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韵婷 洪 霞
(1.深圳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2;2.岭南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6)
新时代下,传统民族文化既面对着契机,也接受着挑战。结合人民论坛于2016、2017连续两年对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的调查报告分析,目前仍存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2016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只有40.1%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要“从现实需要出发,借鉴外来先进文化”,仅有27.1%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放眼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争取影响力”。[1]2017年调查报告指出:只要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众普遍表现出自豪感。然而在提及具体的文化领域或文化精神时,多数受访者则表示对此缺乏更为深入的了解。[2]由此可见,虽然公众总体文化自信程度不低,但其中仍暗藏着认同危机。
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多年历史积淀而成,能流传至今正是通过传播的力量,而传播的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因此会造成不同的传播效果。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低效传播的现象。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基于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进行深层分析,力图寻求解决传统民族文化传播问题的对策,探寻坚定文化自信目标的新出路。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历史文物和社会制度,也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内涵是多方面的。习总书记曾说道:“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因此,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现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播手段得以实现的,但传播过程中的低效传播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冲击国民的文化自信,因此正确的传播模式之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系统化和整体性的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无疑为更好地探析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的不利因素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线索,我们亦可以根据该模式改进现有的传播机制,以达到推进文化自信的目的。
香农-韦弗模式由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一文中提出,其主要结构如图1:
图1
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传播类似于一种直线性的单方向的过程,包含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收者以及噪音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换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4]此间,传播讯息极大可能遭受噪音的干扰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缺漏或失真。基于该模式观察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信源即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传播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信宿则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统民族文化则为讯息,同时为传播者和文化受传者之间互动的介质;信道是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媒介。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图可发现其包含有“噪音”这一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同理,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复杂的人类社会环境中进行传播、传承的,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干扰。
在传播学理论中,噪音通常是指“在转换和接收中附加于信号的非信源所愿的任何东西”[5]。传播过程最主要的是信源、媒介和信宿三个环节,这也正是噪音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从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视角看,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噪音主要有:
1.文化传播者专业性、文化素养水平不高
传统民族文化传播者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等都会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产生基础性的影响。传播者的基本素养不高、专业技能不足、在传播过程中诠释不充分等因素都会对文化的积淀和历史传统的全面展示造成影响。此外,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和效果也与传播者的经验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但现状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很难将传统民族文化与实际生活和真实情感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利于传播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
2.传统民族文化本身具有二重性
毛泽东曾将传统文化分为精华与糟粕,精华的叫“民族性精华”,糟粕的叫“封建性糟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对文化、经济、政治等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作用,必须予以彻底否定。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由于时代的局限无可避免地包含了不少糟粕思想,随着社会进步的进程,落后的糟粕被我们不断清除,但在一定程度上糟粕思想的残余仍在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这便形成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思想包袱。如果对传统民族文化未加筛选就进行传播,就会沦为传播过程的噪音,大大降低甚至毁坏了传播的最初目的与文化自信预期效果。
1.编码形式单一落后,缺乏时代性与个性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手艺师傅,在传授手艺时还延用着只能近距离进行传递和交流的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传播范围较小而易导致“后继无人”的困境。其次,目前中国的电影界,在拍摄手法和剧情编写方面依旧采用以前的手法和旧套路,观众对此也并不买账。对于一部宣传传统民族文化的电影来说,“时尚则生,过时则死”。而传统的东西想要长久留存,不仅内容上,其传播模式上也必定要与时俱进。
2.内容高深莫测,传播缺乏通俗性
