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森, 申玉科, 曹建生, 余恩源
(1.蓬莱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蓬莱 265600;2.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3.山东金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蓬莱 265600)
侯格庄金矿发育的矿脉类型有两种: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裂隙网脉型(侯明兰等,2007),两种矿脉发育于同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带内,由多个矿体组成。浅表矿脉较窄,发育有颗粒金(周乃武等,1997)。随着生产开采深度的增加,原有矿脉资源基本枯竭,经钻探工程控制,深部金矿资源不明。前人已从岩石学(刘光智,2003;刘祥朋等,2017)、地球化学(侯明兰等,2004,2006;李惠等,2005;胡宝群等,2013)、地球物理学(于昌明,1999)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地质科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金矿成矿理论及观点。另外,在区域地质流体演化与金大规模成矿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分析(范宏瑞等,2005)。但对该矿床开展的构造研究工作较少,对深部外围的地质找矿潜力评价不足。为有效推进该矿区金矿资源的找矿工作,发现工业金矿体,笔者以控矿构造解剖为重点,分析侯格庄金矿区控矿构造组合形式,总结构造控矿规律,开展找矿预测。
侯格庄金矿位于蓬莱市东南部金矿成矿区(侯明兰等,2007),属蓬莱-栖霞金矿成矿带的北段(Zhai et al.,2001),东为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西邻招远-莱州金矿成矿带(图1)。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其次为古元古代蓬莱群,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代第四系;岩浆岩为太古-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及中生代的酸性、中酸性岩体,脉岩有煌斑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细晶岩、伟晶岩、石英脉等。
图1 胶东地区岩浆岩及构造地质图(吕古贤等,2007)Fig.1 Magmatic rock and tectonic geological map of the Jiaodong area1.中生代花岗岩;2.栖霞复背斜;3.NE向、NNE向剪切带;4.NEE向断裂;5.金矿床(点)
蓬莱市东南部金矿成矿区发育数十条断裂构造带,多数属控制金矿赋存与分布的断裂构造。这些控矿断裂构造主要受两条规模较大的西林-吴阳泉断裂和古岘-南张家断裂控制(图2)。西林-吴阳泉断裂,宽150~200 m,发育于臧格庄断陷盆地的北缘,EW走向,倾向S,倾角约45°;古岘-南张家断裂,宽度大于200 m,发育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与元古代变质岩接触带附近,走向NNE,倾向SEE,倾角30°~40°,二者是控制蓬莱市东南部金矿集中区成矿作用的发生与成矿物质的运移、沉淀、富集和成矿就位的区域性断裂构造。
西林-吴阳泉断裂和古岘-南张家断裂为蓬莱东南部金矿区一级控矿断裂构造,这两条断裂构造带内均发育碎裂蚀变岩型金矿体,矿体规模较大,延伸稳定。
区内二级NNE、NE向断裂主要有十里堡-村里集断裂、沙沟-紫岘头断裂、虎路线断裂、肖古家断裂和亭口断裂,这些断裂基本分布于臧格庄断陷盆地的周缘(图2)。在这些断裂构造的上下盘又发育一系列的NNE向、NE向和NEE向三级构造,分别为田家-槐树庄断裂、大齐家庄-护驾沟断裂、小齐家庄-黑金顶断裂、觅鹿夼-黑岚沟断裂、觅鹿夼-韩家山断裂、齐家沟断裂、曲家口断裂、曲家-唵口-初格庄断裂、初格庄-台上沟断裂,共同构成了蓬莱东南部金矿成矿区石英脉型金矿成矿物质、能量和流体运移的通道。
图2 臧格庄断陷盆地及其周缘金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Zanggezhuang fault depression basin1.臧格庄断陷盆地;2.中基性岩脉;3.一级断裂;4.二级和三级断裂;5.石英脉型金矿脉;6.铜多金属矿床;7.钼矿床;8.铜矿床;9.石英脉型金矿床(点);10.碎裂蚀变岩型金矿;11.地名
