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芹,江栋婷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输液室,江苏淮安 223002
外周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之一。常用的穿刺工具有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由于早产儿、高危儿、婴幼儿头皮静脉细,官腔狭窄,易动不配合,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畅通,方便急救和用药[1-2]。在过去20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儿科患者不配合治疗、可供选择的外周静脉很少,因此留置针对于保护儿童血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恐惧和痛苦意义重大。但是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需要进行有效护理。该研究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家长焦虑状态评分、小儿痛苦评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率,探析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期间的护理服务模式及对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影响,现报道如下。
将该院200例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年龄3~9岁,平均(6.21±1.21)岁;男∶女为65∶35。对照组年龄3~10岁,平均(6.58±1.67)岁;男∶女为63∶37。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给予进行留置针之前的皮肤消毒,并加强留置针留置过程的巡视,告知患者留置针保护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①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保证留置针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实施静脉留置针之前,护士应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尽快帮助患儿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同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护士要用简单、通俗易懂、亲切的语气与他们沟通,鼓励患儿勇敢配合。②心理护理: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其中,护士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大部分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不会停止哭泣,患儿的家属也会因为患儿的表现而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因此,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避免受到外界冗余信息的干扰,同时鼓励自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这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指:护士要温柔地安抚患儿的情绪,尽量缓解患儿恐惧的不良情绪,使他们有一个接受穿刺的良好状态。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护士应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穿刺。对于患儿家属,护士应耐心解答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和家属积极配合静脉留置针穿刺工作。③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护理人员洗手前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临床选择留置针常采用较小的静脉留置针。目前临床常用的留置针为24G,而外科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选择24-22G留置针。血管选择应粗直、血流量丰富、易于固定。由于下肢静脉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上肢,尽量不要选择下肢静脉。若穿刺耳后血管时,应使患儿侧卧,穿刺额部血管时,应使患儿平躺,并用枕头抬起头部。穿刺手、脚背部血管时应固定好手背和脚背。④穿刺护理。对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等待干燥。握住留置针,针和皮肤是10~20°刺入,血液回流减小角度后,慢慢向前推入0.2 cm的固定针芯,慢慢送出软管,退出针芯,再从肝素帽推入少量生理盐水判断穿刺是否成功,用敷贴固定留置针,使敷贴贴近皮肤,尽量避免漏气。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穿刺成功:需要在针刺回血再进针0.2 cm,回针送针的每一步都要紧绷皮肤,固定血管,因为局部皮肤会形成折叠,相应部位的血管也会折叠弯曲,造成进针困难,所以整个穿刺过程要强调紧绷皮肤,固定血管,减少皮肤折叠和血管弯曲。对于静脉不清者,应去除穿刺点周围的毛发,开阔视野后,用食指顺着静脉触摸,感觉静脉的方向、深度、粗细和滑动程度,然后收紧皮肤,在感觉最清楚的地方向后移动0.5 cm,以5~10°的角度将针刺入皮肤,继续缓慢平行穿针,有突破感,或看到血液回流,证明穿刺是成功的。⑤穿刺后的固定护理。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头皮静脉留置针采用3M外科自粘绷带固定,手足静脉固定以夹板固定为主,要注意夹板的松紧度,以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⑥留置护理。每天输液前用5 mL注射器抽回血,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管路通畅。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应将刺激性药物稀释,缓慢注射,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输注最后一组液体后,注意封管方法,用2~3 mL肝素钠稀释液(1100)抽吸注射器直接连接输液头皮针,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和肝素帽,右手边合开关边推肝素钠。如果血管充盈、弹性好,周围组织正常,留置时间超过24 h,可用0.5%碘伏棉签消毒待干套管的针孔,更换敷料,妥善固定。若针眼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时,应立即拔出留置针,更换注射部位,局部涂抹生土豆片或聚磺酸盐粘多糖乳膏,抬高肢体或头部,促进局部吸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为5~7 d。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护理可以延长留置时间。建议家长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以免透明敷料粘在皮肤上。如果敷料粘合不牢固,可以仔细撕下敷料,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干燥后用新的透明敷料固定,过度活动者用胶带固定,延长保留时间,防止感染。交接时,每班应检查肝素帽、接头连接固定是否正确,防止血液外溢、气栓、自脱等。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家长焦虑状态评分、小儿痛苦评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开始两组家长焦虑状态评分、小儿痛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结束观察组家长焦虑状态评分(35.05±1.21)分、小儿痛苦评分(1.35±0.21)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70、16.77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家长焦虑状态评分、小儿痛苦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家长焦虑状态评分、小儿痛苦评分比较[(±s),分]
组别家长SAS评分护理开始 护理结束小儿痛苦评分护理开始 护理结束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t值P值68.84±5.12 68.37±5.55 0.622>0.05 45.32±2.56 35.05±1.21 36.270<0.05 6.33±1.25 6.45±1.31 0.663>0.05 3.13±1.04 1.35±0.21 16.777<0.05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6.10±1.21)d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4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s),d]
组别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t值P值3.44±1.21 6.10±1.21 15.545<0.001
观察组并发症有2例,占2.0%,而对照组并发症12例,占12.0%。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见表3。
表3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并发症比较[n(%)]
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给护士开展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儿科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重要的方式[3-4]。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外周静脉细、活动性强的特点,往往容易导致渗液,导致药物不能及时注入体内,延误救治,而且,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疼痛,增加护理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5-6]。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8]。这种静脉给药模式操作简单,可长时间留在静脉内,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的伤害,既能有效保护患儿血管,又能减轻患儿痛苦。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小儿静脉穿刺已经成为儿科的常规护理技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患儿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9-10]。因此,做好留置针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能保持静脉导管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减少了对浅静脉的损伤,可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及其家长轻松接受,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压力[11-12]。
此外,实施静脉留置针不仅能有效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还能有效减轻护士工作量,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规范的穿刺技术和留置过程中的护理,不仅显著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有效提高了穿刺成功的概率[13-15]。同时,护理措施的落实也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尤其是要成功,这对减轻患儿的痛苦,赢得抢救治疗的机会具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位置和穿刺技巧。在实施护理操作中,做好稳、准、快、好,新入职人员要刻苦学习,练好基本功,尽快掌握穿刺技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6.10±1.21)d比对照组(3.44±1.21)d长(P<0.05)。崔春[16]的研究也显示,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留置时间(5.12±1.45)d比对照组(3.12±1.30)d长(P<0.05),可延长留置时间,和该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可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长焦虑,延长留置时间和减少并发症。但因该研究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加上时间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索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的研究进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