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计算教学心得体会

2021-08-02 10:24陈丽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6期
关键词:草稿本练习本三位数

陈丽珠

笔者是一名数学教师,近几年一直教的是小学中年级的数学,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计算主要是由较小的数转变为较大的数,特别是三年级。笔者虽然从教时间短,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以飨同行。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逐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慢慢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的自制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而需要教师、家长不断的监督,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的。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等计算方法。而且二年级的题目难度较小,阅读量不大,计算量较小,学生较为容易拿高分,因而,部分学生会有一种认识的误区:三年级数学的计算很简单,可以直接口算,不需要笔算。但是,三年级之前学习的计算都是涉及较小的数,而三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计算的数变大,解决问题的题目不再是直接问,而是学生需要经过思考、分析才能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同时,三年级的计算也是为以后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小数的计算,甚至是分数计算做铺垫。所以,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尤为重要。

养成一个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养成的,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监督、提醒。在学习计算时,笔者会要求学生准备两本本子,一本练习本,一本草稿本,练习本是用来抄计算的题目的,草稿本则是用来打草稿的。但是,笔者也要求学生在草稿本的计算必须是有顺序的、工整的。见字如见人,如果学生的草稿本是混乱的、无序的,说明他的思路也是混乱的,他的学习态度是不端正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个:错的题目可以找出具体哪里做错,比如,忘记进位、没有退位还是乘法口诀背错了,都变得有据可查,找到自己的错误原因,自然就知道下次如何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了。计划总是美好的,在教学过程实施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马上做好,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做。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开始时就要严格执行,不可以放松,耐心与学生沟通。这样做的原因与好处,逐步养成习惯。

二、如何让学生严格完成教师的要求

不能一味地依靠惩罚,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加倾向于会表扬学生的教师,所以要利用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计算的教学中,笔者会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计算训练,例如,完成练习的前十名且全对的学生有奖印章(集齐一定数量的印章可以进行抽奖),所以,学生对于计算训练的课堂十分热爱。但是不能以这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因为有些学生的计算较慢,但是,他确实能做对。因此,对学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他才会保持对计算的热爱。例如,在巡堂时为学生批改计算题,既能进行一对一批改,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或正确进行讲解,大大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掌握率,同时也激发学生计算的热忱。

三、结束语

这个阶段的学生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地喜欢计算,但是学好数学这一门学科,计算是绕不过去的知识。而且数学是一门富含魅力的学科,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高度的抽象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同时,计算也吸引着学生去征服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只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也才会不断散发着魅力,吸引着学生去探索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去探索数学这一门学科和促进数学的发展。

責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草稿本练习本三位数
云朵装礼物——三位数
东东“闯关”记
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的方法
失踪的练习本
三位数密码
整体着眼,类比入手
找到突破口
探析打草稿习惯的养成策略
小学高段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
关注学习细节 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