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昭
一本好書就像一处久盼乃得一见的风景,读之有趣,思之有味,品读之中还会闪现出五柳先生的一句诗:“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刘惠萍教授的《图像与神话:日月神话研究》就是代表。该书以日月神话这个重要类型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对中国日月神话的分析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条分缕析时鞭辟入里,点题归纳时纲举目张,谋篇布局让读者有一种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感。
作者在绪论中把日月神话的概念、产生和文化背景娓娓道来,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出回顾与总结,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摆在读者面前,一个学术大餐的序幕由此拉开。开宗明义后,便点出“中国古代的日月神话”这个论题,将古老的日月神话与悠远的原始文化巧妙结合在一起,对中国古代丰富的日月神话进行全面的剖析,既考察了汉代以前日、月神话叙事中的诸多不同,又分析了不同神话间的惊人相似,使神话的“神圣”“神秘”和“神奇”跃然纸上。
接下来,以神话发展的时间为线,作者进入第三章“图像中的神话”。该章水到渠成地把“汉代墓室中的日、月画像”引入人们的视野,划分西汉时期、新莽至东汉早期、汉中晚期三个阶段,对历年考古出土的各种汉画像神话图像数据进行全面考察,通过普查、梳理、筛选,把精彩纷呈的各类汉画像中的神话图像幻灯片似的展现给读者,同时又把这些图像的整体、局部、结构、关联等如数家珍地作出阐释,其表述的巧妙之处在于把平面化的图像变得很有立体感,并把一些看似零散的、粗线条的画面变得栩栩如生,描绘出一个颇有全面性、系统性的汉代日月神话图像演变轨迹。
如果说前面内容把图像作为吸引眼球的聚焦点,那么第四章“图像与神话”则重点分析阐释了汉墓日、月画像的思想背景与观念形态,对这些图像神话的社会背景、文化根源、观念形态变化等溯本正源,结合当时特定时代的宇宙观、阴阳思想等,揭示出神话与历史文化密切,并对这些神话图像的意义、功能深入挖掘,在图像与神话的融合中探索图像对汉代主流文化以及民间信仰的诠释与表达。
此后几章则重点考察了日月神话在两汉时期的变化情况,日、月画像在魏晋以后墓室中的继承与转化,隋唐以后敦煌佛教艺术中的日、月图像借用与交融。此外,这本书还对日、月画像在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影响作出相应的解读,对我们全面了解图像与神话的关系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学术观点。
令人眼界大开的是,书中大量运用不同时代各地区出土的汉代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绢麻画、敦煌石窟壁画、写卷中的粟特袄教白画,以及近世在日本流传的八咫乌、月兔捣饼及桂男等神话传说。特别是针对中国古代“日中有乌”以及“月中蟾蜍”“月中玉兔”“月中桂树”等相关神话题材的溯源与脉络梳理,许多图像数据和图像分类列表都显得很有新意,书中关于日月神话图像的全方位多维度比较,则深化了这类神话叙事的功能、意义的分析与讨论,使人们原来熟视无睹的大量神话意象变成有源之水,有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诚然,一本好书,确定了研究对象和表达主题之后,采集和使用大量的优美图片并非难事。其难得之处就在于,如何用一种科学的学术理念和合理的方法把其中的价值开发并表达出来。《图像与神话:日月神话研究》就是基于这种理念把图像研究作为神话研究方法的可贵探索。
神话作为人类早期创造的具有人类百科全书性质的文化遗产,不仅产生时间早、流传年代长,而且类型繁多。不同的类型在历代的传承与文化实践中,又会发生许多变化,并与其他文化载体发生交流互动与文化交融。从神话的生存形态而言,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各个时期都会并存文献神话、口传神话、图像文物神话、民俗仪式中的活态神话以及其他介质的神话等等,这也往往会造成神话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困惑。毋庸讳言,不同的神话类型又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与相适应载体,对神话界颇受关注的日月而言,远不是一般意义上创世神话所描绘的盘古的眼睛变成日月、羲和常羲生日月、某某大神造日月那么简单。相反,日月形象不仅与特定创世者、三皇五帝、特定神灵的生平事迹有关,而且日月的表述常常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指向,所以日月作为特定的神话形象进入古老的图像叙事语境,就显得寓意深远,如何才能创设一条跨越时空的隧道曲径通幽,也许对图像大数据的系统解读就是一把钥匙。
神话图像作为历时性的文化载体在神话叙事中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有助于神话分析的合理性。人类的历史很长,但人类的记忆却非常尴尬,且不说我们根本无法考究生活在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当时的状况,即使绝大多数都无法破译的殷商甲骨文距今也只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何解读更加古老的神话无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就开始使用图像表达或记忆重大生产生活事象,这一习惯直至今日的读图时代,仍有很多人喜欢欣赏图像而不是咬文嚼字。从图像的角度看神话,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人们欣赏或研究神话的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图像一旦产生就具有载体质料和图像内容的稳定性,包括目前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早期岩画石刻,都是前文字时代创生的解读神话的瑰宝。即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图像作为庙堂乡野的记事手段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按图索骥并通过图像考察不同时期神话的传播传承与文化特征,乃是努力接近历史事实的明智之举。
