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崇文纳贤 存史资政兴邦

2021-07-31 06:35
中华书画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史馆员研究

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行,中央文史研究馆已走过70年的历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中央文史研究馆秉持敬老崇文宗旨,充分发挥广大馆员在存史资政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在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宝贵贡献。

在党和政府重视关心下一以贯之敬老崇文

中央文史研究馆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性质,肩负着组织馆员开展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建言献策、统战联谊的重要职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倡议设立文史馆员制度,是将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创举。政府文史研究馆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石家庄与符定一先生讨论建国方略时说,共产党对德高望重、生活困难的老年学者的生活予以安排,要设置一个机构。1949年12月初,毛泽东同志在致柳亚子先生信中提及“文史机关事”,已交周恩来同志办理。1951年7月29日,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定名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正式成立,周恩来同志亲自选定北海静心斋为馆址,首聘馆员26位,时任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成立大会上讲话。政务院聘符定一先生为第一任馆长,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先生为副馆长。1952年9月5日,时任政务院代总理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49次政务会,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设置文史馆的决定》。此后,各地方政府陆续设置文史研究馆,聘任馆员。1956年和1957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分别发文,就加强馆员制度建设和文史研究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更名为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发挥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的影响力和专长,对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开展文史研究、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影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史研究馆工作发展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对馆员制度建设作出部署,进一步明确文史研究馆的性质、任务、职能和馆员队伍建设等要求。198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史研究馆工作的意见》,明确文史研究馆的主要任务是敬老崇文,发挥馆员学识专长,为祖国建设和统一事业服务。1985年1月,文史研究馆更名为中央文史研究馆。1988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改进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史研究馆工作的通知》,明确文史研究馆具有统战性、荣誉性,其宗旨是敬老崇文。199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史研究馆工作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馆员聘任等工作要求。201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文史研究馆工作的意见》,强调文史研究馆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弘扬敬老崇文的优良传统,在存史资政、文化建设、统战联谊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这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馆员制度建设、文史研究馆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制度保障。

1951年7月29日,文史研究馆成立纪念合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史研究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同馆员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开拓了文史研究馆工作新局面。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鼓励文史馆员与智库开展合作研究。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坚持文史研究馆统战性、荣誉性的性质。2018年11月,根据有关工作要求,启动改进完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工作,研究建立馆员任期制度,进一步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史研究馆工作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

在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独特作用

70年来,文史研究馆与新中国风雨同舟、共同前进,致力于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馆员开展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建言献策、统战联谊等工作,创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建言献策成果。广大馆员以对国家和人民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展所长,履行职责,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展现出心忧天下、淡泊名利、老骥伏枥、敢于直言、倾心公益的高尚风范。

围绕国家大事,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并直接指导的重大事项。朱启钤馆员和章士钊、叶恭绰副馆长对纪念碑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得到毛泽东同志批示,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专题进行研究并邀请三人参加讨论。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医学,萧龙友馆员建议创办中医大学,培养中医人才,得到有关方面重视,之后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国第一批中医学院。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叶恭绰副馆长、陈半丁馆员共同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建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视,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周恩来同志出席大会并讲话,齐白石馆员任名誉院长,叶恭绰任院长,陈半丁任副院长。

1950年6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任馆长符定一在一起

1963年7月,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前左)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馆员们资政建言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袁行霈馆长和王蒙、孙机、程毅中、资中筠、舒乙、程熙、王立平、杨力舟、赵仁珪、程大利等馆员呈报多篇建议,涉及高校去行政化、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音乐著作权、反对低俗文化等内容,得到领导同志重视和批示,有的在工作中得到转化落实。

策略: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达到的省力程度也不同,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根据题意判断出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就可以确定绳子的起头。

2018年以来,中央文史研究馆通过设立馆员双月文化座谈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建言献策形式,为更好地发挥馆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搭建了新的平台。

1956年9月1日,周恩来同志出席“授予齐白石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仪式”,与齐白石亲切交谈

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成都接见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潘大逵(中)

