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对于正阔步行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徐州而言,做到学史增信就是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三主”工作思路不动摇,在取得辉煌历史成就的基础上,以强烈的历史担当、高度的历史自觉、持久的历史耐心加快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时代华章。
一、在准确把握“三个逻辑”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学史增信的重大意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坚实的实践积淀,必须准确把握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强化学史增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准确把握学史增信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一盘散沙、一塌糊涂、毫无前途。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漫漫长夜,中华民族处于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和众多进步力量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浴血奋战、接续奋斗,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中国奇迹”。在徐州这片红色土地上,1920年10月就组建了徐州共产主义小组,后又诞生了江苏境内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陇海铁路徐州站支部,爆发了建党初期大规模罢工斗争之一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打赢了饮马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淮海战役,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徐州人民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披荆斩棘、坚毅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
准确把握学史增信的理论逻辑,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优秀特质,指引中国共产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历经风险而行稳致远,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历史使命。徐州是江苏省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1920年成立秘密组织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1921年成立公开组织“赤潮社”,创办马克思主义刊物《赤潮旬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徐州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涌现出李超时、周斌等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孕育出淮海战役精神、王杰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又同全国一道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领航定向,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寻道问策,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破题开局,“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深刻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准确把握学史增信的实践逻辑,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干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与市场经济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形成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的最大化,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铸就了跨越发展的历史辉煌。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徐州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机械、化工基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徐州大力破“三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力加快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振兴,形成了“下水道四班”“马庄文化”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彭城大地焕发出昂扬向上的蓬勃生机,展现出令人向往的光明前景。
二、在回顾总结历史性成就中深刻理解学史增信的现实依据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的最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徐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树立强烈“答卷意识”,始终保持“赶考状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过去五年是徐州发展理念变革最深刻的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是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开创了徐州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期”,为徐州未来更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徐州的成功实践是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写照,是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学史增信的最好诠释。
发展理念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幅提升。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不断匡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境界,坚决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坚决不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推动新发展理念成为徐州上下发自内心的信仰和坚定的价值追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续跨越6000亿元和7000亿元两大台阶,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
转型发展迎来历史性蝶变,产业集聚力、带动力、竞争力大幅提升。主动摆脱“地级市思维”、破除传统“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咬紧牙关挺过转型阵痛期,壮士断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出关,负重前行破解众多遗留问题,依靠改革开放创新加速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徐州进入轻装前行、换挡提速新阶段。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江苏平均水平,成功获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城市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着眼全国大局、对标国内一流提升城市能级,抢抓国家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米”字形高铁枢纽雏形初现,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换乘时代”,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荣获“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奖,高端要素吸纳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县域面貌变化巨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亮点纷呈。首倡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区域合作拓展到40多个领域,协同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卓有成效,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领先,先后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摘得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权,“一城青山半城湖”城市名片更加靓丽。坚持不懈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基层基础得到历史性强化,治理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创新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圆满收官。全面深化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全面覆盖、全面加强、全面融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确保徐州发展目标圆满实现。
三、在全力打造区域样板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学史增信的实践路径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学史增信,重在以史明志、以史践行。徐州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树立正确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在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大潮流大坐标中坚定扛起使命担当,鼓起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精气神,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以强烈的历史担当主动谋划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徐州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更高标杆、树立更高追求、拿出更实举措,创造性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为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走深走实的战略抓手,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作为牵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举措。实践证明,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是对“三主”工作思路的系统性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创造性贯彻和落实,也是对徐州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把握和回应,符合徐州实际,体现发展所需,顺应时代要求。
以高度的歷史自觉有力展开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新布局。近两年来,徐州坚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市繁荣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与生态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展现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生动实践,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先后组织召开5次现场推进会,推动形成鲜明发展导向、有力推进体系和浓厚社会氛围。当前,徐州上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定力进一步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比学赶超争先进的干劲进一步提升,创造经验育典型的成果进一步涌现,为徐州“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持久的历史耐心奋力谱写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新篇章。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徐州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战略统领,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理解和运用,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创造现代化美好生活、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锻造现代化干部队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来越强的“两高两强”奋斗目标,以区域样板打造的过硬成果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徐州实际、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