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自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08-03 09:37钱竹
民主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设计

钱竹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在许多国际场合提出中国的政策主张和重要倡议,彰显对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的支持,向世界有力传递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和中国设计更加积极主动走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回应外界关切。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不仅有面向全世界的传播,也有“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传播手段也从单一传统媒体转向多種媒体融合传播发展。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的“设计中国”系列项目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设计中国”系列项目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承办的系列文化、艺术、设计交流活动。项目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时尚设计创新,通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时尚设计作品,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做的努力。

“设计中国”项目诞生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高访配合活动为切入点,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对象,分别在丹麦、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法国、匈牙利、希腊等国举办了“设计中国·中意同行”“设计中国·丝路花语”“设计中国·魅力汉字”等系列活动,积累了经验,打出了影响力,增强了国际话语权,奠定了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基调,赢得了多国政要、各领域高层、关键少数的口碑。

21世纪的今天,设计的影响已经辐射到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领域,设计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社会创新重要驱动力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驱使人们为了更高水平、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下一步,仍然要把项目推进下去,经过对以往项目的梳理、总结,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项目策划、执行中要在方向、方法上有“几个坚持”:

一、要坚持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对象国

如前所言,意大利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中亚国家是“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后的首站,希腊是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首个欧洲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不仅是我国国际合作模式的有效探索,也为中外人文合作赋予了更深厚、更广阔的内涵,坚持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不仅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更有利于与各国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二、坚持推动中国企业通过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在既有展览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切实推进中国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以设计为抓手,加快从低要素成本优势向以设计为龙头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形成中国企业的竞争新优势。“设计中国”系列项目搭建起的中外交流展示平台为中外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层面能够起到重大作用。

三、坚持科技与设计的结合

“全程”“全息”“全效”“全员”的趋势,5G、AR、翻译技术的使用,科技创意创新资源的发掘,将极大地赋能“设计中国”,这都为“设计中国”新平台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个新的机遇就是科技和艺术、文化的结合,中国设计能力的提升,无疑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能力,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设计福利”,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坚持通过“设计”促进民心相通,以“设计”为切入点加快培育国际设计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设计中国”项目的核心支撑理念。要更多地以全球视角和全人类的命运为出发点,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出发点,坚持从现实国情、世情为出发点,以全球青年的喜好,更新包括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创意设计等的“中国设计”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运行逻辑。

五、坚持讲好中国故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的世界观和国际权力观的凝练,“设计中国”如何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中为公众所理解和接纳,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未来,这就需要中国设计在全球不仅能讲好中国故事,还能讲好全球故事,借助共同场景,不同地域、背景的受众的消费体验和情感连接,要实现共同场景到共同体验,再到共同情感、共同认知的构建过程。在此思路下,“设计中国”可以运用的素材、文化元素可以更加丰富。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在推进“设计之都”的建设,“设计之都”是综合性地评定一座城市创意与文化环境的标准,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说明一座城市的创意和设计能够带动、影响到它的品质,彰显特有魅力。世界上一些大城市都是在建设过程中与设计紧紧相拥而行,这种城市与设计的联系,体现在城市格局规划、打造城市名片等多个方面。可以说,紧抓设计、以设计为重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的灵魂,中国的都市会以全新面貌傲立于世界舞台。“设计之都”有什么独特之处?未来将如何推进我国“设计之都”建设?如何通过“设计中国”项目向全世界递出“设计”这张新名片?在全球视野下,以文化为生长点、以科技为驱动力、以设计为融合剂、以消费为突破口,促进科技、设计与文化与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共融共生,赋予城市新的发展优势,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建设成为创新引领、开放包容、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和谐宜居之都。

以北京为例, 2019年,北京设计产业收入超过2800亿元,共有专业设计机构(法人单位)2.6万家,从业人员30万人;2011年至2019年设计产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1%,高于GDP增速5个百分点,快于第三产业年均增速7个百分点;人均创造收入100余万元。创意设计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产业,我们从事国际推广、国际传播,一定不能忽略“设计”这个抓手。

当下,国际交往的内涵和功能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维、从交流到交融的升级和变迁。在当前践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现代化核心城市要找准城市国际交往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和实施路径的契合点,为大国外交内涵发展提供核心支撑。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推动城市商贸、科技、文化、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往,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拓展设计交往、吸引国际高端要素、参与全球问题治理等,传播国家形象、助力国家融入国际体系。

当今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设计在经济文化和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让设计传播成为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用文化自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抓手。

当前,面临国际形势和国际传播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更应该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以中国文化为底色的中国设计,将成为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设计中国”项目注重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注重科技和市场的结合,将推动中国设计、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制造强起来作为最大的社会效益,“设计中国”项目还将继续积极配合国家外交、高访大局,创新策划承载中国人价值观的重点项目,以文化贸易的形式把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潮流推向国际市场。经济和文化、科技与市场的结合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设计中国”要把新时代中国人民、中国设计师改造客观世界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展示出来,大力推动包括中国设计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以设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国设计从设计高原向设计高峰的转变,谱写新时代设计繁荣的新篇章。

“明者因時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中国文化和设计的国际传播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设计中国”项目将继续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立足中央主流媒体,把握好对外传播的时、度、效,继续发挥优势,积极作为,牢记使命,服务社会,为我们的伟大事业顺利向前推进作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系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

猜你喜欢
文化设计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设计之味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