2010年8月6日,温家宝同志同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从1989年开始,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和数千名专家学者,历时5年,编纂了一套50册近500万字的大型文史书籍——《新编文史笔记丛书》,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历史文化风貌。此丛书在大陆和港台同时出版发行,并获得1993年度(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8年至2004年,组织编撰了《崇文集》、《崇文集二编》,共收集中央文史研究馆历任馆长、馆员有代表性的作品近200篇110万字,内容涉及历史、文学、书画、戏剧等多学科,史料丰富珍贵,在文史界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至2008年,组织编辑了《缀英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诗选》,收录历任馆长、馆员共90位作者的2000首诗作,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从2007年开始,历时8年,组织全国文史研究馆编纂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书34个分卷1700万字,先后有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与工作。此书于2015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作为中国首部全版图的分省文化地图,填补了我国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地域文化的空白,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大格局。2015年2月,组织馆员和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了上起先秦下迄近代的名著名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荣登中国出版集团2016年第6期“中版好书榜”学术文化类榜单,并被评选为中华书局2016年度“双十佳”图书(人文社科类)。

此外,开拓创新,充分运用“馆员+”模式和国学论坛、中华文化四海行、文史翰墨诗书画展、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重点文化项目等载体开展工作,丰富了文史研究、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积极开展统战联谊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央文史研究馆自建馆以来,党外人士始终占馆员的大多数,一代又一代的馆员共同谱写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佳话。改革开放后,中央文史研究馆先后接待了大批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助力海峡两岸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2010年5月15日,中央文史研究馆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同根的文明》吟诵真赏会,运用现代技术将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高仿合璧予以展示。随后启动了《新富春山居图》大型创作活动,将“合璧”的创作主题与“统一”的时代主题相统一,宋雨桂馆员主笔,王明明馆员收笔,海峡两岸和香港60多位著名画家共同挥毫泼墨,耗时近一年时间完成创作,以当代艺术家绚丽多姿的笔墨色彩,描绘了以富春江为代表的祖国山河新面貌,蕴含了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祝福之情。

为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央文史研究馆于1985年与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在北京开展了书画艺术交流,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此后,文史研究馆馆员先后到访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土耳其、埃及等国家,走访文化机构和各界人士,以讲学、办展等形式,加强文化交流,广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在建设统战性、荣誉性机构中取得宝贵经验

70年来,馆员制度建设、文史研究馆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丰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文史研究馆工作确立了重要原则,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馆员制度建设、文史研究馆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开展各项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增进广大党外馆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文史研究馆工作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始终坚持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有机统一。统战性和荣誉性是文史研究馆工作的两大特征。做好文史馆工作必须坚持统战性的前提和基础,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荣誉性的特色,敬老崇文,发挥馆员主体作用,在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有机统一中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做到建言献策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三是始终坚持培根铸魂的责任担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存史咨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深度发掘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赓续精神血脉,以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四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也是研究创造的源头活水。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立言,为人民创作。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人民的心声,关注人民幸福,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焕发艺术生命活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以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追求伟大梦想的精品力作,讴歌人民,奉献人民。

在新时代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70年的实践证明,馆员制度具有独特作用和优势。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准确把握文史研究馆工作历史方位和使命,坚持政治方向,彰显政治性、体现统战性、突出咨询性,推动馆员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弘扬敬老崇文优良传统,在存史资政、文化建设、统战联谊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强化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文史研究馆全部工作之中。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坚持充分尊重、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原则,教育引导党外馆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提高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质量。

第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根铸魂。要统筹谋划,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加强研究,繁荣创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助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助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汤一介馆员在一起(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2011年8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香港大学看望饶宗颐馆员(马占成 摄)

第四,开拓创新推进工作。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文史研究、艺术创作、文化建言上持续发力,继续办好国学论坛、双月座谈会、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研究改进文史翰墨诗书画展、中华文化四海行的有效组织形式,探索创办中华文化大讲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中外文明交流史等研究,接续编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百”系列从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要发挥央地联合优势,开展与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相关智库等方面的合作研究,资源共享,成果共创。要建立多渠道的成果报送、推介与发布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对馆员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扩大影响力。要优化顶层设计,做好相关服务保障,为广大馆员发挥独特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新时代、新使命。中央文史研究馆要增强文化担当意识,凝心聚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新时代、助力新征程,自觉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文史馆员研究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