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明
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山东聊城 25200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因为前房角突然性关闭而导致的眼病,在目前的临床医学领域,该类病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3]。该类病症发病时由于眼压急剧上升,眼部常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眼部疼痛或恶心、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初期若患者未及时就医治疗,其虹膜也会大概率随之发生病变而发生前移,进而导致白内障等并发症状的出现[4-5]。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与城市化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也随之日益提高,经过相关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青光眼患者的年增加量仍处于急剧上升状态,其中部分患者由于患病初期病症较轻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为对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保证,现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有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7.91±7.05)岁。参照组患者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8.02±6.99)岁。研究组与参照组120例患者皆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无其余眼部手术病史。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眼压进行控制后存在房角关闭状况(关闭范围为90~360°);②眼压于降压药使用后降至30 mmHg以下;③患有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排除标准:①角膜浑浊或内皮过少;②同时患有其余眼部疾病。该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晓研究流程及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1 参照组 对参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手术[6],术前使用0.4%奥布卡因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60094;规格:20 mL;80 mg)对患者进行麻醉,以上穹窿为基底,制作球结膜瓣,随后实施热灼止血;随后制作板层巩膜瓣,以角巩缘作为基底,面积控制在3 mm×5 mm,切口需贯入透明角膜中1mm,在9时位做辅助切口,将粘弹剂(国食药监械(进)字2009第3220509号;规格:0.5 mL;0.75 mL)注入其中,穿刺扩大内切口并注入平衡盐溶液实行水分离,植入人工晶体,继而于巩膜瓣下咬切小梁组织,做虹膜周切口。
1.3.2 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方角分离术,术前使用与参照组一致的奥布卡因滴眼液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完毕后对于患者头部颞颥上方的透明角膜处切口3 mm,并利用眼前房类穿刺刀于患者角膜3点位处做成侧切口。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分为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眼压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眼压降低至21 mmHg以下)、有效(治疗后眼压出现了下降,但未能降至21 mmHg以下的正常范围内)与无效(治疗后患者眼压未发生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00%,治疗总有效率越高,证明治疗效果越好。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临床指标包括视力、眼压与中央前房深度3类,视力、中央前房深度越高、眼压越低,证明治疗效果越好。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术后1个月对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经术后1个月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于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数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眼科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眼科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视力 中央前房深度(mm) 眼压(mmHg)研究组(n=60)参照组(n=60)t值P值0.7±0.3 0.5±0.1 4.899<0.001 3.2±0.2 2.8±0.1 13.856<0.001 16.0±1.8 17.3±2.4 3.357<0.001
在眼科临床领域,闭角型青光眼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眼科疾病[7-13],发病后患者眼压会随着病症而快速上升,前房房水也无法如以往那般流出,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由于发病时容易出现白内障等并发疾病,因此其致盲率居高不下[14-15]。以往对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治疗时往往会利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且此类联合手术的确在治愈该类病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患患者数的增多,人们逐渐发现闭角型青光眼会导致晶体状膨胀,进而致使患者前房变浅,对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超声乳化作为微创手术中的一类,其本身于白内障治疗领域的临床效果已被证实,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常规白内障手术,但由于白内障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本身更常作为其余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因而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等诸多合并类疾病治疗方面仍需做出进一步探究。
现针对这一状况,该院就超声乳化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开展了该次研究。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证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疗法在疗效方面要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疗法,该次研究还证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眼压、帮助患者进行视力与中央前房深度方面的恢复。该次研究结论与郭巍[16]的研究结论一致,其文章内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1/5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9/50),研究结果同样得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较之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更见良好,与该文结论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方面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以及中央前房深度,在眼科临床领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