评先和综合测评加分项,把参加入党仪式、表彰仪式看成炫耀的资本,这种倾向就完全扭曲了校园仪式开展的初衷和本意。

(四) 仪式文化内涵流失

文化内涵是校园仪式的生命力所在,但是一些学校在组织仪式时,并没有赋予其实际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一方面,校园仪式对传统仪式的挖掘力度较小,对传统文化内核的吸收不够充分,受现代化潮流的影响,学生群体过分追求标新立异,致使校园仪式表现形式浮夸、内容空泛,其价值导向偏向娱乐化、媚俗化。例如在学校兴起过万圣节、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浓妆艳抹、奇装异服、送苹果等风气比比皆是,而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仪式,以及传统的入学仪式、拜师仪式氛围淡薄。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发现,67.7%的人认为秉承传统文化内涵的仪式太少;52.4%的人认为当前仪式教育缺失,很多人不了解仪式内涵[5]。因此,学校对传统仪式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传统仪式形式难以得到传承,校园仪式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逐渐流失。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校园仪式中缺位。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题,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群体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能够凸显一个学校的特色,也是一校园仪式区别于其他学校仪式的关键。但是,“‘官本位’观念、‘权力意识’等对校园文化的侵占,使学校仪式的本质价值流失”[6],这就使得学校在组织和实施一些校园仪式时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校园仪式中承载的校园文化无法表现出来。当调查“学生是否看重学习、生活中仪式感”时,13.85%的学生表示非常重视,43.9%的学生表示比较重视,37.56%的学生表示一般,3.05%的学生表示不太重视,1.64%的学生表示不重视(见表3)。从数据上看,学生对于仪式感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相较而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仪式感,追求精致化的生活,例如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精致“打扮”,并把这种对形式的郑重看作为一种仪式,这只是出于一种尊重,并没有任何实质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太过于形式化,这种仪式很容易让人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表3 学生对仪式感的重视情况

(五) 学生获得感不强

校园仪式中的主体可以分为实施主体和参与主体,实施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教师、仪式组织者;参与主体主要是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调查中关于“学生在校园仪式中所处的位置”时(见表4),仅有7.98%的学生是仪式活动组织者,31.46%的学生在仪式参与中处于被管理和被领导的状态,11.27%的学生是仪式表演者,49.3%的学生只是观众。66.55%的学生表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未发挥出来。

表4 学生在仪式中的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得学生在仪式参与过程中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管理的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都未调动起来,仪式组织者和学生主体的地位本末倒置,学生主体成为了校园仪式中的陪衬,仪式管理者和设计者反而掌握着仪式主导权,成为了“领袖”,学生作为仪式主体被边缘化。在校园仪式过程中,如果“仅仅把学生看作了教育过程的纯粹客体,而对其主体性认识缺乏,势必导致所谓的人的‘主体性’只不过仅仅停留于观念领域而已,人的原初性不受限制的自主性也只能越来越少”[7],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逐渐减弱,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削弱,集体归属感不强,则会对集体凝聚力、集体认同感产生不良影响。

学生自身主人翁意识不强,也导致参与度不高。调查发现,55.87%的学生表示自身参与度不高。学生本是校园仪式中的主人,在仪式参与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表达权和平等互动交流的机会,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组织者往往会一人独大,采取权威的方式,容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想法,因此学生整体的获得感不强,参与意愿也不会很高。在调查“学校在仪式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准备阶段,会向学生征求活动建议吗?”时(见表5),22.77%的学生表示会,15.26%的学生表示经常会,39.91%的学生表示偶尔会,22.07%的学生表示不会,可见,在参与过程中许多学生总是以旁观者的姿态,以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校园仪式中来。例如,在表彰激励型仪式上,只有获奖的学生能够与老师进行互动,没有获奖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就会产生倦怠和厌烦的心理。还有在毕业典礼这一环节,很多高校并未组织毕业班学生参加,而是由优秀学生代表或非毕业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典礼作为一次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毕业学生的缺失就无法达到毕业典礼预期的教育效果和情感体验。

表5 活动意见征集情况

三、 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解决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出现的困境,需要从学校、学生、实施过程、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色,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校园仪式的教育形式,从而有效提高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注重顶层设计,规范校园仪式运作形式

校园仪式的顶层设计者主要有学校领导、教师,他们在校园仪式开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指引着校园仪式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学校领导是开展校园仪式教育活动的首要设计者、指导者,起着统筹谋划的作用,因此要保证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就要加强学校领导对仪式的顶层设计,加强校园仪式制度规范,确保仪式运作有章可循,把握好校园仪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定好仪式教育开展的基调。在仪式运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校园仪式教育程序和效果的督导,真正做到精准把握、精准调控,构建良好的校园仪式氛围,优化仪式育人环境。

