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
摘要:创造力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本领,这也是人们能力的延伸,涉及到学生的文化知识、智力发展、综合能力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能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促进学生美术文化意识的形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创造力;培养;想象力
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自己以往不会的知识就是创造,想到他人想不到的问题就是创造。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避免让学生进行范画的模仿行为中,用“画的像不像”和“画的好不好”来评判学生的美术作品,将会限制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思想啟蒙工作,为学生打造一片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沃土有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进步。
一、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价值
(一)符合先进教育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被人们所认可,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美术教师积极挖掘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天马行空,以画传话,去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还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行为意识,自觉高效的提升自我能力。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一临摹范画的方式,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思想情感表达力、思维发散能力得到发挥,从而体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边界,拥有创造力的学生能够超越现有的知识范围,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拒绝让学生进行临摹,而是让孩子在自由、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无限创想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师在创造力培养中用正面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让学生对艺术学习充满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带着活跃的思维参与到自主创造中去实现自我。
(三)丰富学生想象力
创造和创新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创新思维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就能展开奇思妙想,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柠檬,学生也能想象成摩天轮、风车、钟表、抱枕、车轮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现实事物。美术学科教学中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就会非常灵活,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形成更好的记忆,寻找更好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表达力。
(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充满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离不开作者多角度的观察、审视、思考身边事物。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能够敏锐的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为创造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作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美术作品,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一)关注了解学生,制定个性培养策略
艺术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产物,创造力的培养因人而异,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背景、生活状态、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在积极正面的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美术教学相结合,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向,提升美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创造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创造精神就是在不断的求异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美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对同一副绘画作品拥有的不同理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勇敢的进行实践。
(二)多样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创造力
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讨论、创作,让学生逐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锻炼自身的创造力。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自觉进行美术学习的探索和实践,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创作的灵感。小学美术人美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装饰色彩的魅力》一课教学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展开合作,选择图书馆、餐厅、学校大厅、卧室等场所进行装饰色彩创作活动。一组学生运用装饰色彩的知识设计并画出自己理想的房间样子。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热情高涨,事先了解和搜集各种卧室设计图,并积极讨论运用制作装饰色彩作品点缀家居环境,与家具、墙面各种色彩进行搭配,让整体环境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学生在创作中逐步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美术鉴赏教学,锻炼学生观察力
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全面的认识美术作品,提升感悟作品的能力,为创造力的发展打好基础,还要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入手。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引入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赏析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作品、理解作品、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发展审美能力和视觉素养。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清明上河图》或齐白石的《虾》等作品进行放大处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观察美术作品,掌握观察的方法。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具,让学生们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利用各种美术作品进行艺术创作,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呈现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结语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将为学生体会到另类的乐趣,实现学生思维、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层层深入 化难为易—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透视教学[J].河北教育,1997,(12).
[2]沈兴根.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艺术[J].江苏教育,2000,(10).
[3]李红香.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J]. 南北桥, 2019, 000(008):70-70.
[4]郑颂.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科技投资,2016(11).
[5]蒋延兰.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个人创造力培养措施分析.亚太教育,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