侯格庄金矿及外围分布着大小矿床十多个,矿化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侯格庄金矿、黑岚沟金矿、田家金矿、槐树庄金矿、齐沟金矿、虎路线金矿、仙人脚二分矿、庵口金矿、燕子山金矿、上岚子金矿和石家金矿等以石英脉型为主,受张性、扭性、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脉较窄,延伸较长,品位较高,而且有些矿脉浅部中段发育颗粒金(周乃武等,1997)。西林金矿和南张家金矿为蚀变岩型,受区域性低角度大型破碎带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呈碎裂浸染状,品位较低,一般低于2.0×10-6。
矿区位于大柳行镇南,矿区及外围分布第四系和新太古代胶东岩群苗家岩组的残留体。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前洼地、河流两侧及汇水盆地,从成因上分为冲积物、残坡积物和洪积物,主要由黄褐色、淡黄色粉砂质黏土及黏土质粉砂、含砂黏土、混粒砂等组成。苗家岩组分布于磁山高地和上岚子村东,规模很小,呈孤岛状、扁豆状包体分布于九曲单元、笔架山单元岩体中,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早期郭家岭序列大草屋单元、罗家单元,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围岩(侯明兰等,2004;Yan et al.,2014)。另有中生代燕山晚期侵入的中基性、中酸性脉岩(刘光智,2003)。
侯格庄金矿区发育的金矿体大都赋存于虎路线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中(图2)。虎路线断裂及其下盘的张扭性或扭性断裂构造带,延伸稳定,向北经土屋村到大柳行,延伸近10 km,宽度达100~200 m,走向NNE,倾向SEE,倾角较陡,一般为60°~65°,整个构造带以碎裂花岗岩、金矿化蚀变岩组成,控制侯格庄金矿的发育,控矿断裂向深部没有封闭。
侯格庄金矿及其外围金矿脉大都由NNE、NE和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如虎路线矿区矿脉的走向主要由NNE 10°、NE 45°和NEE 60°~70°组成,部分矿脉由两组断裂联合控制,显示构造复合控矿特点。宁家矿区矿脉走向主要为NE 30°~45°方向,矿体延伸较短,显示张扭性特点。
通过地质勘探与找矿工作,在侯格庄矿区已发现的3条金矿脉,均受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图3)。
图3 侯格庄金矿构造地质简图Fig.3 Tectonic geological diagram of the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1.斑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2.片麻状细粒花岗闪长岩;3.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细粒英云闪长岩;4.煌斑岩脉;5.闪长玢岩脉;6.构造矿化蚀变带;7.矿区范围
1号矿脉连续性好,走向延长1 800余米,脉宽1~3 m,局部3~5 m。围岩蚀变强烈,矿化构造带主要由黄铁绢英岩、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碎裂花岗岩及糜棱岩化花岗岩构成,矿脉的上、下盘主断面附近的黄铁绢英岩发育,次级构造裂隙内赋存金石英脉,呈透镜状、细脉状或网脉状,连续性差。
2号矿脉赋存于1-1号矿体主断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及石英脉中。矿体最大延长230 m,最大斜深近500 m;矿体水平厚度一般为1~2 m,最大水平厚度约3.2 m。总体走向NE 5°~10°,倾向SEE,倾角60°~75°(图4)。矿脉在走向及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有膨胀、狭缩及尖灭再现现象,膨胀部位矿体较厚,狭缩部位矿体变薄或尖灭。矿脉带内发育黄铁绢英岩、石英脉、煌斑岩及碎裂花岗质蚀变岩。石英脉呈断续分布,大部分黄铁绢英岩含金量可达工业品位,品位一般为(1~10)×10-6,最高金品位达30×10-6,可形成金矿体,两侧为绢英质碎裂岩,金品位低。发育于构造矿化带内的含金石英脉呈薄透镜状,长度较短,延伸不大。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形式以脉状、网脉状为主,其次是细脉浸染状和团块状。
图4 侯格庄矿区D-D′线剖面图Fig.4 The D-D′ line section of the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1.斜长角闪片麻岩;2.中粒花岗闪长岩;3.蚀变岩;4.碎裂岩带;5.成矿后断裂;6.金矿脉;7.推测金矿脉
