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绣为例踱量传承型人才的培养

2021-08-01 04:13陈宏
红豆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承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为例,阐释汉绣作为创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对汉绣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介绍,引申出教学机构对传承型人才必须注重审美、技巧及理论修养等几个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汉绣;传承;人才培养

一、汉绣的发展简况

汉绣自2008年被列为“非遗”名录以后,作为地域性绣种,其独特面貌的浓厚特征,逐渐被大众熟悉和接受,在各级政府的呵护、相关扶植政策的支持和众多爱好者积极参与下;在新的市场和人们追求品位逐渐提升的环境条件下,汉绣与其它“非遗”项目一样经历了挖掘和保护这段历程,拂去了积淀繁杂的历史尘埃,散发着独特而浓郁的地方情调从昨天走向当代。今天的汉绣就像活着的标本守候着自尊。

(一)汉绣的定位及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优势;

汉绣以其构图完满、取材民俗、平整光亮、拙朴自然、线迹粗犷、平中见奇、色彩饱满的艺术特色,使其作品呈现出充满世俗风情、气氛浓烈祥和、造型拙朴生动、绣迹粗犷奔放的审美体验,其长于装饰、热闹为先、贴近生活的优势,在民间历久不衰,源于她本身柔中见巧的本质。

长期以来,从事汉绣的绣工们一直注重创新,相互溶解,善于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拟等方法化为图形,通过象征的手法来传达抽象概念,这种手法代表着传统刺绣图形的设计思想,不断完善拓展,最终形成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尤其是男工领衔,将传统“女红”的闺房作为据为己有,在技法上不让纤细柔指,绣品的风貌刚柔并挤,前仆后继地发扬光大,共同铸就了汉绣的“工匠精神”。

1、汉绣大师“工匠精神”的品质

民间手工艺品的手艺,是多少代人辛勤耕耘的结果,汉绣大师们的探索和担当成就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绣品辉煌。以汉口绣花街任氏家族第四代传人任本荣大师为代表的汉绣传人们,历经沧桑,坚守汉绣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将汉绣应用于戏剧、宗教、民俗等领域;为97、99年和国庆50周年绣制汉绣挂件赠送国家(作品现藏于市博物馆),表达了一位工匠大师的爱国之心;与苏绣艺术大师柳炳元合作完成《经典织绣---方饰纹样》、《经典织绣---团饰纹样》、《经典织绣---服饰纹样》,著书立说,传承技艺;并且面向社会成立汉绣工作室,设立传授、宣传、服务的机构,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向任老这样在汉上的一批代表性的传承人(张先松、黄圣辉、姜成国、王子怡、杨小婷、李健、戴美萱、李玉山等),为弘扬汉绣文化坚持努力,开坛论道,锲而不舍。在汉绣博物馆里收藏他(她)们代表性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他(她)们为之奋斗的足迹;还有一大批出道的学员们,更是兢兢业业、乐此不疲的用一针一线锁定“工匠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2、汉绣“复数品”浅浮雕的特质

“一件复数品是一种量化制造的三度空间艺术。复数品很少被大量制造,虽然很多人争论着艺术应该经由大量制造,让人人买得起,这是过去长远传统的一部分。从文艺复兴以来,版画(蚀版与石版)和雕塑(铜与瓷)都在工作室或工厂被限制版数地制造出来,如此它们的价格比单一艺术品低廉,但仍然如同原作般被购藏。”

这是对“复数品”内涵的文字描述,无容质疑。汉绣工艺作品在产出的量上受到手工制作的时间限制,且同样的作品完成质量和艺术效果因人而异,类似于单品的特性。在今天,拥有更多收藏市场和层出不穷的藏家纷沓而至,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的趋势对汉绣的产量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汉绣成品具有浅浮雕般的立体效果,加上作品的限量版的属性,我给予她为复数品的行列,旨在赋予汉绣类似“艺术品”的产出特点;尽管我们工业规模化程度的发展进步,但是不能够替代像汉绣这样在手工作坊里、并由具有审美眼光且手工技艺纯熟的工艺大师们亲手完成的作品。手工艺作品在外观上区别于工业流水线的产品最重要的一点是:由情感转化到作品中、由内而外显露出作者内心感受的质感---“温度”的不同。

这就是汉绣作品在人们审美返璞归真、后工业化的反省后,备受青睐和心仪的缘由;而这些传人和大师们在寻找自我价值的宗源、树立民族自豪感当中,分享品位的流传,将潜在的图腾凝结在尺幅之中,彰显复数品独享特质的诱惑。

(二)具有推广交流的价值认可

反省民间文化繁衍成因之一是民众的喜爱,对生活喜庆的美好心理追求与向往从来都不拒绝传统的流传。今天汉绣重新返回受众喜欢和追捧,一方面是经济基础的积淀,另一方面也是审美自觉的频率反应。改革开放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在惡补了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又一次反思自己精华文化的价值定位。“非遗”项目政策的落实是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抢救性举措,外来文明不断地消减着传统的根基,审美基因的内在需求重新寻觅那些过往的时尚,追求热闹、喜庆、欢悦等向往美好生活的图腾再次被民众接传。汉绣绣片中包含的心理期盼都凝聚在五颜六色的图案纹样中,如今的汉绣走进了研究所、博物馆、美术馆、古玩城、创意园区、院校课堂以及居家厅堂等公共空间和私密场所。