学校教师是运用校园仪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主导者、推动者、示范者和践行者,有效发挥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也在教师。首先,学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提高对仪式教育的认知,重视仪式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注重挖掘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改变仪式运行形式化、刻板化、随意化和仪式意义淡化、仪式感缺失的现象。其次,教师作为仪式主导者,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融为一体,在参与过程中,要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通情方能达理,在仪式过程中若没有情感能量的聚集,没有仪式感的生成,那么仪式最终只是失败的、空洞的仪式。最后,学校教师作为校园仪式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最重要的是要富有创新精神,在保障仪式规范运作的前提下,能够创新仪式教育形式,精心设计仪式各个环节,增强校园仪式的吸引力、感染力;合理整合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校内与校外的仪式教育资源,提高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二) 提高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也是积极认识和主动行为的主体。在仪式教育中,学生是仪式的主体和主要构成要素。受传统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对这种实践形式的教育方式有时容易呈现“无感”状态,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使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良好成效,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仪式的认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运用校园仪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作为仪式的主要教育对象,学生应对校园仪式有正确的认知,将其当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实践组成,明确仪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自身参与校园仪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仪式观,正确认识仪式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由于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冲击,人们对仪式感的理解越来越生活化、物质化、精致化,使得仪式的文化内涵缺失,对仪式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使得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在正确的仪式观的引导下,挖掘仪式文化内涵,汲取精神养分,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才能有效发挥。

在仪式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仪式氛围,注重仪式过程的情感体验。教师作为仪式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在仪式参与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这一“接受主体”主动选择和自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把握好“教”与“受”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情感交流,提升教育效果;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学生是仪式教育的接受主体,仪式的内容和形式应贴合学生的成长节点和成才需要,贴近学生的文化结构与审美特征,以学生主体容易感知和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后,要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注重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学生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在校园仪式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仪式设计过程中来,改变组织者决策中的单向传达现象,让学生做仪式的设计者和主人。

(三) 延展教育场域,打造校园仪式新平台

校园仪式的开展主要以“校园”为主场域,活动开展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突破常规的形式、方法,因此仪式教育的效果难以提升。延展教育场域,首先应该将仪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仪式元素,运用象征符号的意义性以及仪式情境的渲染,通过情境再现法、课堂展示法、主题教育法等等,将理论教学与仪式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仪式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使校园仪式走出校门。例如,在文庙、孔子学院举办开笔礼、入学仪式、学业表彰仪式;在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入党仪式、革命纪念仪式等;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民俗仪式,通过实地观察、亲身参与、真实体验,感知传统仪式文化的真实魅力。其次,开辟网络新媒体平台,搭建校园仪式教育的新模式。“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的广泛性、时效性和便捷性,更易于仪式活动的顺利开展;网络的多样性、互动性更容易使学生群体喜闻乐见。因此,校园仪式和网络多媒体应加强融合,打造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学校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升国旗仪式,学生自觉向国旗行注目礼,通过这种虚拟象征符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网络空间,仪式参与者围绕某个共同话题,通过主动点赞、回复、评论等方式,在互动中共享情绪体验[8]。比如,2019年“饭圈”女孩通过网络转发“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话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热潮,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最后,形成多方协同育人格局,增强仪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9]。在开展校园仪式中,要联合家庭、社会等,注重仪式力量的整合。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积极营造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氛围,通过家长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重视仪式的作用。家长要积极支持校园仪式的开展,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家长参加学生的入学仪式、毕业典礼、成人礼、学生表彰仪式,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社会要积极为开展校园仪式活动提供广阔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感知不一样的仪式文化魅力。

(四) 构建反馈机制,完善仪式教育评估体系

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142。构建仪式反馈机制,完善评估体系是检验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一环。当前,绝大多数的校园仪式只注重仪式过程的举行和参与,忽略了仪式后的学生仪式感的生成与否,评价反馈环节的缺失影响了校园仪式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只会使校园仪式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反馈是校园仪式改进和突破的直接动力,开展校园仪式不仅要注重过程,更要对仪式效果进行实时追踪,通过仪式参与者的直接反馈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和满足参与者的需要,能够有效推动校园仪式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要完善校园仪式评价标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目标、评估指标、评估软件等要素。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展开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估。例如文科院校、师范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氛围不一样,评估指标也会有所侧重。其次,在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学校可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评价测量表等方法对校园仪式的主体、内容、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校园仪式开展的具体状况和学生参与情况,进而客观、公正地判定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否达成;也可以通过观察法,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的行为、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和变化。再次,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不仅要寻求学生的总体评价和建议,还要注意学校领导、教师、仪式组织、旁观者等主体的多元评价,惟有如此,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仪式的最终效果,也才能为仪式的改进收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不断地完善仪式过程,使得仪式能够长期进行,形成持久影响。最后,要采取多维度的全面评价。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对于仪式的评价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环节,还需要针对仪式的整个环节和不同时段进行全面评价。

猜你喜欢
仪式校园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