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思考

2021-08-03 21:21袁源
今传媒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纪录片

摘 要: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具体艺术形态之一,纪录片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以纪录片《悬壶岭南》为例,探讨其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启示,分别从优势和不足两方面进行解读,能够为探索提升中医药文化跨文化傳播有效性的新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纪录片;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悬壶岭南》

中图分类号:J95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7-0083-03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借助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纷纷兴起,跨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频繁和便利。作为一种文化,只有广泛传播才富有意义。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既是几千年来中华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又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的集中体现,极具跨文化传播价值。但是,由于中医药文化与西方医学文化在认知模式、思维体系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差别巨大,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一直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在西医体系占据现代医学主流的国际社会,使中医药文化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学术课题。

一、纪录片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中医药文化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进行传递、共享及发挥影响的过程。

在人类文明多元化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不同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加强了不同社会中不同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塑造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信念以及价值取向。在中医药文化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以其众多的传播受众、灵活的传播形式和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具体艺术形态之一,纪录片具有科普宣传、社会记录、历史诠释、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1]。与其它影视艺术类型相比,纪录片的题材类型丰富多样,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多元文化形态,人们接受这些作品时,能够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增加对于其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2]。

因此,以纪录片的形式对中医药文化进行跨文化传播,利用声画结合的视听手段,将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价值理念直观化、形象化、通俗化地呈现给观众,集真实性、科学性、文化性为一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受众的层次和范围,提高受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纪录片将拥有中医药文化灵魂的故事,用国际化的通用语言进行表达,有助于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克服语言不同的障碍,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话语权,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日渐增多,其中从2016年开始陆续播出的《本草中国》《本草中华》等系列纪录片以“中草药”为主题,传递中医药文化内涵和精神,在国内外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充分证实了纪录片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

二、纪录片《悬壶岭南》对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岭南位于我国华南区域范围,地域涵盖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是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岭南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它植根于岭南文化的沃土,是其与岭南地区特色中医药学术流派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播出的纪录片《悬壶岭南》,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的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开创了集中探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作品的先河。

该片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历时三年拍摄完成,总共12集,每集约30分钟,分别名为:瘴地春秋、名医流芳、道地南药、岭南药匠、药业传奇、杏林之光、岐黄异彩、民间中医、大师之路、养生民俗、未来之路和中医师承,内容以人物和故事为主线,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诠释了特色鲜明的岭南中医药文化。该纪录片对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一)优势:善用视听语言,彰显国际视野,积极开拓传播新途径

《悬壶岭南》通过调用多种影视技术手段,对岭南中医药文化进行了具象化、立体化的全方位展示。片中综合利用人物访谈、史实讲述、影像重现、情景演绎、文献展示、典籍引用等表现手法,将镜头拍摄和旁白解说相结合,充分融入岭南特色音乐和文化符号,多维度地利用视听语言,将看似抽象深奥,停留在平面的岭南中医药文化理念、历史故事、养生保健方法,鲜活地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人物、故事和作品,力求在每一集的内容选取和形式表达上都注入岭南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便于被受众感知、理解和记忆。

