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维 樊佳明 朱紫云
(1.云霄县气象局,福建 漳州 363300;2.芦溪县气象局,江西 萍乡 337200)
暴雨一直以来都是气象学者热衷研究的方向之一,而其精准预报仍是世界难题。王坚红等[1]对华南暖区辐合线暴雨地形动力机制数值模拟进行研究,表明粤东山脉侧向摩擦不仅增强辐合线强度和垂直上升运动速率,也维持降雨时长和雨带范围。罗聪等[2]对一次秋季冷空气影响下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垂直上升运动特征先于暴雨反映出来,低层辐合与暴雨的出现时间比较一致。邓以勤等[3]对2019年3月5日福建暴雨落区预报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指明全球模式对中小尺度系统的预报仍有较大误差,需加强模式预报检验评估。
在气象学上,产生暴雨的原因包括充足的水汽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2020年9月7日夜间,云霄县出现一次明显的暴雨过程,部分乡镇出现了大暴雨,而从前期预报形势上分析,并未能预报出本次过程有如此明显的强降水,其产生原因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本文利用2020年9月7-8日云霄县及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辖区内13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数据、高低空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等实况资料,运用Ewips和Micaps分析9月7日夜间云霄县暴雨到大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及原因。
2020年9月7日20时~8日08时,云霄县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强降水过程,其累计雨量、时空分布和降水强度均属罕见,具体特征如下:
①本次降水呈中部多,南、北部少的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厦及城关、常山观竹一带,空间分布不均,局地性较强。中部乡镇降雨量33.5(和平)~174.3mm(东厦),其中莆美、东厦达到大暴雨,以东厦174.3mm为最大,而南部及西北部乡镇降水量在小到中雨量级(图1)。
②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强。本次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7日20时至24时,小时雨强、5min雨强以及过程累计雨量均以东厦为首,其小时雨强达75.2mm/h,5min雨强为13.2mm/5min(图2)。
从大尺度形势图来看,本次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和低层暖式切变。200hPa云霄位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属辐散区。
图1 2020年9月7日20时~8日08时降水分布图 (单位:mm)
图2 2020年9月7日20时~8日08时东厦镇站点小时雨量 (单位:mm/h)
图3 2020年9月7日20时~22时东厦镇站点5分钟雨量 (单位:mm/5min)
500hPa亚欧大陆为稳定的两槽一脊形势,东槽位于华北到黄海一带,伴随台风“美莎克”北上汇入,东侧槽加深发展,台风“美莎克”减弱变性,详见图4(a)。而在高空槽西侧西北气流南下影响下,地面有小幅度增压。同时广东南岭一带在冷平流作用下,一股较为干冷的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气流对峙,形成切变线,而这在850hPa上有所体现。
从850hPa高空图看,长江以南一带东北-西南向的切变线从上海伸至广西四川交界,而在福建与广东中部有一东西向的切变线压至云霄县南部,详见图4(b)。对应925hPa高空图看,一条东北-西南向的辐合线从华南东伸至广西中部,云霄受切变线南侧的偏南气流影响,详见图4(c)。暴雨发生时,高层辐散,低层风速辐合,这样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新鲜潮湿空气不断补充,增加了降水强度,导致暴雨的产生和发展。
(a)500hPa高空图 (b)850hPa高空图 (c)925hPa高空图
充足的水汽是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各层相对湿度分布场来看(图略),暴雨发生时,云霄中南部地区及附近海域在700hPa~925hPa的相对湿度均达到90%以上,表明暴雨区上空的水汽已相当饱和,有利于暴雨的发生。从7日20时850hPa 水汽通量来看(图略),云霄的水汽通量在8×10-8g·(s·cm2·hPa)-1以上,台湾海峡南部水汽通量在10×10-8g·(s·cm2·hPa)-1以上,属水汽通量大值区。来自台湾海峡的水汽在西南气流的引导下,为这场暴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
从500hPa、850hPa20时散度场和涡度场(图5)来看,高空的涡度为-8~-12s-1,属负涡度辐散场,低层的涡度为4~8s-1,为正涡度辐合,这样高低空配置反映出有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研究表明,暴雨一般产生在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正涡度最大值中心下方和负涡度中心西侧[5],而云霄县出现大暴雨的东厦镇、莆美镇正是负涡度中心西侧方向。
(a) (b) (c)
从7日20时的垂直上升运动速度分布图(图5)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各层都存在垂直上升运动,特别是东北到日本一带,处在垂直上升运动的大值区,而云霄的垂直上升运动速率在700hPa为最大,大致为-12×10-3hPa·s-1。20时云霄925hPa 散度-5×10-5s-1,400hPa 散度 15×10-5~16×10-5s-1,表明在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下,促进水汽的抬升,导致水汽凝结致雨。
假相当位温是综合表征大气的气压、温度、湿度条件的物理量。从假相当位温空间垂直分布来看(图6),暴雨所在地形成低层假相当位温高、高层低的分布特点,尤其是低层1000hPa假相当位温达82K,处于暖区当中,这样结构有利于低层暖湿气流的抬升,形成不稳定层结。而从850hPa假相当位温分布图看,南海为假相当位温大值区,呈Ω高能舌,江苏一带为低值区,而福建、浙江处在能量锋区附近,云霄偏向暖区一侧,假相当位温在72~76K之间,因此易产成暴雨和强对流。
K指数是反映热力稳定的的物理量,从图6(b)可见,福建南部K指数都达到36℃以上,云霄接近40℃,预示着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而SI指数看,云霄-2℃ (a)2020年9月7日20时850hPa假相当位温 (b)2020年9月7日20时850hPa K指数 (c)2020年9月7日20时850hPa SI指数 T-lnP图是判断大气层结稳定度、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工具。从厦门站T-lnP图(图7)上看,层结曲线、状态曲线、露点曲线三线呈狭长型分布,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左侧,表明整层的不稳定能量较强,而露点曲线和层结曲线两线接近,进一步说明空气中水汽接近饱和;低层东南风随高度变化转为偏西气流,风速逐渐加大,表明垂直风切变较大;这样的高低空配置非常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图7 2020年 9月7日20时厦门站(59134)探空曲线图 从福建雷达拼图(图8)和漳州多普勒雷达图(图略)看,7日20时,潮汕沿海一带对流云团开始发展,呈西南-东北走向,云团移速缓慢、呈现典型“列车效应”。7日20时~24时降水回波处于发展阶段,云霄境内最强回波为50~55dBZ,液态含水量VIL为20~25kg/m2,降水率达75.2mm·h-1。从径向速度场(图略)看,7日19时零速度线呈“S”型,表示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进而表明中低层有暖平流,而正区的面积小于负区的面积且后续负区面积增大,表明低层存在辐合且辐合增强。由于回波降水效率高,云霄县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图4),降水回波带在500hPa的弱西南气流(6m·s-1)引导下,不断叠加在云霄县中部一带,造成本次云霄县中部一带出现明显的暴雨天气。8日0时,回波不断减弱消散并东移出云霄县上空,云霄县降水明显减弱。 (a)2020年9月7日21时 (b)2020年9月8日0时 ①本次暴雨过程是高空槽和低层切变辐合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暴雨落区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边缘及切变的南侧。 ②高层辐散正涡度、低层辐合负涡度、水汽条件充足、有较好的热力条件、引导气流较弱、持续时间较长是导致本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 ③雷达产品对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影响云霄暴雨的回波主要由50~55dBZ强回波造成,回波降水效率高,低层存在风向、风速辐合,强回波不断叠置在云霄中部一带,造成云霄中部乡镇出现暴雨到大暴雨。5 雷达图分析
6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