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凤鸣 邱礼国 王鹏 林海根(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南昌 330001)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疾病,因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同时其发病机制亦尚不明确,因此不能针对其病因准确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其治疗西医多采取常规或倍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但仍存在20 %~40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不能缓解病情[1]。中医药在慢性荨麻疹治疗方面具有疗效确切、手段多样,不论是在中药辨治方面,还是在中医外治方面均具有优势。
穴位埋线是用专用埋线针,将医用可吸收线埋入人体的穴位或组织内,通过线体长期的刺激和被吸收过程,来协调阴阳、平衡脏腑、通经或络、平调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外治方法。穴位埋线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循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2]。我科将穴位埋线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要求的60名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2018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的门诊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00±12.77)岁,平均病程(5.1±4.3)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40.00±13.68)岁,平均病程(4.5±2.9)年。2组病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配,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3]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表虚不固型:风疹块、风团反复发作,色淡,瘙痒,延续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发作或加剧;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6~60岁患者,男女不限;③1月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④1月内未进行穴位埋线、放血疗法等外治法治疗;⑤本人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如急性荨麻疹等;②年龄大于16周岁,小于60周岁患者;③1月内服用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④1月内进行过穴位埋线、放血疗法等外治法治疗;⑤对玉屏风颗粒内中药过敏者;⑥有严重内科疾病病史者;⑦有晕针病史者。
2.1 对照组予以玉屏风颗粒冲服(商品名:德众,厂家: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g/袋×21袋,批号:国药准字Z10930036,);用法: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疗程4周。
2.2 观察组在服用上述玉屏风颗粒基础上辅以穴位埋线疗法(1次/周),穴位埋线具体操作如下:①选用一次性埋线针,医用铬制羊肠线(00号,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②选穴:足三里(双侧)、血海(双侧)、膈俞(双侧)、三阴交(双侧),以达到补益气血,益气固表的作用;③穴位部位消毒,将适合长度铬制羊肠线沿针尖逆行穿入针头内,作用于选取的穴位,深度达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或肌层;治疗1周1次,连续4周。
两组治疗2周为 1个疗程,疗效指标疗程结束后前后各做一次,主要症状与体征及于初诊首日0 d、14 d、28 d各观察记录一次,总疗程为4周,对临床治愈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统计其复发情况。
3.1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欧洲荨麻疹指南(2013版)的研究,研究者按0~3级标准对患者慢性荨麻疹临床上、客观症状评估(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等治疗前后积分进行判断[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计算病情严重程度积分,并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疗效指数≥90 %;好转:90 %>疗效指数≥30 %;未愈<20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
3.2 复发率治疗4周后,对好转及治愈患者停药3月后,电话随访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例数/(好转+痊愈)例数
3.3 安全性指标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和不良反应。
应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1 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占50 %;好转13例,占43.3 %;未愈2例,占6.7 %。对照组治愈9例,占30.0 %;好转16例 ,占53.3 %;未愈5例,占16.7 %;两组治愈率经χ2检验,P<0.01 ,差异具有显著性。具体见表1。
表1 穴位埋线疗法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临床疗效(n=30)
5.2 副作用观察组穴位埋线后有轻微局部反应,多在 1~5 d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主要因刺激组织及羊肠线异性蛋白所致,属正常现象,勿须处理;施术部位持续3~7 d温度升高,疗效更佳。
5.3 复发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愈病例,观察组复发4例(14.3 %),对照组复发8例(32.0 %),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穴位埋线疗法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复发
慢性荨麻疹(CU)其临床特征为具有瘙痒性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时间常超过6周。该病绝大部分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病因,因此病情迁延难愈[3]。现代医学对CU的治疗仍然以抗组胺为主,但是这其中约一般的患者敏感,剩余的患者对抗组胺药物不敏感。对于耐抗组胺药物的CU患者,奥马珠单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被认为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中,发现长期应用上述药物可有一定副作用,而且效果因人而异。
中医把荨麻疹又名为“瘾疹”,历代医家将其病因归结为一方面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七情内伤等诱发。先天禀赋不耐、风邪及脾肺气虚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故治疗上当健脾益气,固表祛风[6]。《金匮要略》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肺主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足,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充养肺气,故此病最易反复。
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表”的传统名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配伍精炼,药简效宏。柯韵伯曰:“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故名玉屏风。”目前多数临床证实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其有效率与抗组胺药相当[7],甚至疗效优于抗组胺药,而无抗组胺药的副作用,且复率低于西药对照组。亦有现代研究表明,玉屏风颗粒可改善细胞组织活性,降低细胞水肿态,增强抵抗力,降低细胞对炎性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导淋巴细胞活性及抗体靶向能力,改临床症状,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疗效稳定、安全、起效快。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除了内服中药外,还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例如穴位埋线[8]、穴位敷贴等,临床上均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作用的方法。从中医的角度看,其治疗作用主要为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等几个方面。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该疗法具有复合刺激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以及产生良性诱导作用。穴位埋线疗法对于慢性荨麻疹有独特的疗效,基于现代文献的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证据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可能优于常规抗组胺药或与之相当,但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临床观察发现穴位埋线疗法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型)疗效确切,效快,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有显著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