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基本要求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对比

2021-08-02 03:22李欣蔚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证书职业

一、研究的背景知识

(一)研究的背景和聚焦

2014年6月,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使普通高中学生选择更多样,不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职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并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本研究聚焦于:以质的研究方式,以个案研究为手段,关注中职教学基本要求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要求的对比和衔接。

(二)既存文献综述

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这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承接贯通。[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协调发展;中职专业与高职专业因为是各体系中具有承续功能的两个部分,如果使二者绩效最优化,效用最大化,则必对二者制定的标准进行限定,以获得体系的最大效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中高职接被认为是体系建设的基础。[2]本文关注中高职公共英语的衔接,且以两者的标准——中职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进行对比,以期寻找内生关联和规律。

陈向明的著作《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提出质的研究像一把大伞。[3]根据质的研究领域内两位权威人物林肯(Y.Lincoln)和丹曾(N.Denzin)的观点(1994:576),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有时甚至是反学科的研究领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庞杂的局面,是因为质的研究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类研究传统。它受到很多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它同时跨越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物理科学,具有多重面相和多种焦点的特色。质的研究的特点如下: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使用归纳法和重视研究关系。[4]

(三)中职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要求的对比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下文简称《中》)是中职教学的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下文简称《高》)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现分别从框架和相似项两个角度对两者进行对比(详见表1和表2),以揭示中高职英语教学的内生关联性、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切入点和准确性。

从表1可知,《中》和《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中》体现的是课程观,属于宏观层面;《高》是教学观,属于微观层面。

从表2可知,《高》比《中》的要求更高,体现在英语在行业中的运用和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的要求。

二、研究设计

(一)整体思路

Creswell[5]提出,研究设计主要是回答三个核心问题:一是研究者探究的知识论取向是什么;二是指导探究程序的策略是什么;三是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是什么。本文研究设计的整体思路即围绕上述三个核心问题展开。

(二)取向和策略

质的研究取向主张研究者以一种阐释取向接近世界,在自然情境下理解、阐释那些承载着被人们赋予意义的社会现象[6],强调社会事件是特定情境中的人建构出来的[7],涉及整体中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脱离情境去理解任何事件,对部分的理解必须依赖对整体的把握。其目的在于對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进行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描述与分析,以获得量化研究无法捕捉的信息与经验。质的研究取向不仅能对某一现象进行深度描述,并且能够传达不同层次参与者的声音,研究者本身是关键的工具,研究者的洞察是分析的关键工具。通过对现实进行深度描述,来达到对其的深刻理解。当然,其终极目的不是对现实的深度描述,而是对真实状态下的某个现象进行改进和完善。[8]

本文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不是一种方法论的选择,而是对研究内容的甄选[9],是一种研究策略。[10]

(三)个案选择、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中高职衔接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对中职和高职规律的理解建构出来的,涉及在一定制度情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衔接的调适。这些都难以运用变量及其关系模式进行全面描述,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选取的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如何评价衔接,并尝试予以优化,是关于“怎么样”和“怎样才会更好”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粤招办普〔2018〕26号),2018年我院招收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下文称3+证书)”生共计150人,分别就读于电子、计算机和电商三个专业。个案的选取兼顾目的性抽样和强度抽样。目的性抽样: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11]强度抽样: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进行研究。[12]鉴于此,本研究所选取的个案系课题组成员授课班级中的“3”中英语单科最高分者:18级电商6班陈某。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受访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保密原则,在受访者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签署协议书,对访谈进行同步录音,并保护受访者的隐私;访谈过程中以受访者为主导,并适时追问;访谈后及时整理访谈资料,反思访谈策略和技巧。

访谈持续15分57秒,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后共生成24681字的文本。数据分析是循环、递归的过程:采用内容分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提炼主题。

三、本土情景与案例简析

(一)本土情景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是惠州农业学校和惠州工业科技学校于2011年合并而成,是2017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5月经教育部核准招收高职生的高职院。2017年9月招收首届普通高考生842人,2018年招收普通高考生1850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200人、“3+证书”生150人。目前学院设有理工科、商科和农学等20个专业。

(二)案例简析

本研究聚焦于2018年招收的“3+证书”生150人。“3+证书”中的“3”系指统一文化科目考试,报考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包括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考核和颁发的电工证书、电子证书、机械证书、土木工程证书、化学证书、旅游证书、会计证书、教育基础综合证书、生物技术基础证书、美术基础证书、音乐综合证书、体育技能证书,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和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笔者是专职英语教师,从未参与“3+证书”班级的教学,因此与访谈者无利害关系,笔者对这一群体的教学经历体验和评价均为空白,是带着“看问题的视角”走进研究,笔者的角色是学习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根据陈向明专著的描述,研究者和参与者是观察型、陌生的局内人。[13]

