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说论小说的主体表现功能

2021-08-04 12:08范道济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论者外部环境批评家

范道济

作为一个美学命题,“发愤”说是明清小说作家和批评家对小说功能的一种美学认识和概括。“发愤”说揭示了古代小说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共同感受,揭示了小说作家普遍卑微不幸的命运,强调了小说的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意义,肯定了小说的巨大价值和功用。

小说“发愤”的观念,在明初已用之于小说批评。而自从李贽全面阐发小说为“发愤之作”以后,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批评,如“酉阳野史”讲“泄万世苍生之大愤”,“雉衡山人”讲小说“以抒其不平之鸣”,金圣叹讲“怨毒著书”,陈忱讲“泄愤之书”,张竹坡讲“悲愤鸣邑而作秽言,以泄其愤”,蒲松龄讲“孤愤之书”等等。可以说,“发愤”精神一直是明清两代相当部分小说作家和批评家的准则,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晚清的批评家在总结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经验时,把“发愤”看成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特征。

小说创作作为一种人类至高心灵的活动,如果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回答“为什么创作”这一问题时,明清小说作家和批评家的回答并不一致。“补史”论者认为是为了羽翼正史、垂戒后世;“惩劝”论者认为是为了维持纲常名教、劝善惩恶;“游戏”论者认为是为了消闲遣兴、自娱娱人。而“发愤”论者则认为小说的创作是为了“发抒愤懑”,较之其他功能论,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两个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主体表现功能。

“发愤”说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阐释了小说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

当作家承受欲望与阻碍的冲突,心理处于躁动不宁的状态时,就会迫不得已通过创作达到一种平衡和宁静。所谓“郁结不通,而寄思于滑稽”。这种创作主体内部的失衡状态还是创作活动的起点。

明清小说“发愤”论者一般把这种动因直接归结为外部环境作用于创作主体的心灵,而产生愤激。这个外部环境,可以是个体的“穷厄”的生活遭遇,也可以是李贽所说的“宋室不兢,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的社会政治现实,由此而激起创作主体的愤懑,进而以创作《水浒传》泄其愤;这个外部环境更可以是陈忱所面临的王朝更迭,因而他借梁山泊起义英雄故事的“残局”,寄寓亡国之痛,写成泄愤之书《水浒后传》。外部环境尽管不同,但都激起创作主体心理的激荡不平,导致创作主体心理的严重失衡,甚至激起巨大的痛苦。

要之,从创作冲动的发生性质来看,“发愤”说强调由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引发,这与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从创作冲动的形成来看,“发愤”说强调这种冲动是渐次形成的,它有一个情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日酿一日”“蓄极积久”。长期的积蓄而渐至紧张状态,一旦趋于爆发的临界点,则“势不能遏”;从创作冲动的爆发方式来看,“发愤”说强调其触发机制,“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于是创作就发生了,遂以旁托假借的方式,“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借小说来诉说心中的不平,发泄一腔的悲愤。“发愤”说对创作发生的心理状态的描述,为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发愤”说肯定小说创作对于实现创作主体的人生价值的意义

创作小说以发愤,还可以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以实现创作主体的人生价值。

明清小说“发愤”论者虽然并不很看重小说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但是,毕竟还是把创作出成功的小说作品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实人生是痛苦和不幸的,于是寄希望于通过小说的不朽来追求人生的不朽,用身后之名来证实人生存在的价值,也就成了这些在人生苦海中挣扎者的精神追求。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从素材的搜集到创作修改,前后数十年,数易其稿。尤其是在经历了长期科举失意的痛楚之后,蒲松龄直面人生,借狐鬼以言志抒愤,把《聊斋志异》的创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凭着“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的执着,置“少羸多病”“长命不犹”而不顾,在“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如水”的艰难条件下,坚持创作,终于“集腋为裘”,“成孤愤之书”,并执着地认定“在青林墨塞间”,自有其知己者,坚信自己的心血结晶,终将赢得社会认可,坚信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终将得到应有的报偿。

(选自《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4 期,有删节)

【思维魔方】

“发愤”说运用到小说领域是明清时期小说高度繁荣的体现,同时也是从文学理论的高度肯定了小说的社会功能。小说之功用的扩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历经了漫长的过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中,小说的本身意为“琐屑之言”“浅识小道”,到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再到后来认为小说也可以是作者困于现实的“发愤之作”。小说对现实生活非真实而又贴近于真实的琐碎的表达,虽是早期文论家所不看重的,却是后期批评家们所认为的小说价值所在。

小说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现实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而虚构的艺术形式赋予了小说超脱于现实生活的可能。可以认为,虚构是小说创作的灵魂。因此,在分析一篇小说的价值时,可以结合作者创作的动因,尝试评价小说反映现实的社会功能,体会小说虚构的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论者外部环境批评家
四七二十七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新锐批评家
阅读理解两篇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日批评家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电网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NG模型分析
政治生态宏观外部环境优化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