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薇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现出台有近200项相关政策推动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游憩产生的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使得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重点。从社会层面看,长期处于生活压力环境下的人们,对夜间游憩需求日益增长,夜生活逐渐成为居民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从经济层面看,我国夜间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在各种夜间游憩活动中,休闲街区因其开放性和功能性的特点,成为人们开展夜间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
地方最早是由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等提出的,认为地方是有意义的具体空间,是由社会建构的意义中心[1]。Agnew学者指出地方感知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两个角度,后有学者构建了地方感知测量的层次维度[2],开始基于地方理论反应游憩者的社会认知建构[3]。
休闲街区的研究主要关注其游憩者行为层面的空间结构优化和[4]心理层面的顾客满意度[5]等,研究主体仍集中在对日间游憩者的探讨,而在夜间游憩研究中的游憩者主要关注其的行为特征,包括空间行为[6]、行为动机[7]以及游后感知 [8]等。
总体看来,夜间游憩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休闲街区的研究相对较弱,而地方感知研究正成为研究重点,且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引入地方感知理论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为例,研究代表性休闲街区中游憩者的夜间地方感知,并对其认知地图展开分析,补充夜间游憩及休闲街区的现有研究。
数据收集:本研究主要以南京路步行街为案例地,其在市场、顾客、政府、产业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可度。选微博、知乎、马蜂窝三家开放式客户交流平台进行数据爬取,最终得到游记67篇,对文本进行编码处理,直至编码饱和共计6905字符。
数据处理:1)采用认知地图分析软件Decision Explorer3.4.0对获取到的编码进行分析,构建认知地图;2)将获取到的文本导入ROST CM6分析,通进一步验证认知地图反映的认知结构;3)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提取地方认知因子,分析地方感知维度。
图1 游记文本地方感知地图及路径
采用DE进行编码,最终以清晰一致的认知地图展示出来。认知地图的前端变量(结果)和后端变量(诱因)将是游憩者产生地方感知的依据,游憩者将会产生与前端变量相契合的地方认同(张凌,2012;张凌,2010)。通过DE软件可以进一步得到认知地图中的前端变量(9个)、后端变量(12个)、共尾变量(5个)具体信息。可以看出,游憩者对南京路的感受认知主要包括“文艺气息足”、“购物者的天堂”等都是由后端变量引发的。
通过DE软件进行基于运筹学的域分析和中心分析,对南京路步行街的游憩者认知结构展开讨论,根据“节点”的繁忙与否来判断同一层级上变量的重要程度。通过域分析可以看出,“观赏夜景”“国际化大都市”“购物者天堂”等是认知地图中的核心概念,形成了认知的基本结构;“万国建筑”“地标”“等构成地方感知的重要内容,这些变量共同作用形成游憩者的认知地图。
图2 游记文本的语义网络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文中的分析结果,采用ROST软件进行进行更加客观的语义网络分析,该分析一方面可以检测高频词分析的可靠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等是游记文本中的核心词汇,围绕核心词汇的有“霓虹”“老字号”等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
对获取到的游记文本进行编码,共取得37个概念范畴(历史革沿、历史建筑、文化典故、购物、地标、特色美食、交通、基础设施、当地生活、大融合、商业氛围、夜市、国际化、交通、基础设施、当地生活、大融合、商业氛围、夜市、国际化、观光、霓虹、色彩、繁华、时代交融、形象感知、摩登、本土生活、生活气息、人情味、浪漫、惬意、开心、幸福、深刻、吸引力、行为场、依恋、购物、历史悠久、喧闹、著名、人气、包容)总结出包括历史文化、社会人文、自然环境、独特性、原真性、享受性、依恋性以及认知评价在内的8个地方感知维度。其中可以看到,编码结果与认知地图相呼应,这些地方感知正是由前面分析的认知地图中变量所引起的,正式由于游憩者在南京路空间范围内的互动,对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的感知,使游憩者对目的地产生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
可以看出,认知地图对地方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表征作用。在认知地图中,前端变量是后端变量的结果,通过认知地图中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游憩者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地方感知。在地方感知维度识别过程中,相比以往学者关于白天地方感的研究,夜间游憩者的地方感知维度没有呈现出太大区别,但是在提取的概念范畴上会突出霓虹的灯光和色彩;另外,夜间游憩对南京路的繁华、摩登以及魔都的感知会更加深刻。以上感知在认知地图中也得到了反映,如:后端变量中灯光璀璨便表示着夜上海的热闹和繁华,这便是夜晚的自然人文环境所带来的独特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