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摘 要: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在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势下兴起,它着眼于“整”的教学,立足每个单元的整体结构,关注单元内部“零碎”文章之间的联系,彰显了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零存整取”整合教学站位整体的视角规划单元学习的内容,旨在有效整合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统整或创编教学内容与形式。通过剪裁、拼接和重组等方式,合理、科学、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化零为整,零存整取”,从而凝练出适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化零为整;零存整取;整合教学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现象的经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解为感觉元素”,任何一个“整”都有其特定的内在结构——“零”。单元整体教学指向从单元综合层面上学习教材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明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从而立足单元体系,设立综合教学模式,站位综合角度,实施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训练。将单元间存在并联、递进关系的内容勾连、统整,改变知识系统受限于零散“碎片化”知识点的教学,变为一个学习综合体,化零为整。
一、 “化零为整 零存整取”的全新定位
“阅读的经过是读者和课本价值再建的经过”,阅读素养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给出了新的需求。国际阅读能力进展分析项目PIRLS提出,“阅读素养也就是理解与应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或个体认为有意义的书面语言类的能力,而青年阅读人士能够从不同的文章中发现价值,同时他们利用阅读来提升学习能力,参加至学校的读者群中,同时还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而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学生可以有优良的语感,可以拥有独立阅读的水平,懂得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能够通过阅读发展个性。”这表明,国外对阅读素养的定义范围与我国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中,均涵盖了学生的“建构”“理解”“运用”等领域的能力。“建构”“理解”可以归结为“深度建构能力”;“运用”“创造”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反思”“鉴赏”则强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化零为整 零存整取”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以下维度。
(一)实现深度建构
“深度建构”是“合”与“深”的结合。在横向方面的反映是“整合”,在纵向方面的反映是“深度”。“深度建构”在阅读教学中到底应建构何物?笔者认为,应建构“课文的内部含义”。所以,“深度建构”需要学生形成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是更为系统以及更有深度的理解,即学会系统理解与深度理解。
学会系统理解指向“综合认知”与“信息融合”。学会深度理解即应学会掌握课文的内部意义。内部深层意义反映在课文语言、课文方法、课文结构、课文主旨、课文情感、课文价值观6个领域。
(二)实现实践创新
这一部分包含了两个领域:第一为实践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为创新能力(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者创造新品的能力)。“零存整取”式阅读教学最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充满创意的表述能力,培育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创新精神。
(三)实现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相对于普通思维,高度、广度、深度更胜一筹的思维方式。主要从思维的三个领域解构成。
1. 学会整合——辩证思维
“零存整取”式阅读教学将“主题”阅读作为设计思路融入课本内容,将多篇一致或不同的课本内容加以整合,学生在相同主题下对诸多阅读内容加以对比,获得对主题更为系统与全方位的理解。
2. 学会实践——创新思维
“零存整取”式阅读教学以某个问题为重点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问题分析与实际创作的环节中学习,习得处理问题的方式,具备实践——创新思维。
3. 学会反思——批判思维
“化零为整 零存整取”式阅读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善于质疑,能够针对文本发表自己独有的看法,从各个角度对课本内容进行解读,激励学生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突破原文,另外也激励学生间予以互动评估,在沟通中学会对他人的看法开展一分为二的思考,对自己的语言加以反思,进而学会反思——批判思维。
二、 “化零为整 零存整取”的教学建议
(一)搜索“零”与“零”之间的联系
“整取”意味着“链接”“联系”,联系强调的是文本之间的关联。所以,搜索教材文本之间的联系点是“零存整取”的关键。
1. 单元之间整合
如何实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链接?应先统整规划,深入研究本单元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作用及地位,探索此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关联和差异。如统编教材下册新设了“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师要重新校准链接内容的教学指针,“化零为整”,用适切的方式指导学习相应的内容,教会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在编排统整的过程中,需理清其独有的编排目的、设计思路及文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基于年段整体目标,定位相关单元之间的勾连与延展。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让真情在笔尖流露”,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通过回顾自己这六年的成长经历,感悟成长的点滴,感恩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表达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尝试将这两个单元设立深厚的关联,开展综合学习,指导学生参考第三单元中的表达情感的方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2. 单元内部整合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原则是举一反三,大部分单元均包含了“精读课文”(学法指导)和略读课文(用法指南)。因此,我们要实现单元内部的整合,必须品析每个单元内的独立文本,提炼每篇课文的独特性,探索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意义;探索单元内课文之间内在触发点、联系点;找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切入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多于精读课文。这就告诉我们:“阅读长文章的技能需要在大量的略读实践中获得提升。”在《小英雄雨来》中,学生对整本书中節选的长文章片段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后面的《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中,应当让学生结合文章段落的编排,掌握阅读长文章的方法,即学会概括与整合,学会把各部分的大意连起来,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文章的共性,比较三个主人公在性格、生活背景、成长经历上的异同,正确把握本单元的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