在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内容“编码”得过于高深莫测,缺乏通俗性,而且忽视对受众的理解能力的考虑。例如,现在中小学及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在对传统民族文化素养这方面的教材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很少增加趣味性的考虑,教师在教授文化课程时大部分是照本宣科,而没有对教材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进行加工,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别,从而导致学生对这些内容一知半解,而未能领会民族文化素养内容的精髓。
传统媒介创造力、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亦形成传播过程的一大“噪音”。如关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报纸专栏、广播电台总是“教科书”式地传播某种传统民族文化,显得十分枯燥无味,照搬式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已无法吸引受众的眼光。同时,由于大众传媒本身的商业性质,因此它们在传播传统民族文化时,可能存在对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收视率的片面追求和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甚至出现“简化”“异化”的现象。这些因素最终会造成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播效果的不良影响。
不同背景的受众会存在“解码”上的差异,导致编码转译内涵的缺失。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双方要有共同的语义空间,即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但现实状况中受众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无法形成共同的语义空间,从而无法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加工,即“译码”,无法将这种恰当而正确的理解反馈给自身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效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语境造成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故一般由本民族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更有利于文化传承,这种情况对大民族是有利的。民族之外,个体因其自身的差异性,各自也会从自身出发对文化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加工,即“译码”,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可能会对传统民族文化产生误解,而后又将误解反馈给自身甚至传播出去,如此一来则扩大误解的范围。
深层而言,受众的社会心理也会影响他们文化传承的选择,例如“后真相”(Post-truth)心理,它是指“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6],“描述这样一种情形,客观事实对于公众心理的影响还不如煽动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影响大”[7]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传承传统文化的受众在解码时容易过度“为我所用”,片面而偏颇地选择只符合自己信念的文化。
1.传统民族文化传承者老龄化
在“不同年龄段对‘传统节日淡化,西方节日受宠’的看法”所进行的调查可得知这样的现状:由于中老年人与传统民族文化接触时间长,对传统民族文化都有着特殊的情感,而青年人对传统文化内涵理解程度远不如中老年长者深刻,导致传统民族文化传承者呈现老龄化的趋势。
而就现今青少年生长环境来看,他们受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较大,虽然对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认同度,但他们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却不高,因此他们大多并不主动投身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成为文化自信的一大阻碍。
根据上文对噪音来源的详细分析,我们试图在传播过程中探索和寻求控制噪音的有效方法。根据传播学理论,消除噪音要运用多种传播形式,将信息及时、准确、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社会公众。
1.建立高水平的策划团队
可以通过成立传统文化顾问团队,联合高校学者、相关单位领导、专家等专业人士等形式组成策划团队。同时,文化产品制作人员不仅需要基本的产品制作能力,还需要较高的国学素养,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如此一来,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从传播的初始阶段便得到有效的保证。
2.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新性,谨防对受众的片面迎合
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缺乏,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产品,需要从丰富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中挖掘“新”内容。在坚持创新的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以此吸引大众的关注。
1.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创新编码形式
现代媒介的传播是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高效方式。现在人们喜欢通过观看短视频来娱乐生活,传播者可在了解大众喜好的基础上拍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和传承民族文化宣传片来提高其吸引力。其次,传统民族文化作品面向全国招标的方式也是编码形式的一种创新,如中华盛视网2000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题材面向海内外招标等,这种方式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编码作品。
2.学校教育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学校可以开发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与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而教师也应有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着手,从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出发,创新自己的教学编码形式,把握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
1.充分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形式结合
充分利用新媒体,结合线上线下双形式,发挥官方引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人们的主动性。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它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人都能发声的网络发展趋势带来的多元文化思潮对大众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传播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趋势进行创新。
2.高效实行不同场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
如何整合传统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流并高效实现不同场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是解决传播噪音任务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媒体传播的传统民族文化信息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影视作品类、社交媒体类、新闻报道类、文艺材料类等,不同的传播场景和受众接受度和认可度的差异性决定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和价值。因此,可借鉴多场景信息流资源构建整合营销生态策略,可以将传统民族文化的信源提供入口合并,在丰富信息流场景的同时,也为传播者提供了套餐式的高效解决方案,帮助传播者实现更加高效的投放。
