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新,徐上军,陈 文,袁 航,廖汉玉
(1.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 石首 434400;2.石首市原种场,湖北 石首 434400;
3.石首市农田建设中心,湖北 石首 434400)
石首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结合部,是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油菜(Brassica napusL.)是石首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石首市2016年被湖北省政府认定为35个县(市、区)级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之一。1991—2000年,石首市开展了华油杂系列品种制种;1998—2002年,石首市在湖北省率先实施了油菜统一供种;1998年、1999年石首市农业局分别获得农业部油菜“丰收计划”二等奖、一等奖;2002年,石首市被授予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2003年农业部授予石首市“全国油菜大县”称号;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多年承担省部级油菜高产创建、产业工程及保护区建设项目,并连续10年开展油菜统一供种。2016—2018年石首市主推油菜绿色高效技术“345”模式,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受油菜产业政策、菜子油国储政策调整的影响,石首油菜产业发展陷入低谷。2019年后,石首市连续实施湖北省油菜轮作试点项目,油菜生产出现回升。本研究对石首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制定油菜产业政策提供借鉴。
石首市多年持续开展油菜统一供种,基本实现优质、双低,具体生产面积及产量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2014—2020年,石首市油菜生产面积、总产量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的趋势,2018年油菜生产面积最小、总产量最低,后均有恢复性增长;油菜单产持续小幅增长。
表1 石首市油菜生产面积及产量情况
油菜是石首市春收的主要来源,一直以来是全年农业生产投入的重要保障[1]。据石首市农业农村局入户调查,具体产值效益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近3年来,生产成本有小幅下降,产值有小幅增长,纯利润呈稳步上升趋势。
表2 产值效益情况 (单位:元/hm2)
据石首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石首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夏收油菜规模在2.00 hm2以上的种植面积为1 333 hm2,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9.5%;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种植户平均单产为2 250 kg/hm2,规模在6.67 hm2以上的种植户平均单产为2100kg/hm2。与小农户相比,生产大户往往单产偏低,主要原因是技术与管理措施不精细,种植水平不均衡[2]。
据农机推广部门调查,2019年石首市油菜机械化综合作业率为59.3%,其中机耕、机播、机收作业率分别为92%、10%、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 124台、旋耕机具4 030台;油菜直播机具126台套;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 874台,其中油菜收割机149台。石首市现有粮食烘干机设备37台套,但都不能用于油菜子烘干,拥有年产1 000 t以下小型油脂加工企业128家,从业人员384人,年加工能力12.3万t。
2019年、2020年油菜子市场收购价格继续上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石首市设有一个储备库,委托石首市鑫飞达油业有限公司、湖北遐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收购油菜子。石首市油菜子收购以“油贩子”上门收购为主,再交售到民营企业。据统计,2017年石首市油脂加工企业收购油菜子2 271 t,2018年收购油菜子4 000 t,2019年收购油菜子7 000 t。
石首市高度重视油菜产业发展,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实施全市油菜统一供种,保障了油菜种植面积和品种优质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开展油菜高产创建、产业工程及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在油菜集成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油菜产业向绿色、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009—2014年,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食用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食用油产业持续发展,国家连续6年在油菜子主产区启动了临时存储菜子油收购政策,收购价格从2009年的3.7元/kg逐年提高到5.1元/kg,石首市农民种油积极性大大提高,油脂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受菜子油国储政策调控的巨大影响,加上油菜子托市收购价取消、加工成本较高与食用油市场价格较低,2015年以来龙头企业收购加工基本处于停滞状况或倒闭,少数油脂加工企业以代加工为主。
2015年,27家油脂加工企业完成产值9.3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数的6.82%(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396家)。全市油脂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为:团山寺镇、笔架山办事处各5家,桃花山镇、调关镇、高基庙镇各3家,大垸镇、高陵镇各2家,新厂镇、横沟市镇、东升镇、南口镇各1家。2009—2014年,石首市规模油脂加工企业分别在高基庙镇、高陵镇、大垸镇、新厂镇、东升镇等乡镇村签订了油菜订单生产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格5%保底收购基地农户优质油菜子,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石首市规模油脂加工及存储企业5家,分别为石首市鑫飞达油业有限公司、湖北遐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石首市健纯油脂有限公司、湖北调弦粮油有限公司及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石首油库,日处理油菜子能力可达920 t。目前规模油脂加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目前,石首市作坊式油厂128家,主要就近开展油菜子加工(兑换)和零售业务,解决了周边食用油供应,同时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小作坊油脂企业在微利中谋生存,年加工总量1.5万t左右。
2015年后,受国家取消油菜子临时收储政策和国际食用油价格大幅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临时存储油脂库库存压力加大,全市食用油脂存储油罐容量6.8万t,储存国家临时存储油3.8万t,每年需财政补贴450万元左右。现阶段没有油脂国储任务。
近年来,石首市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开展油菜花海、一菜两用等油菜多功能开发。2018年秋冬播期间,在湖北省油菜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汉大学支持下,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团山寺镇过脉岭村、桃花山镇李花山村建设油菜花海2个,示范展示效果良好,特别是过脉岭村油菜花海反映“石首青山绿水、国宝麋鹿亲情、长江大保护”三大主题,社会影响较大。
一方面,受进口菜子和国际市场低价影响,石首市油菜子收购价格经历持续低位时期,低于农民生产预期;另一方面,国家取消临时储备政策,导致石首市油脂企业大多亏损严重,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挫伤了农民的油菜生产积极性。目前许多农民种植油菜的目的就是供自己食用或馈赠亲友。
秋播期间高温干旱、冬发期间低温阴雨寡照、春季花期倒春寒、结荚成熟期阴雨等不利因素导致油菜长势差、病虫害重、千粒重和出油率下降,对油菜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大,难以稳产,影响增收。
石首市地处国家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保护区,有针对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小、水平低,大部分田块抗旱、排渍、灌溉能力差,农田路网不全,特别是水田排渍能力更弱,全程机械化条件欠缺[3]。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影响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措施落实,造成生产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平衡。
菜子油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设备差、工艺落后,开展加工及精深加工难度大,产业利益联结不紧,产业发展合力不够,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能力弱,产业开发艰难[4]。
抓牢国家支持长江中下游油菜发展政策机遇,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油菜生产、加工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建强优质油菜生产保护区。加大优质油菜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壮大石首市油菜产业。出台地方政策,重点向油菜统一供种、全程机械化服务、品牌建设倾斜,完善石首市油产业体系[5]。
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巩固油菜优势生产区,突出开发冬闲田,积极开展油菜多功能示范,稳步扩大油菜生产面积,实现应种尽种,将石首市建设成为长江流域知名油菜生产大县。
依托科研院所,以高出油率、高油酸为突破口,抢抓弯道超越的发展机遇,与一流科研平台联手,站在科技制高点,打造基地优、健康油、品质高的特色油菜产业,实现石首市油菜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建设“一懂两爱”农技队伍,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以油菜“345”绿色高效模式为重点,筛选应用特色优质油菜品种,开展全程机械化攻关,集成并示范推广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扶持培育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6]。突出支持加工企业发展,创新与生产基地和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双赢。开发油菜肥用、饲用、花用、蜜用等多功能,向精深加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7]。依托市级金融、农业投资平台,打造石首市高品质油菜品牌,加强宣传营销,形成明显增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