3号矿脉为小型矿体,矿体延伸20~300 m,水平厚度0.47 m,2号脉总体走向NNE 0°~10°,倾向SEE,倾角60°~70°,品位一般为(2.0~30.0)×10-6,最高品位可达60×10-6。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黄铁矿呈脉状、网脉状赋存于石英脉中,围岩为绢英岩化花岗岩。
在开展石英脉型金矿找矿工作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井下构造解析与蚀变矿化标志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认为在该矿区发育正长花岗岩脉型金矿(图5a)。该类型金矿体在空间上与石英脉型金矿密切相关,常常发育于石英脉型金矿下部或附近(图5b),矿石为肉红色,矿物颗粒大小不均匀,以中粗粒为主,部分为中细粒结构,长石的粒度较大,大者可达2 cm,非金属矿物为正长石、石英、绢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图5a),少量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矿石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图5c),黄铁矿呈团块状及浸染状富集。团块状黄铁矿,大小可达3~5 cm(图5c),由细粒黄铁矿的集合体组成(图5d)。金品位一般为(0.5~3.0)×10-6,最高可达10.0×10-6。矿体两侧的围岩发生强烈蚀变,裂隙中填充黄铁矿细脉,其围岩钾化、硅化比较强,矿体局部与围岩的界线清晰,矿化带呈雁列式分布,最宽处可达7~8 m,品位总体为(2.0~5.0)×10-6,局部较高,达10.0×10-6,矿化较均匀。
图5 侯格庄金矿矿石矿物组成Fig.5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a.含金黄铁矿正长花岗岩脉(侯格庄9中段);b.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侯格庄9中段) ;c.含金黄铁矿正长花岗岩脉(侯格庄);d.含金黄铁矿正长花岗岩脉(侯格庄) ;Kfs.钾长石;Q.石英;Py.黄铁矿
2.4.1 矿石矿物组成
侯格庄金矿以石英脉型和裂隙网脉型矿化为主,矿石由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及少量的闪锌矿、方铅矿、方黄铜矿、磁铁矿等。含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浅部矿石颗粒金较发育,下部矿石颗粒金变少。
黄铁矿约占金属矿物总量的90%以上,根据生成的顺序分为两期:早期黄铁矿呈巨斑状晶(图6a),部分破碎,单晶多为五角十二面体,呈脉状分布;晚期黄铁矿为自形-半自形晶、半自形-他形粒状晶(图6b),单晶呈六面体。黄铁矿粒径以0.05~1.80 mm为主,呈团块状、呈似堆状、斑点状、星点状、浸染状分布。矿脉两侧的硅化、绢云母化和钾化蚀变岩中的黄铁矿多为中细粒结构,主要呈星散状分布(图6c)。
图6 侯格庄金矿矿石显微结构与构造Fig.6 The photographs of the micro-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ore minerals from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a.黄铁矿自形晶(反射镜下);b.黄铁矿半自形晶(反射镜下);c.黄铁绢英岩(正交反射镜下);d.糜棱岩化黄铁绢英岩(正交镜下);e.弱蚀变花岗岩(正交镜下);f.绢云岩矿物组成(正交镜下);Q.石英;Ser.绢云母;Pl.斜长石;Py.黄铁矿
黄铜矿约占金属矿物的5%,以他形粒状晶及乳浊状晶为主,粒径一般为0.01~0.05 mm,部分为团块状集合体,常赋存于黄铁矿及石英裂隙之中。
方铅矿、闪锌矿含量较少,方铅矿粒径以0.01~0.05 mm为主,多呈他形粒状或叶片状分布于黄铁矿与石英裂隙中。
侯格庄金矿矿石中的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金矿物粒度为0.01 mm×0.03 mm~0.07 mm×0.3 mm,部分较大,肉眼可见明金,多呈角粒状-浑圆粒状,多以晶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裂隙及石英晶隙中,与黄铁矿、石英、黄铜矿共生,少量以包体金形式赋存中在黄铁矿。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少量的方解石、菱镁矿和菱铁矿。
