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汉台区教育体育局
近年来,汉中市汉台区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文件精神,致力打造“融合、行知、润泽、共长”劳动教育新生态,丰富五育融合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级融合“立责”
坚持从劳动教育理念、课程、阵地融合着手,推动劳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配套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同步提升,扛牢劳动教育责任。一是理念深度融合。汉台区持之以恒推进劳动教育,深入研读《意见》《纲要》等,进一步统一劳动教育思想,摆正劳动教育位子,凝聚社会各界理念共识,印发《汉台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硬核要求、人才培养内在要求,通过综合施策,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构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大劳动教育观。二是课程有机融合。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要求,在常规设置种植、养殖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劳动课程,促进传统与现代、行业领域课程的融合;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态度,规范的劳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科融合,强化“劳育课程”“课程劳育”两者并重。三是阵地内外融合。2016年紧抓汉台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创建机遇,实施标准化劳技课教室全覆盖,各学校利用区角园地、开阔空地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小规模的种植园、养殖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雏形初显。高标准建设汉中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现已建成无土种植、虚拟VR体验等室内场馆,烘焙、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正在打造中;推进城乡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机制,破解城区学校用地困難,缓解农村学校经费、人才紧张问题;依托徐望、河东店的猕猴桃、柑橘等特色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公司、养殖企业和高新产业园区等,建立共享劳动实践基地和体验场馆20余家,涵盖学农、学工、服务业、众创空间等内容,以政府之责、教育之责、社会之责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走实。实现城区、农村和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大融合,形成资源互补、内容多元的劳动教育新局面,满足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三课行知“立身”
汉台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课堂教学为阵地、课题研究为引领,不断积累劳动教育经验、探索育人路径、提高育人实效。一是立足课程标准。打破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传统固化思维,强化教师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印发《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采用学习交流、外出培训、骨干引领等方式重点加强劳动教育课专业教师培训,由省级名师、名校长牵头,成立小学、初中、普高、职高4个学段课程研究小组,完善课程内容设计,细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确定小学启蒙认知、实践锻炼;初中知技提升、意识养成;高中职业体验、意志磨炼;职高专技发展、创意物化学段目标要求,并延伸至幼儿园,在五大领域中渗透劳动教育启蒙思想,打造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立体互通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聚焦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严格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求,将劳动教育这条主线贯穿中小学教育始终,使劳动教育进计划、进课表、进评价;从面上统筹实施,有机融入综合实践课、地方课,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开展手工制作、班级文创、创造发明、室内美化、成果分享等具体劳动教育实践,采取“理论+实践”的点线面结合方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三是突出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教研促教学”,紧扣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传承求新,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开展。区教研室去年单独立项劳动教育类课题12个,涵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服饰特色”“非遗课程”“汉文化课程”“劳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传统与时代共存、极具地方特色的劳动课程专项研究,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立身行己,促使学生知技双提、知行双促,知行合一。
三方润泽“立心”
统筹社会力量、盘活多方资源,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协同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位一体综合育人,促进学生心智、心力、实操全面发展。以学校为主导,着力上好劳动教育必修课。完善区、校两级劳动教育教研组,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内在需求,挖掘本地资源,开设劳动DIY、学工学农职业体验、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等劳动实践类课程。在劳动周、主题月上进行劳动成果展示分享,将校内劳动任务尽可能归于学生。以家庭为基础,引导上好劳动教育常态课。强化家校共育、转变家长观念,凝聚教育合力,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特征,将家庭作业分为“自理、乐做、善创”三大板块,分层制订家庭劳动任务清单,使家庭劳动成为常态课程,提高学生责任担当、独立自主意识。以社会为依托,联合上好劳动教育公共课。各镇(街道)、各单位部门、群团组织,从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角度支持和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卫生小达人、交通小警察)、公益劳动(景区讲解、公交保洁)、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宣传小先锋);充分挖掘社区、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可利用资源,共建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农业+”“工业+”“科技+”“服务+”等多形态的汉台劳动教育实践集群,立足“家—校—社”多维立体劳动实践资源库,科学包装策划研学路线,满足学生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研则研需求,目前已经与汉中物流工业园、汉中寸草心服装有限公司等86家企业建立挂牌劳动教育基地;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劳动实践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增强学生感受体验、价值追求。同时,进一步完善督导、做优评价,建立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督导考核“指挥棒”,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督导;探索学生劳动教育“积分制”评价管理,劳动教育评价等级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以“三课”路径,培养乐学之心、善学之心、能学之心,构建“感知生活、感悟生命、感恩自然”自我教育模式,劳动品质浸润挺拔灵魂。
三爱共长“立德”
近年来,汉台区以劳动教育为“密钥”,“解锁”五育密码。以劳动过程塑造人格品质,把习惯培养作为爱生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劳动主动性;以劳模精神领航价值取向,结合道德与法治、思政课开展劳动品德教育,解读劳动人民所蕴含的劳动品质;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想领航,启迪学生树立劳动平等、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劳动观。把情怀、担当作为爱国爱家的落脚点,利用专题教育、研学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西汉高铁、安康机场、西商高速等本土大基建背后,陕南人民不甘落后,让天堑变通途的奋斗精神;体会汉中本地三线企业建设史、制造装备、金属冶炼、人工智能等推动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国防、科技力量,激发学生劳动自豪感,懂得劳动伟大、创造美好未来的道理,让劳育与德育和谐共生,完善学生人格。
汉台区围绕“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创建目标,紧扣“课堂、基地”建设,实施“研学寻根、劳模传承、科技创新”主题活动,构建“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社会参与、全流程评价”育人模式,以汉台劳动教育新生态,推进陕西教育强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