四、资料描述、解释和分析

(一)自我认知

陈某中职就读东莞商业学校电商专业,“数学考得有点拖分了,如果分数高的话想去东莞职业学院”。至于学历提升,她提到“本科的话就不读了,读完大专就可以了”。

(二)中高职对比

1.学生群体:以“我”的视角

“我们中职(指“3+证书”群体)的话,可能专业方面适应能力会强一点,很多老师会觉得我们中专上来的不如高中的,有点歧视我们的感觉吧,我觉得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比如技能方面会特别强,人也活泼好动一点。”

“高中上来的(学习)态度会比较好,他们更勤奋,也有学习的心态。”“我们可能有些人就是抱着拿大专证书的心态,或是父母的原因才来读书;有一些当时那段时间努力了、学习了,但是一来到这学校就觉得没什么要努力的,又不学了。我们班感觉其实也没有什么学霸,大多数是在玩手机。”

2.学习体验:谈“我”的感受

“就我个人的话,主动性没有太高,被动比较多,如果老师多说我、严一点的话,我可能会好一点,我英语很好,就因为中职的英语老师很好,管得特别严,重点都特别明显地告诉我们,所以那时候英语的语法学得挺好的。我把书带过来了,以前都会特别认真地记很多笔记。”问及教师严格的具体做法,陈某答:“每个同学上课都会被不定时点名回答问题,回答不出的话,要罚抄什么的,反正就会被老师一直点名到认真学习为止。” 由此可见,陈某的英语学习全赖中职英语教师的严管。

“现在的英语,可能就单词比较复杂、难了一点,我没有太认真地去记(单词)。”“有时候变句型、变词性那些(难),语气有点不一样,还有翻译吧,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就比较难,语序有点不一样,而且英文翻译成中文也不太好翻译。”陈某对初陷高职英语学习的困局表述道。

(三)中高职英语的衔接

陈某在中职第三年时加入高考班(即“3+证书”)的学习,历时一年,主要围绕语数英的试题进行练习,每天六节,语数英三节各两次,一个星期一次体育课。当被问及从切身体会谈中高职英语的衔接,陈某认为“算是顺畅的”,在入学B级摸底测试和日常教学中B级真题训练中都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视情况决定是否报考A级。

五、初步的结论:终身学习视角下的理性思考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以及个体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

1.终身学习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发布的“富尔报告书”首次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应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14]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大会提出了目前被国际社会认同的“终身学习”的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都有信息、有创造性并且愉快地应用它们。”该定义指出通过终身学习,人类的潜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

2.个体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

学习是促进个体在认知、意识、知识与技能、智力和非智力方面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实现自我、走向胜利或成功的基本技能和必备的基础,终身学习是内发地、持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统一过程。终身学习既是个體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终身学习视角下中高职英语衔接的初步构想

1.动力上,对终身学习的敬畏与解决自身问题相结合

从陈某的访谈来看,她的英语学习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严管,也就是说其自身并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无意于就读专插本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另外,她的原话也暴露出其他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漠视,入读高职只为拿到学历证书,而对自己在专业上的问题或自身学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

2.方式上,过渡与衔接密切配合

根据访谈可推测,陈某这样的学优生勉强能适应,那么不禁要问“其他人是否有困难?高职的英语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不适应?”因此,笔者认为,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大纲(英语)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体现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入读高职的区分度,如降低课程的难度,增加就读的时长。

3.内容上,以呈现梯度的职业能力开发为主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文件明确提出: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办法。文化基础测试即语数英三科,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认定则非常广,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考和颁发的14种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组考和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考和颁发的汽车维修工、保育员等21种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或护士执业证书,在此基础上呈现有梯度的职业能力开发课程。

参考文献:

[1]齐守泉.中高职专业衔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谭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4][12][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5]Creswell J W.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M].2nd ed.Thousand Oaks,London,New Delhi:2003.

[6]Denzin N K,Lincoln Y S.Introduction: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Denzin N K,Lincoin Y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2nd ed.Thousand Oaks,2000,Sage:1-28.

[7]Berer P L,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f the Sociololgy of Knowledge[M].Harmondsworth :Penguin,1966.

[8]錢海燕.西方质的教育领导研究的兴起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31~36.

[9]Stake R.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5.

[10]Punch K F.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M].Los Angeles,2009.

[11]Patton M Q.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2nd ed.Newbury Park:Sage 1990:169.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指委2018年度教研教改课题;名称:中职教学基本要求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对比;编号:2018CE44;主持人:李欣蔚。]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证书职业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少就是多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