成矿阶段生成的硅化石英颗粒晶形不好,以他形粒状为主,少部分呈长柱状,粒径一般为0.1~1.0 mm,少部分为1.0~3.0 mm,个别大于3.0 mm,在矿石内杂乱分布;粒内具轻微波状消光、带状消光,局部略显重结晶(图6d),颗粒间接触界限多呈缝合线状,少部分较平直。
绢云母是经成矿热液交代岩石中的斜长石蚀变生成(图6e),常为微鳞片状-片状,集合体多呈似堆状或板状(图6f),或杂乱分布于石英之中,粒径一般为0.01~0.80 mm。局部绢云母与粒状石英构成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2.4.2 矿石结构与构造
依据矿石内矿物的晶形及矿物的结晶程度,矿石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成矿阶段早期生成的石英只发育部分晶面,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图6c),黄铁矿呈半自形(图6b)。 ②他形粒状结构。成矿过程中晚期生成的石英、黄铁矿等呈不规则形态,少有完整规则的晶面结构,磁铁矿、黄铜矿呈他形粒状,零星分布。③碎裂结构。成矿期形成的黄铁矿(图6a),由于成矿后发生构造活动,在受到应力挤压作用时较易破裂呈碎块状,形成碎裂结构。
矿石的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①脉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或自然金呈脉状分布于其他矿物中。②浸染状构造:黄铁矿颗粒或集合体星散分布于其他矿物中。
从矿区及其外围控矿断裂构造的产状、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分析,该区发育多条控矿断裂构造,分别呈NNE走向、NE走向和NEE走向,如侯格庄村西矿脉为NNE向和NE向两组控矿断裂;在虎路线村北,矿体走向为NEE 60°左右。此三组走向不同的断裂构造相互交叉、组合,形成侯格庄矿区网格状控矿构造系统。三组控矿断裂构造虽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或区域分布,但都是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控制的矿体类型相近,都是同一次构造作用与成矿作用耦合的结果,在矿石矿物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表现一致。
侯格庄金矿发育主控矿构造带在平面上连续延伸5 km以上,总体呈近NNE向延伸。但延伸方向上,走向是变化的,是由NNE向和NE向两组断裂构造联合形成的,如7-17勘探线,控矿断裂走向为近SN向和NNE 15°之间;17-19勘探线,走向为NE 42°。由于控矿断裂构造的走向不同,形成矿体的宽度形态也不一样。NNE走向与NEE走向的矿体厚度较窄,而NE走向的矿体厚度较大,呈现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构造控制的矿体,其形态不同,表现为断裂构造联合控矿特征。
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由于其两盘相对运动的距离较大,影响范围广,主断裂构造控制下的断裂构造的级别呈有规律的多级次分布特征,表现为多级次构造组合形式。同样,小的构造裂隙可以呈现分支复合形式,控制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运移方向及构造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表现为高级别的断裂构造控制低级别的断裂构造。由于次级断裂构造面与主断裂构造面的空间关系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分布特征,有张性次级构造、扭性次级构造、张扭性次级构造等。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不同,控制的矿体规模、矿体形态、矿化类型也不一样,如侯格庄断裂构造在NNE延伸的部位表现为扭性结构面,其上下盘的次级断裂构造就可能是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呈雁列式矿体发育与分布,近SN向的分支断裂为扭性结构面,控制板状矿体的发育。多级别的断裂构造组合是控制侯格庄金矿矿体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形式之一(图7)。
侯格庄金矿1号矿脉下盘发育的2号矿脉,从多级构造控矿特征方面来看是1号矿脉的次级矿脉,但从2号矿脉自身的构造控矿特征分析,整个2号矿脉发育的金矿体主要呈右行左斜列的雁列式分布, 2号矿脉带总体呈NNE 5°方向延伸;而单个矿体为透镜体状,延伸方向为NNE 10°(图7),矿体的水平厚度为3~8 m,延长在40~100 m,雁列角较小;当一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尖灭了,在其左前方可以发现下一个矿体。
