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生 李朝荣│文
1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402460;2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409100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ius,简称中蜂)因飞翔能力强、造脾快、抗胡蜂、耐低温等,特别适合采集山区分散的蜜源,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中蜂的传粉作用对形成我国独特的植被体系和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生产出的蜂蜜等蜂产品对丰富民族食谱、中医药材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自1973年以来,斯氏蜜蜂茧蜂(Syntretomorpha szaboiPapp)在我国贵州、广东等地发现,陕西、重庆、湖北、四川和台湾也陆续有斯氏蜜蜂茧蜂危害中蜂的报道[1-3]。然而,迄今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措施,对于防控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不多。有效防控斯氏蜜蜂茧蜂危害中蜂是目前中蜂养殖亟待解决的难题。
斯氏蜜蜂茧蜂寄生在中蜂工蜂的腹腔,被寄生初期工蜂无明显症状,待斯氏蜜蜂茧蜂幼虫成熟时,可见大量被寄生工蜂离脾,六足紧卧,伏于箱底、内壁和巢门踏板(图1)。被寄生工蜂腹部膨大,丧失飞翔能力,蜇针不能伸缩,不蜇人。当斯氏蜜蜂茧蜂的幼虫成熟后爬出(图2),被寄生中蜂个体死亡,群势急剧下降,蜂群采集力下降。不论中蜂群势强弱,均会被斯氏蜜蜂茧蜂寄生,寄生率最高可达20%,幼蜂多的蜂群寄生率高[4,5]。
图1 被寄生的工蜂伏在巢门处
图2 从工蜂体内爬出的斯氏蜜蜂茧蜂老熟幼虫
目前对于斯氏蜜蜂茧蜂的防控,主要采用“发现一群销毁一群”的方式来阻止扩散。生产中主要依靠综合管理来预防,例如,每年4月底之前彻底清扫蜂箱内外隐藏的斯氏蜜蜂茧蜂越冬蛹茧,扑杀成蜂,用开水烫死蛰伏于巢门不活动的工蜂来预防和减轻斯氏蜜蜂茧蜂的危害[6,7]。也有利用中蜂工蜂体内寄生斯氏蜜蜂茧蜂后行为的改变,定期将寄生斯氏蜜蜂茧蜂的工蜂分离,杀死斯氏蜜蜂茧蜂的卵和幼虫,阻止斯氏蜜蜂茧蜂的发育,切断其世代繁育,达到减少斯氏蜜蜂茧蜂成活的目的[8]。研究发现,在斯氏蜜蜂茧蜂幼虫发育成熟后,会咬破中蜂体壁从腹部钻出,并寻找合适的场所化蛹,可通过拦截或引诱结茧前的老熟幼虫进行捕杀。
2016~2020年期间,采用销毁、清除斯氏蜜蜂茧蜂越冬蛹茧、捕杀斯氏蜜蜂茧蜂的成蜂、杀死(开水烫)巢门已寄生的工蜂、分离群内已寄生的工蜂以及捕杀箱底化蛹的老熟幼虫等方法进行防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防治均有一定效果,其中捕杀在箱底化蛹的斯氏蜜蜂茧蜂老熟幼虫效果最好。斯氏蜜蜂茧蜂寄生高发期在8~10月,选择有典型寄生特征的巢门工蜂、蛰伏达10只以上,从蜂群下面收集斯氏蜜蜂茧蜂幼虫,每天收集斯氏蜜蜂茧蜂幼虫达5.17±3.73只,杀死较多的斯氏蜜蜂茧蜂老熟幼虫;分离群内已寄生的工蜂也有理想效果,经2次分离已寄生斯氏蜜蜂茧蜂的蜜蜂可使寄生率从16.17%下降至2.5%。定期将寄生了斯氏蜜蜂茧蜂的工蜂分离,将斯氏蜜蜂茧蜂卵和幼虫的寄主杀死,阻止斯氏蜜蜂茧蜂的幼虫发育,不让其结茧化蛹,切断其世代繁育,达到减少斯氏蜜蜂茧蜂的目的。但由于防控时间长、操作复杂,且区域内所有的蜂场需统一防控。销毁处理蜂群,杀死斯氏蜜蜂茧蜂幼虫,蜂农损失大,不易推广;清扫斯氏蜜蜂茧蜂越冬蛹茧(图3),清理不干净且麻烦,中蜂大多养殖在山区,蜂群多摆放于杂草乱石丛中,斯氏蜜蜂茧蜂躲藏于蜂箱附近化蛹;用开水烫死伏于巢门不活动的工蜂,虽能杀死部分寄生的斯氏蜜蜂茧蜂,但同时也将守卫蜂和采集蜂等或分蜂热蜂团一并处死,影响蜂群群势。
图3 蜂箱下面斯氏蜜蜂茧蜂的蛹茧
斯氏蜜蜂茧蜂有两个不同的生活周期:一个是在中蜂腹腔的寄生期,另一个是体外生活期[4]。斯氏蜜蜂茧蜂在工蜂体内寄生期,蜜蜂体壁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方面蜜蜂与人无法清除斯氏蜜蜂茧蜂的卵或幼虫,另一方面也阻挡了化学药物穿透,无法发挥药效。斯氏蜜蜂茧蜂在蜜蜂体外生活也有两个时期,一是在蜂箱底部的缝隙或石缝、泥土等场所化蛹期,二是发育为成蜂后,在蜂箱内外的交配和产卵期[4]。由于斯氏蜜蜂茧蜂化蛹爱钻缝隙,地点不固定,外面还有一层保护的茧衣,人为无法彻底清除和用药。由于斯氏蜜蜂茧蜂成蜂可在蜂箱内外飞行活动,行动敏捷,捕杀很困难。加之斯氏蜜蜂茧蜂与中蜂同属膜翅目昆虫,对其诱杀或用药都会严重影响到中蜂。
斯氏蜜蜂茧蜂幼虫在发育成熟后,咬破中蜂体壁,从腹部钻出,爬到蜂箱底部寻找合适的场所化蛹,这是斯氏蜜蜂茧蜂的卵、幼虫和蛹期唯一暴露在外的时期,也是离开蜂群去结茧的特殊时期。幼虫对化蛹场所有特殊要求,化蛹场所一般都是中蜂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地方,整个寻找化蛹场所过程仅经历大约10分钟[4]。因此,在结茧前这个时期为最佳捕杀时段,可通过拦截和引诱阻止其化蛹,从而杀死斯氏蜜蜂茧蜂。
斯氏蜜蜂茧蜂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可以通过阻止斯氏蜜蜂茧蜂幼虫化蛹,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这对于降低中蜂养殖和管理成本,保证中华蜜蜂健康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