宗白华先生文化自觉的提出着实切中时人的内心律动,“老物件”、“旧物”的不可替代性和还旧过往生存空间的心理基因是不会物随境迁的,今天再多的舶来文明介入,始终不会淡漠知觉者的“回望”,这也是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前进到起源”的观点。汉绣由沉寂到挖掘后进入市场的过程,佐证了一个审美频率的外象,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繁衍的重复规律。汉绣“贴近生活、热闹为先”的特点在有了一定物资基础积淀、经济发达的当代是不会甘于寂寞的,这既是本土文化基因的潜在规律、也是收藏市场和层出不穷的藏家们的合力驱动使然,机构也好、藏家也好、传人也罢,需求的生物链是挖掘和保护汉绣的基础所在。

二、传承型人才培养的特性

以汉绣的近况落地当代的实例我们发现,传统的文需要当代来化,而采用何种方式或何种角度去化关乎品位和导向。作为教学和研究机构,更应当担当的职责,传承型人才所需能力修养乃至人格气质,都应当着眼重视和教化拟构,其共性之处陈辞如下,抛砖引玉。

1、传承性人才需要熟悉传统文化生态圈、并具有由技入道的工匠精神

当代社会的生存环境已经远离一些传统技艺的社会生态了,当我们的审美视野再次回到前现代的生态环境,需要整理和再现传统技艺的愿望时,应该是个人品位和时尚合力的聚焦。当今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创意文化园区、步行街、体验店等实体生态圈的打造构建,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将传统技艺再现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空间里,已經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环境育人的时空和土壤孕育了当下自由择业众多后学,有意识的眼见才能够转化思想、思想决定了走向。

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技巧训练的继承是所有传承型人才都要坚持的必经之路,也是传统授业解惑的常规模式,对于促进“由技入道”的宗旨,对铸造“工匠精神”的教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机构的教学还必须走出校门置身田野,甚至到民间作坊里参观、实践、考察;引入非遗或传统文化等举措,都是培养和影响后学的基本安排,进而凭籍兴趣连接和直通市场的工作室模式,对于引导传承型人才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关注和参与非常重要。

2、传承型人才需要类似美术批评家敏锐判断的品位养成

经常听到路边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句经典的广告词,其实是提醒和呼唤审美视野的第三只眼去观察和聚焦。常常参观和参加一些美术展览和开幕式,也经常浏览些前言和后记,并且现场聆听学术主持的点评和解读。美术批评的立场确实对审美能力的提高起到画龙点睛的成效,批评家们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将作者和作品分析解读得入木三分,也凝聚了批评家对传统、对当代、对国人、对外宾、对前后现代风格敏锐的判断和执尺踱寸的拿捏,直接折射的光芒不亚于作者本人的光辉。美术的学习能培养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耀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

传承型人才对于这些潜藏在表象下面的文化基因是要有自觉意识的,如何培养和建构这种审美判断并移植这种审美意识,要在基础教学平台体系里和现实场景中穿越和跨界,需要打造传承型人才具有综合品位的个人素质。

3、传承型人才需要创新意识的自觉建构

回到如何转化的本质上来看,禅学的渐修与棒喝促成顿悟是艺术教育者传法施教的核心,化离不开个人修养达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这个高度的获得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明显。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兴趣点和审美倾向是有所不同的,不同属性的规律了解和掌握在某个节点都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层面,这个境界的最终呈现,渐修与棒喝相互转化、互为砥砺的内省作用密不可分,促成顿悟既有渐修量的积淀,也有当头一棒、醍醐灌顶棒喝作用的惊醒。

玉不雕不成器,传承型人才个人禀赋、素质、情感及成长环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知识向技巧经验技能转化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创新意识的自觉建构由个人“即破即立”原动力的驱使和取舍程度决定,这些都离不开觉悟的开启。

结语

后学的审美、技巧及理论修养作为创意文化产业传承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教学领域中是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非为以上几点凭籍和揣踱能够解决了事,实在是需要不断摸索和求证的过程。在工业化程度普及泛化的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再生的呼唤也不期而遇的走近我们,对于传承型人才培养的话题和举措也就不可回避的摆在眼前。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话语权应该也当然由当代人来说,中国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应该也当然由当代人来做。

参考文献:

[1]汉绣博物馆.

[2]四川文联与四川美协联办,四川,《图说当代西方艺术》,现代艺术特辑,现代艺术杂志社,第96-99页.

[3]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民风--文化湖北》,民风杂志社,2013年3月号,总第一期,第52-57页.

[4]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8页.

[5]王非,《艺术状态》,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一辑,第130页.

作者简介:陈宏,出生年月:1965年8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南常德,职称:讲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法,美术教育,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传承人才培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