图7 石英脉型体与正长花岗岩空间关系剖面示意图Fig.7 The section diagram of the quartz veins type gold bodies and the K-feldspar granite vein in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1.燕山期花岗闪长岩;2.钾化、绢云岩化花岗闪长岩;3.正长花岗岩;4.金矿矿体及编号;5.构造裂隙
虎路线断裂带是由多期、多阶段形成的多条不同级次的断裂构造组成的复合构造带,既有剪切断裂构造,又有张扭性断裂构造(图8)。总体上,主构造带为剪切作用形成的,而部分次级构造为张扭性作用形成的。
图8 侯格庄矿区9中段矿化平面示意图Fig.8 Planar graph of the gold veins on the 9th from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1.燕山期花岗闪长岩;2.钾化、绢云岩化花岗闪长岩;3.煌斑岩脉;4.金矿矿体及编号
该区从成矿前到成矿后发生多期次构造活动,导致虎路线断裂构造带的形成是多期次断裂复合叠加的结果,成矿前发育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片麻岩之间的接触界面附近,是成矿期构造发育的基础。成矿期构造是在成矿前构造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形成了张性、张扭性控矿空间,而以张扭性控矿空间为主,被成矿物质填充。成矿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强烈,且有成矿流体的参与,主断裂带内的岩石由碎裂岩、矿石和蚀变岩组成。成矿后又发生多次构造活动及脉岩岩浆侵入,主要表现为NNE向和NEE向的碎裂岩,以及闪长岩脉和闪长玢岩脉。成矿后的闪长岩脉沿成矿构造侵入,发育于金矿脉的上盘或下盘,局部小角度错断矿体。碎裂带形成最晚,NNE向断裂主要顺矿脉上盘发育,NEE向成矿后断裂右行错断矿体,这些成矿后断裂在主断面发育断层泥,上下盘岩石未胶结。
随着地质科研工作及探矿工程的深入,对原有矿体的深部及外围构造控矿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侯格庄金矿的矿化类型呈现新的现象,尤其是含金正长花岗岩矿脉的出现(图5,8),使找矿的深度和范围发生变化。随探矿深度的增加,发现该类型矿化的部位越来越多,变得更加普遍。
岩石的变形是构造控矿的基础,侯格庄金矿在目前的生产探矿范围内,成矿期岩石发生的变形仍以脆性变形为主,说明目前的找矿部位在成矿期仍处于较浅的层位(刘南庆等,2007)。成矿期岩石的变形特征基本上可以反映控矿构造的发育程度。脆性变形部位岩石裂隙比较发育,出现碎裂现象,在脆性变形的过程中,断裂构造的空间是比较连续的,可以形成较大规模的联通空间,从而促使成矿物质在断裂构造体系中从较深的层位运移到较浅的层位。
大型的断裂构造大都会出现浅部产状较陡,下部产状变缓的现象,石英脉型控矿构造也是如此,这是由岩石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决定的。随深度的增加,岩石所处的压力、温度逐渐增大,其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变形特征会随之发生变化,由脆性变形逐渐向韧性变形过渡。断裂的产状也随之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浅部构造是深部构造的反映,尽管不同的部位,岩石的变形特征不一样,如果浅部发育断裂构造,深部有可能表现为韧性剪切带。
侯格庄金矿矿体的上盘及下盘构造蚀变裂隙发育,矿体规模越大,矿化越强的部位,蚀变裂隙及其密集程度越发育(图9a,b,c),这是找矿的标志性信息,可以通过蚀变裂隙发育程度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在1号矿脉的下盘可观察到密集的钾化、绢云岩化蚀变裂隙,并且有多条3~5 cm宽的黄铁矿细脉与1号矿脉呈小角度斜交,走向大都为NNW350°~360°,细脉中黄铁矿含量高,而石英含量较少,通过取样分析,这些细的黄铁矿脉金品位较高,最高可达50×10-6以上。
图9 找矿蚀变裂隙标志及矿化类型Fig.9 The photographs of prospecting indicator of alteration fissure and mineralization typesa.网脉状裂隙蚀变;b.平行及网脉状裂隙蚀变;c.面状太网脉状蚀变;d.含金黄铁矿大石英脉型金矿;e.裂隙网脉状金矿体;f.团块状金矿体;Q.石英;Py.黄铁矿