神话图像研究具有神话文化建构与艺术审美研究的多种视角。日月神话牵动着很多人的怀古之幽情、仰望星空之惑,如太阳与月亮的关系、太阳中宫殿与神灵、月亮中的美女与树影等。这些神话叙事在不同的时代又会不谋而合地发生关联,而描绘这些神话叙事的图像或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艺术美,或表现出异曲同工之妙,都会在繁简不一的色彩中与人的文化精神共舞互动。该书针对中国古代神话研究需要,选取图像遗存中的“日中乌”“月中蟾”“月中兔”“月中树”等再显微镜下“找点求面”,进行系统探讨。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考古发现与成果,诸如关于太阳的文物、太阳鸟文物、月中嫦娥图像等,对古代文献中的神话记忆进行再发现,再思考,再诊断,正好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文化“大传统”与史书文献中的主流文化记载很好地关联在一起,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在不同的审美视角中呈现出一个个更加具有立体感的神话形象,这对校正目前神话研究学者对日月画像研究不够深入的缺憾,将会大有裨益。
神话图像研究的真谛在于通过现象看本质。神话是人讲的关于“神”的话,当然前提是“人”话。不仅这些话语是人类的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图像”也同样具有这种功能,把不同时期的日月图像作出聚类并与相应的神话叙事对比分析,往往能更好地拂去蒙在图像上的灰尘和遮掩神话的面纱。一般而言,看图说话的最高境界不是靠图吸引眼球,勾起来人们对问题的好奇与热情,而是要会精心选图、巧妙用图、科学读图,能把握要点,通过现象看本质。《图像与神话:日月神话研究》一书透过汉唐甚至宋金元以后考古出土材料中日、月图像的内容与特征的考察与比较,强化了相关神话题材在各时期的流行情况与演化规律的分析,在针对其与各时代社会文化、思想哲学、宗教仪式与神仙信仰进行关联性探讨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该类神话传说的演变发展轨迹、象征意义与社会文化内涵,进而阐发出日月神话在后世文化思想中的潜意识以及在民间信仰中的复活与再现。
《图像与神话:日月神话研究》能够给人启发与受益的,并非让人回归到一个充满温情的读图时代,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创新的力量。“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该书看似如行云流水舒展自如的背后,饱含着作者长期以来铁杵磨针的执着。将一个神话类型或神话专题放在历代文献、考古材料以及各民族志、民俗志、口头神话传说等大语境下展开定位定性研究,对日月图像、日月文化、日月神话的论证和阐释中,书中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正如作者在论述中所言,图像的内涵在现实文化表达中,其意义远远大于语言和文字的表达,所以,神话研究不能忽视考古发现的已有图像资料,这本书以神话图像为主,结合古代神话文献的记载,全面探讨日月神话中特定经典人物与神话意象的同时,努力探讨相关神话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化的脉络,这对人们进一步认知神话传说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再整合现象,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书中对各个时期出现的日月神话的母题特征、表达的主题等进行了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并对神话社会功能的转化逐层深入解读,形成對日月神话图像与文本进行特定时空下的全貌全景般的审视。诸如日、月神话传说的形成背景,汉代墓室天文图的日、月画像,日、月画像与伏羲、女娲神话的关系,汉代墓室日、月画像与阴、阳思想的关系,天的象征向神仙世界象征的转化,日月图像与佛教及其他外来宗教艺术的融摄等,这些学理诠释都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神话研究者心中的“天问”。特别是这本书对日、月神话的文化延续性以及这类神话随着时空变化而导致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功能变化的阐释,可谓颇有见地。
任何一项研究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可能随着像三星堆这样的考古发掘,大量的神话图像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头脑风暴。从目前有关日月神话的图像研究而言,该书无论在内容上、体裁上、意义上、形态上等表现出清新的研究脉络,特别是合理运用了考古学、图像学、神话学、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最大可能地发挥出现有文物图像资料的价值,弥补了日月神话专题研究中的一些缺憾与不足,对中国神话学建设是一个可喜的贡献。
(作者系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神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