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实施策略①

2021-07-31 02:31刘金海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理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刘金海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运动生理学作为高校体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运动生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向来受到体育院系的重视。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趋势,如何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适用于人才培养,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课程改革要关注的问题。

1 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专业转型倒逼课程目标定位调整

为适应当前我国人才供需的变化,解决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教发7号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推动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我国很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趋势。作为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运动生理学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应该及时作出调整,即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理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大众健身和运动康复等,不再强调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改革倒逼课程内容体系调整

在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中,长期存在“内容多与学时少”和“内容深奥抽象与学生基础薄弱”这2个矛盾[1-4],而且近年来越发突出。对此,很多一线教师进行了改革,但根据笔者的调查,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一门课程的教学,由上至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说前两者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那么后两者属于具体操作的范畴(如图1所示)。如果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内容体系不明确,就直接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必会影响改革效果。

图1 课程设计的操作流程

1.3 学情变化倒逼教学内容方法调整

由于受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高校扩招因素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近年来这一情况越发明显,主要表现为学习运动生理学所需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不能适应该课程的学习。另外,从学习态度上来讲,“很重要、学不懂、用不上”是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把课程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使知识能够“落地”显得尤为重要。

2 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2.1 内容体系去学科化

目前,我国的运动生理学课程是作为学科课程出现的,所以作为生理学分支的运动生理学,其教材的内容体系是按照学术研究的逻辑沿袭了生理学的传统编排方法,先以系统为线索安排基础内容,然后再分章节阐述运动生理学的内容。这样的框架体系不仅不能够体现人体整体的功能活动,更使得较多的章节之间逻辑关系不够清晰,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带来诸多困难。如果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看,其内容编排应该遵循教学和认知规律,即在体现内容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从“浅易宏”到“深难微”,从原理到应用的顺序来进行编排。

2.2 具体内容去研究化

由于课程目标重新调整,不把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在教材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尽量排除不定性、没有被学界广泛认同的观点和理论,选择成熟定性的观点和理论,论述时也不必体现研究方法和众多学者对某些问题的不同研究结果,如肌纤维类型在运动影响下转化的问题。对于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可以以专题的形式作为选学内容进行介绍。

2.3 表述方式去学术化

作为学科课程,目前运动生理学教材的表述方式偏学术化,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易读性,给文化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体育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困难。所以,教师作为教材的二次创作者,教学时的表述方式还要考虑让学生容易理解,在保证专业性、区别于科普的前提下,使深奥、抽象的学科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3 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3.1 以“人体的运动”为逻辑起点编排教学内容

编排教学内容首先要有清晰的框架体系,这就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体的运动”,而不是“人体”,这是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人体”和“运动”二者的逻辑关系出发,可以把教材内容分为层层递进的四部分,符合逻辑分析“不遗漏、不重复”的原则。这样,目前运动生理学教材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位置。如果说“人体的运动”是编排教材内容的明线,那么“动力、能量和机体保障”则是暗线,它一直贯穿于准备篇、基础篇、拓展篇和应用篇,从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特殊问题,最后到应用,用统一的模式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解释人体的运动。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形象生动的知识树,还有利于他们对微观知识点的理解。

各篇内容的说明如下。第一,准备篇是人体生理学的内容。由于很多体育专业没有专门开设人体生理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弥补了人体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体运动的原理。为了更好地为后面的内容做准备,可以根据运动的逻辑分为动力、能量和机体保障3个模块。第二,基础篇是运动生理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指导运动实践的生理学基础。包括了人体对一次性运动的反应和对长期运动的适应及运动能力的问题。第三,拓展篇阐述的是非运动因素影响下人体对运动的反应、适应和运动能力问题,包括年龄与运动、性别与运动、运动环境与运动、药物与运动等。第四,应用篇是运动生理学在教学、训练、健身、康复等实践领域的应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按专题灵活设置和增减,如减肥、身体素质训练等。

3.2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表述

3.2.1 内容层次化、栏目化

内容框架体系的设计是编排各章节内容的基础,而各章节内容的设计则要体现由浅入深、由宏至微的认知规律。可以把每一章甚至是每一节的具体内容按照这一顺序设置为以下几个模块:内容提要、必学内容、选学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前沿、课后练习[5]。

3.2.2 充分利用图表功能

图表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生理学中的基本原理,还能够充分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能用图表就不用文字,尽量减少大段的文字表述,这也是教材编写设计方面的一个发展趋势。文字表述更多的是为了解释某一具体原理,是为图表服务的。

3.2.3 表述方式通俗易懂

区别于教材学术化的表述方式,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如何把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更能够让体育专业学生接受,既要保持专业性,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科普,在保留专业术语的前提下,多用生活实例进行比喻和类比。事实上,运动生理学的大部分理论和知识点与生活实例是息息相关的,都可用以把深奥、抽象的生理学知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3.3 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能够体现学科知识框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要追求知识的深、难、新,用一个形象具体的知识框架把学生“领进门”,更有利于他们日后在工作中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学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其次,要根据专业和学情来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很多体育专业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其专业目标不同、学情不同,在内容选择上也应该有所区别。

在准备篇,关于动力和能量2个模块显然是重点,第三个模块稍作介绍即可。基础篇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准备篇的教学则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对于拓展篇和应用篇的内容,可根据专业有所选择。例如,体育教育专业选儿童少年与运动、体育教学专题;社会体育专业选女子和老年人与运动、大众健身专题;运动训练专业选环境与运动、营养药物与运动、竞技训练专题。

3.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设计教学方法的前提,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进行。根据课程目标把教学内容逐一分解,分成若干知识点,设计出每一知识点的教法,这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按照上述的教材编写思路,可以非常清晰地把课程的内容分解为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有利于教师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同的知识点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讨论[6]。讲授时注意多采用类比和比喻,把深奥的生理学原理与生活实例相联系。另外,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7]。以上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具体运用时要注意用其利而避其弊。

4 结语

在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大背景下,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更要符合专业培养的需要、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价值。在此,希望能够对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生理学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关于职教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的含义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