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同一岩石变形是相近的,在一个方向发生张扭,另一个方向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因而NNE、NE、NEE向控矿断裂会同时出现,在找矿时就要考虑多个方向。
由于构造空间的不同,在垂向与平面延伸方向上都表现为富矿部位与无矿间隔呈规律性变化,这是由断裂构造面的产状决定的。在控矿构造的延伸方向上,总体可划分为延伸方向小于45°和大于45°的控矿构造:①延伸方向小于45°的矿脉,由NNE向转向45°时,矿化变好。②大于45°走向的矿脉,由NEE转向NE方向时矿化变好。
在平面延伸方向上,断裂构造带内矿体之间存在无矿间隔的现象,无矿间隔随构造的力学性质而变化。在剖面上,同样也会出现无矿间隔现象,无矿间隔的出现与断裂构造的倾角陡缓相关:①正断层中的无矿间隔常出现在矿体变缓的部位,较缓的部位矿化变差;在产状变陡的部位,矿体变厚,且品位较高。②逆断层的无矿间隔常出现在矿体变陡的部位,在产状变陡的部位,矿体变薄,且品位较低;较缓的部位,矿体变厚,品位较高。
因而,破碎蚀变带由窄变宽地段、产状急剧变化地段、支断裂与主断裂的交汇地段、闪长岩脉与主断裂交切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是金矿体产出最有利的空间部位。
主断裂构造的上盘或下盘常常发育次级分支断裂构造或呈雁列式分布的张扭性构造空间,成为成矿物质聚集的场所,形成工业矿体。比如1号脉的下盘发育一系列呈近南北向分布的雁列式工业金矿体,上盘发育与主断裂反倾的分支矿脉。这样通过多级构造控矿形式,开展主控矿断裂构造的上盘或下盘分支矿脉的找矿预测(图10a,b)。
图10 侯格庄金矿典型中段预测平面图Fig.10 Prospecting planar graphs from Hougezhuang gold deposita.7中段(-140 m)平面图;b.9中段(-220 m)平面图;c.12中段(-340 m)平面图;1.金矿脉;2.找矿预测区;3.预测矿脉;4.勘探线
依据侯格庄金矿垂向上构造控矿规律、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矿化类型发育特征,认为侯格庄金矿2号矿脉在浅部仍有工业矿体发育,且推测浅部中段赋存有富矿体,而且可能是含金石英脉型或含金块状硫化物型矿体,这类矿体主要发育于上部中段,矿体的水平宽度一般不超过2 m。下部中段矿床类型以浸染状矿化为主(图9e,f),局部出现石英脉型金矿(图9d),矿体水平厚度相对上部较宽,品位较低。
(1)矿体的两端找矿。在1号矿脉的延伸方向南端和北端,可能赋存工业金矿体。由于控矿构造的尖灭再现规律明显,在走向上构造相对不发育的部位可以出现无矿间隔,一旦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出现一定规模的构造空间,就可以发育工业矿体(图10c)。
由于虎路线断裂构造带较宽,水平宽度为50~80 m,1号矿脉及2号矿脉均在虎路线断裂构造带内发育,该矿区早期只对1号矿脉开展找矿勘探工作,下部生产中段的探矿巷道没有完全揭露出蚀变矿化带的边界,对矿体赋存的准确空间部位还不十分明确,但从综合资料及构造控矿规律方面分析,在下部仍有工业金矿体发育与赋存。
(2)深部找矿。断裂构造控矿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活动,在成矿期断裂构造发育的部位是可以发育工业金矿体的。目前探明的矿体发育部位仍处于浅部,属脆性变形的区域,向深部可以有一定规模的延伸,且存在赋矿空间。
(1)蓬莱侯格庄金矿由NNE向、NE向和NEE向三级断裂构造控制,在同一条构造带内发育两种矿化类型的金矿体,一是黄铁矿石英脉金矿体;另一类是裂隙网脉状金矿体。
(2)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控制该金矿矿体的形成与分布,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由于其运动的距离较大,影响范围广,主断裂构造控制下的断裂构造的级别呈有规律的多级次分布特征,表现为多级次构造组合形式。
(3)蓬莱侯格庄金矿1号金矿脉由扭性断裂控制为主,下盘2号矿脉发育的金矿体主要是由右行左斜列的雁列式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
(4)从构造控矿规律和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分析,侯格庄金矿的外围和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致谢:野外工作得到山东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烟台事业部及山东黄金集团蓬莱矿业股份公司科技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极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