纪录片从一开始的片头设计上就匠心独运,在典型岭南乐曲的伴奏下,将水墨画、黑白八卦、绿意盎然的岭南山水和系着红飘带的葫芦一一呈现在镜头画面中,既点题了片名“悬壶岭南”,又暗合“悬壶济世”的中医典故,让观众马上就对岭南中医药有了最直观的印象。在第五集“药业传奇”中讲解岭南最古老的药厂“陈李济”独创的蜡丸制作工艺时,通过镜头剪辑串联,将八大工序:煮蜡、串原子、蘸蜡、鎅壳、入丸、封口、剪蒂和盖印,分别对应药工制作过程中的相应画面,配以简练的文字解释,再加上浑厚稳重的男声旁白娓娓道来,让原本枯燥难懂的技术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观众深刻理解岭南中药制作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技艺;第七集“岐黄异彩”以重病患者突然晕倒的故事,巧妙地运用在开篇制造悬念的方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广东省中医院的医生利用特制的中药“破格救心汤”令病人转危为安,从而引出中医在急救领域的特长,打破了中医药只适用于治疗慢性病的偏见。一波三折的叙事节奏,如临其境的现实观感,让观众在真切的情景体验中领略岭南中医药的实用和有效。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纪录片《悬壶岭南》在立足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着力讲述中医药与世界人民的联系,彰显出应有的国际视野[3]。片中记述了岭南中医药打破壁垒,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具体实践和发展趋势,将发掘和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优势的主要任务,置于宏观的国际叙事背景中,充分展现了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开放性和世界性。从屠呦呦得益于岭南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示提取出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到李国桥教授以身试药抗击疟疾,造福东南亚和非洲人民;从开明老中医摈弃门户之见,引用西医经验,丰富中医内科理论,致力发展中医教育,到美国教育学会专家积极观摩,参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6+1”广东模式;从中非记者交流团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后,非洲记者发出的肺腑之言,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广东中医治疗“非典”成就的高度认可,种种事例细节的描摹和刻画,无不展示出岭南中医药作为对外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价值。由此可见,《悬壶岭南》为实现让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被更多人认识和理解,让中医药在海外更加普及的伟大愿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同时,在传播渠道的选择上,《悬壶岭南》也是主动出击,双管齐下,既借助官方媒体的优势,在广东卫视、凤凰卫视等传统主流电视平台上播出,又利用个人自媒体的力量,在央视网、优酷、腾讯、爱奇艺、B站等视频网站上架,充分拓展在新兴媒体上的播放渠道,扩大纪录片的播放范围和影响力,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广泛和有效传播,不断探索“互联网+”语境下全媒体融合的新型传播途径。

(二)不足:仍需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传播有效性

从实现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悬壶岭南》仍存在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信息传播的过程需要借助语言、文字、符号和媒介。为了提高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接受度,必须以接收者熟悉的语言来进行传播,因此语言是跨文化传播要突破的首要障碍。或许是局限于纪录片本身的定位,《悬壶岭南》主要针对我国国内的观众,没有考虑到海外的受众群体,因此在旁白配音、解说词及字幕等方面,全部使用的是汉语,没有对应的外语翻译。相比其它的影视翻译,一来由于解说词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语言,具有聆听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等特点[4];二来鉴于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制订的僵局,以及相关文化因素翻译的复杂性,中医药纪录片的翻译显得尤其困难。因此,针对纪录片的语言翻译问题,结合影视语言的特性,借助各种译学理论,如归化、异化、变译等,采用音译、意译、释译、编译、语义翻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对中医药相关知识和文化信息进行转化、解释和阐述,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了语言的障碍以外,文化的差异也会降低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如果想将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在坚持岭南中医药文化内核和本色的基础上,制作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纪录片海外版本,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纪录片的制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所传播地区受众的审美和喜好,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对纪录片的主题进行取舍,突出更具有普世价值、更容易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内容。在视频素材的编辑制作上,要突破固有的叙事模式,对现有的材料进行重新编排调整,创造更注重悬念感和故事性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受众的观赏兴趣,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减少文化偏见,降低文化折扣,争取最大限度的文化认同。此外,也可以选择与国际纪录片制作团队合作的方式,吸收他人先进的制作经验,依靠专业化的制作技术和国际化的营销手段,让中医药文化能够真正走出去,走向世界。

三、结 语

在跨文化传播日益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纪录片作为承载文化的大众传媒载体,因其具有的其它媒体形态不可比拟的文化叙事优势,成为最好的跨文化传播手段之一[5]。因此,纪录片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制作精良,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纪录片。

纪录片《悬壶岭南》借助多种影视技术手段,利用丰富的视听语言,讲述岭南中医药的人和事,把充满文化意象的镜头画面和饱含文化底蘊的旁白解说相结合,回溯历史,记录现状,展望未来,解答岭南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全面展示岭南中医药独特魅力和文化精髓,对推动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针对该纪录片的不足之处,广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持续探索提升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有效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晨曦.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24-125.

[2] 苗元华,高广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拓展与创新[J].中国电视,2015(2):90-93.

[3] 刘益政,陈思凡.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叙事与符号研究——基于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悬壶岭南》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9(2):231-232.

[4]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5.

[5] 王妍,毕亚雯.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电影评介,2017(19):9-12.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9-08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外译多模态大众化传播模式研究”(2019GXJK064);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20年课题:“岭南中医药文化多模态外译研究”(Y202011)。

作者简介:袁源,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