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会师楼

2021-08-02 11:27常得贵
飞天 2021年7期
关键词:铁索会师雪山

常得贵

天朗气清,我怀揣期许,蓦然想起数年前膜拜过的会师楼,何不趁此闲暇,再去走访一番。

驱车疾驰在通往会宁的高速路上,不到两个时辰,便抵达了这片厚重的土地。会师楼位于会宁县城西端,老远就看到楼宇飞檐翘角的模样,就看见龙脊兽瓦的楼头上,插满了迎风招展的红旗。楼宇前方是直逼云霄的会师纪念塔,楼和塔一前一后,遥相呼应,在对彼此的敬仰里默默守望。我向前一步步靠近,看见高耸在绿阴怀抱中的三座纪念塔,在湛蓝的天宇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再往前靠近一点,似乎能听见高塔的心跳,还能听见彼此诉说的心声。

不知缘何如此,行走在平坦如砥的广场上,我却双腿沉重,远远胜过了一次跋山涉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红都瑞金开启了漫漫征途,整整转战两年之久,翻越了18座高山,跨过了24条大河,共攻占了700余座县城,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军团,期间经过了14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光是这一串串数字,不由地让人心头发紧。

会师楼傲然矗立在二万五千里的尽头,先辈们一步一步地从南国苍茫烟雨里丈量过来,从秀峰挺耸的五百里井冈上跋涉过来,镰刀斧头的旗帜由南向北在中国的腹地深处,画出了一个有力的弧度,高高插在了这座巍峨的楼宇上,三路大军终于会师在这苍茫的北国大地。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红军长征纪念馆,一脚迈进去,就走进了七十年前的那段斑驳岁月。来到这里,前来膜拜的人们脚步轻盈,庄严肃穆,生怕惊扰了一场久远的梦。一件件文物展现着革命的艰辛,一张张照片诉说着历史的悲壮,每一件陈列的物件,都贮藏着满满的故事。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展览的都是波澜壮阔的长征史诗,每一张照片似乎都是活的,每一粒文字也是活的,都向你心灵深处走来。

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随便翻开哪一个章节,都是天崩地裂让人血脉贲张的故事。我目光掠过一张四渡赤水的图片,图片上西风渐紧,炮火纷飞,惨烈的场面看着让人揪心。不用导游解说,那段历史我比自己手上的掌纹还要熟悉。红军被逼入绝境,条件艰苦自不必说,缺医少药,缺粮少盐,房间里连一张像样的床板都没有,地上铺满了潮湿的稻草,战士脚上,全都是冻疮,疾病、寒冷、饥饿、疲惫终日里旁顾左右。旷古未有的内战偏偏就在这时打响,敌人集结百万兵力,对红色根据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围剿,漫天腥云突起,天空迅疾变得晦暗,骤雨狂飙,雷声转作霹雳,十万闪电当空而下,无数弹雨齐刷刷地落下来,一道道机枪的火舌凌空喷射,像大地和夜幕撕裂的伤口。当我翻阅这一页历史,心情总是难以平复。要知道当时红军战士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战役竟多达600余次,平均每天都有一场恶战,几乎每前进300米就有一位战士壮烈牺牲。奇迹的出现是在撕破了敌人以江构筑的四道封锁线后,虽然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一下子锐减到3万余人,每过一道险口关隘,都仿佛过了一道活脱脱的鬼门关。但在此后,正如一首歌谣所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英雄的红军真的犹如神助,撕破了敌人重兵把守的一道道防线,辗转走出了被血迹染红的二万五千里长途,宛如一条红色的飘带,飘逸在中国大地。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粘在了一张更加惊心动魄的画面上,画面被时光磨得暗淡了,且静得出奇,但我分明听见了江水翻卷着鲜血悄悄涨潮的声音,眼前依稀出现了十三根碗口粗的铁链,浮桥铺板早已被拆掉,拆除了木板的铁链飘荡在激流汹涌的江面上,这哪里是桥?分明是十三根光溜溜的铁锁孤悬在空中,是想困厄住咆哮激荡的江水吗?不受拘束的江水反而愈发湍急,敌人是想阻止身陷绝境的红军前行。不知怎么,我眼前的铁索越来越瘦,瘦得把骨骼都裸露了出来,把伤疤也裸露了出来,二十二位勇士单薄的身影悬浮在半空,一一涌现。除了炮火纷飞,除了枪林弹雨,连大河的风浪也翻卷起来拦截着,围困着,铁索上接连响起空旷的炮声。勇士们一手持驳壳枪射击,一手攀缘着铁索前行,顺着铁链硬生生地爬了过去。他们一个个高昂着头,目光里像含着一把刀子。好多战士掉进了河里,但活下来的只要有一口气在,任凭刀山火海,非要穿过不可,连老天都阻止不了。敌人在桥头燃放了一堆熊熊烈火,冲天火光把天空都映照得一片通红,战士们攀过铁索,不管不顾地往前冲锋。看着眼前沉重的画面,沉重的让人不得不用泪眼去阅读。