此外,我们可将AI驱动发展战略应用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当中。受众可通过AI智能搜索寻找自己需要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产品,如在学校教育中,AI智能搜索可为师生提供传统师德文化教育产品、治学文化素材等。AI还可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通过用户终端的搜索历史和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此外,小程序、不良信息检测系统等AI技术的引用,都是值得我们在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借鉴的。当然,这非常需要有国家公益的扶持,从而形成一个十分庞大、有效的文化传播系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
3.监测大众传播,重视信息反馈
“反馈”环节的缺失是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的一大缺陷,而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弥补了这一点。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反馈的主体是接受和传承文化的大众,反馈是最直接、最及时和最灵活的,如课堂的即时反馈。相关部门可对网络舆论方向、信息的传播趋势进行合理监测,准确把握传播趋势,及时发现存在的文化信息侵袭和危机,确保大众传媒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能得到民族文化传播效果的及时反馈,有效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自我矫正机制”。对于信息反馈系统的构建,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统计调查的制度,及时回收受众反馈。比如在文化电视节目当中配上弹幕、在节目播放期间的适当时段弹出简短的调查问卷、了解收视率、街头电话调查、大数据云计算、设置专门的反馈热线或网络留言平台等方式,都是可行的方法。
其次,可以规范文化作品、文化信息传播流程。信息和作品的发布与传播必须注明信息源,因为受众往往要根据其信息源来判断其可信度,标明信息的来源可增强传播的有效性,让受众能够根据各信息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对于媒体故意模糊信息来源、误导受众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8]此外,可以整合现有的力量,指定专门人员甚至设置专门部门同时承担网络传播监测和接受群众反馈信息的职责,并加以制度化、综合化、人性化。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我国一直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搭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大平台和国际化远程学习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借此良机扎实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恰当和正确的理解和加工,即解码。
2.教育者要落实国家“全民终身学习”策略
教育者不仅是指学校,还包括家庭。终身学习的政策要得到落实,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要求人们在生活点滴小事中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体会文化的力量并以此增强文化自信。
融入技术手段,增强故事性文化符号表达效果,有助于吸引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帮助受众理解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力量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播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在视觉与听觉上予以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不同的感受。现代科技和传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便捷性、互动性、海量性。根据这几个特点我们要开展全面高效、平等双向、丰富生动的文化传播[8]。在传播的同时要全面思考、统筹兼顾,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得文化传播更加高效,更加高质。
5G时代的到来无疑也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新的契机。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大容量、大宽带、高性能、高速率、低延时、低功耗的网络性能特点,它能满足观众对画面流畅、清晰、稳定的观感体验。去年除夕春晚直播上,5G+VR超高清直播技术呈现立体直播画面,彰显了5G与一些传播技术在文化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大可利用这一点进行传播创新。[9]
首先是利用5G与VR设备的结合,5G为VR技术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条件,满足了其低延时、高宽带要求,VR直播有望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体验形式之一。利用这一契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可通过5G+VR技术给大众以现场感和体验感丰富的文化学习体验,人们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文化场景,这不仅能吸引大众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也能使其潜移默化地以一种更为深刻的体验方式理解和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接受文化的感染。
除了5G+VR的新传播模式,也可以利用5G+AR(增强现实)技术的模式完善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可大大受益于AR在古迹复原和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及在旅游、展览领域的应用,人们在浏览、参观文化古迹或传统手工艺展品时,通过AR技术,将接收到途经古迹和文化工艺品等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资料,用户不仅可以通过HMD(头戴式显示器)看到古迹与文化展品的文字解说,甚至可以看到其残缺部分的虚拟重构。[10]这样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内涵可一目了然,加深受众的体验,将传统民族文化更为原始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大大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由于噪音干扰所导致的信息失真。
根据5G入网设备兼容性大、通信水平高的特点,可通过与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结合,在一些文化演出和文化场景中甚至网络论坛上及时捕捉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以及受众的反馈信息,再通过人工智能根据进行适时调配提供相应的噪音应对方案。
5G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契机,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系列5G可满足的传播技术来改善受众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呈现其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与时俱进的精彩面貌!
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问题仍是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整个社会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尽量避免文化的静态传承。若想实现全民族自主自觉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这一目标,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播过程的关注与剖析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