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

2021-08-01 23:56黄新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教学

黄新容

摘要:根据新課改的相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恰当地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故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也要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立足于学科特点,让德育之花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接着就如何将德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进行了说明,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引言: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的提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相比,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本身就涉及非常多的德育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十分方便。不过,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的状况来看,许多教师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分离开来,并且在德育教育中仍以理论说教为主,难以让小学生产生认同,更无法从中汲取营养。因而,让德育之花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需要授课教师能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行为。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一)认知不全面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下,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过于关注升学率,没有意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同时,绝大多数家长也是如此,不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培养,仅有的一些道德培养也因理念陈旧,难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在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均缺失的情况下,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全面,存在依赖性强、自私等问题,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极大影响。对此,家长与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前提下,能树立好榜样模范,利用一切机会给予学生德育熏陶。

(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立德树人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各年龄段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发现,虽然与之前相比德育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也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还远远不够,德育教育仍旧还处于边缘位置,尤其是学生对此缺少正确的认知[1]。另外,尽管很多教师都认为德育教育很重要,但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还是采用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并且不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的发展。

二、让德育之花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的方法

(一)结合实际,用生成点亮课堂

目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都会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中会出现一些计划之外的事情,让教师的教学计划受到影响。假如此时教师还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必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际,跳出预设,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应灵活设计其他的活动,这样既能尽快恢复课堂秩序,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德育熏陶。例如,在《请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的讲授中,原本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用于奖励课后作业完成认真的学生,但在发放礼物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因受到了奖励,变得比较激动与兴奋,出现了拥挤、插队与交头接耳等情况,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不满,双方开始了激烈交锋,使得课堂活动陷入停滞状态[2]。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学生回到各自座位上,显然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进行改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并提问:“在领礼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同学拥挤他人、交头接耳,所以使得这项活动不得不停止,那么要想保证大家顺利领到礼物,应该怎么做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开始意识到要排队,保持秩序,于是有的学生就提出大家要按照顺利领礼物,随着大家自觉遵守纪律,此项活动很快就完成了。从此次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在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人品存在问题,而是由于年龄较小,并未意识到这些行为是错误的,这就需要大人们可以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批评教育,如此就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德育渗透。

(二)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为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其中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内容非常多,故而,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驱动学生体验,以此优化教学,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建立道德认知。例如,在《周末巧安排》一课的教授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都是如何过周末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氛围瞬间变得活跃、轻松起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周末计划,尽可能可以确定每一个时间段需要做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3]。

(三)尊重个体,强调有理有据

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源于个体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在经历道德两难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观点。面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不要急于判断对错,否则只会让学生关注结果,也不利于学生塑造积极心理。此时,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所以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讨论,这样既能了解学生所提出观点的由来,也可以促使他们在讨论、辩论中形成正确的认知。例如,在《正确认识广告》一课的教授中,学生对广告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觉得广告会影响到自己观看电视节目的心情,有的学生则认为从广告中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不应该抵制广告。根据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他们进行思维碰撞,最终形成统一的认知,如对低俗的广告应当抵制,而对一些公益、有教育意义的广告则应当提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树立育人理念的前提下,结合该学科的特征,合理渗透德育渗透,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德育的价值,深化道德认知,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穆仕武.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000(012):43.

[2]王国伙.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29):P.227-228.

[3]苏秋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浅谈德育工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巧妙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9,000(027):P.77-78.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教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