抬起头来,望不到头的雪山又横亘在眼前,这就是川康边界的夹金山,光听名字,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清风裹寒,瘦月冷霜的雪山吗?这就是千山飞雪,天地混沌的雪山吗?果然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啊。试想,整整一座高得不能再高的雪山,一抬头似乎把天都能顶立起来,人走在上面,直接往天空里走去,没有一只飞鸟,所有的雪片似乎都聚集到这里,直往这一个地方凌空飞舞,朔风凄厉,飞雪弥漫,飞鸟不信,连神仙也不相信,人怎么能够穿越这样的雪山?高处不仅仅是不胜寒,简直藏着十万个冬天,嵯峨凌厉的山势,逼到眼前,压得战士们连头都抬不起来。空气稀薄,每向前行进一步,都像是一场侥幸,都会心慌气短,不得不驻足停步,全身力气只够用来喘息,有时往往连一口气也接不上来,哪里还敢稍作停留。仔细看时,没有人烟,没有树木,只有满天的风雪好像要吞噬一切,一列衣衫褴褛的队伍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雪山似乎把他们都要吞噬,冷风和暴雪常常穿插进来,轮番袭击着快要冻僵的大地。好在,有一种狂风暴雪刮不倒的信仰支撑着他们。

我悄悄地伸出手去探摸,摸到的是历史深处的一片冰凉。看看那时的场景,冷气覆盖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雪片飘在胸前,夜色贴在后背,刚好明暗两半。是的,他们是站着睡着了,也不知道天明时还能不能醒来。茫茫雪山,天无飞鸟,地无走兽,根本找不到哪怕是一丁点粮食。将牙关咬出了血的红军战士们,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跋涉,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段记忆,每一个身影背后都是一串激荡人心的故事。就这样,红军战士们硬是凭借着一双铁打的翅膀,穿越了雪山,宛如一棵棵不畏风霜严寒的青松,把冰天雪地的嚴冬战胜了,把暗如墨漆的黑夜战胜了,踉跄的脚步声把雪山唤醒了,这座雪山真的倒在了脚下,连同漫天飞雪,一起倒了。

有的战士翻过了雪山,却没有能绕过草地。那是白河的上游,几缕白云投到草地上,缓缓飘逸的影子,好似敬献给这片土地的哈达,在乱草丛中宛转游移。水草鲜美,又是繁花争妍之处,应该是天下最为绝美的所在,谁知偏偏就在此处,布满了深不见底的泥潭,无一处不是险象环生。沼泽就像魔鬼张开的巨口,随时吞噬着红军战士们的生命,不时有人陷入泥沼的陷阱,再也爬不上来,再也没有人能够叫醒他们。他们身子陷下去的瞬间,双臂张开着,好像要拥抱一个初生的太阳,好像要拥抱一个新生的中国。天可怜见,他们都是一个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有的还没有吃过一顿江南的白粳米饭,就把一张张向日葵般的笑脸,永远留在了草地。他们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其实每一个名字,就是汗青上的一颗星辰,数天下英雄,谁还能出其左右?夏天还好过,但草地似乎没有夏天,只有延长了的冬天,身上背的粮食吃光了,开始寻找野菜、树根、皮带等等,举目之处,哪怕是一块开裂的树皮,一桩断茬的树根,都是活命的食粮。有的战士实在坚持不住了,抓起一把土紧紧不放手……如果用一双泪眼遥望川北高原的这片草地,你真的不知道还要去说什么。

走出长征纪念馆,我看到一拨又一拨瞻拜的人们在走近,在抚摸,在喟叹,他们一定和我一样心潮澎湃。望着前方的会师楼宛如山岳般倚天耸立,正午的太阳刚好照着楼头,闪现着万道金光,还没有走上去,就觉得有一种信念在心里潮水般涌动,有一种精神气贯苍穹。

猜你喜欢
铁索会师雪山
父女铁索飞渡,绽放在悬崖上的“死亡舞蹈”
穿越长江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中超三队“会师”亚冠16强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这座吊桥真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