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阳 孙晓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450000)
肺炎多与病毒、细菌感染肺部组织有关,而婴幼儿抵抗力较弱,易受病毒侵害,引发呼吸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病情加剧,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炎多以抗生素为主,可有效抗菌抗炎,但由于患儿无法自主排痰,加之免疫力较差,导致病情反复,效果欠佳,因此尚需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法,可通过推按穴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体质[1]。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可增强患儿排痰能力,从而有效避免痰液堆积,感染肺部。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小儿推拿疗法配合机械深度排痰对小儿肺炎患儿康复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5 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观察组43 例。对照组男 25 例,女 17 例;年龄 4 个月 ~13 岁,平均年龄(7.61±0.32)岁;病程 2~7 d,平均病程(4.59±1.54)d。观察组男 24 例,女 19 例;年龄 3 个月 ~13岁,平均年龄(7.58±0.30)岁;病程 2~8 d,平均病程(4.95±1.82)d。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 年版)》[2]中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儿童病毒性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9 年制定)》[3]中风热闭肺证诊断标准:发热微汗、咳声响亮、痰黄黏稠、咽红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经家属同意翻阅临床资料。(2)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等功能障碍。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国药准字 H20041579)静脉滴注,30~100 mg/kg,2 次 /d,同时予以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
1.4.1 对照组 采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取肺经、脾经、肺俞、肝经、八卦、肾俞、三关及足三里穴位,捏脊推拿,补脾经直推300 次,补肺经推按200 次,内八卦推运150 次,膻中分推150 次,足三里揉按150次,肺俞、肾俞各揉150 次,三关推200 次,捏脊5遍。1 次/d,持续治疗5 d。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型号:V13 型,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治疗。排痰前15 min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患儿取侧卧位,暴露胸背部,选择排痰合适振头,振幅设置为15 Hz,可依据患儿耐受情况调整参数,10 min/次,2次/d。持续治疗5 d。
1.5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4]:肺部体征消失,咳嗽、咳痰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超过95%为痊愈;肺部体征、咳嗽、咳痰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下降71%~95%为显效;肺部体征、咳嗽、咳痰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下降30%~70%为有效;肺部体征、咳嗽、咳痰无明显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低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症状改善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时间。(3)舒适度: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时状态,其中哭泣吵闹、身体扭动反抗为不舒适,反之则为舒适。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组别 n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对照组43 42 tP 2.15±1.02 3.24±1.21 4.494 0.000 5.87±1.59 7.26±1.84 3.729 0.000 4.98±1.25 6.07±1.67 3.412 0.001
2.3 两组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舒适度为90.70%(39/43),对照组舒适度为73.81%(31/4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41)。
肺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肺部组织所致,与免疫力、环境均有关,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气道狭窄、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5]。婴幼儿是肺炎高发人群,其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对病毒、细菌抵抗力较差,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低氧血症、酸中毒、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易导致机体脏器损伤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6]。西医临床认为肺炎发病机制与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炎性反应有关,治疗上多以抗菌抗炎为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在消除炎症、抗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一些副作用,且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尚需寻找有效、安全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炎。
中医将小儿肺炎归属于“肺炎、喘嗽”范畴,认为其与小儿肺脏较弱,肺气不固,易感风邪,脾失健运,肺储痰湿,而肺管不利,气道滞涩,致使痰湿瘀积,脉络阻滞,出现肺炎喘嗽之症,因此治疗上以止咳化痰、清热宣肺、通络理气为主[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舒适度较对照组高,可见小儿推拿疗法配合机械深度排痰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舒适度。分析原因在于,小儿推拿疗法属于中医传统治疗手法,以婴幼儿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取穴,辅以特定手法进行推拿,可有效增强婴幼儿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9]。补脾经可健脾和胃、益气活血;补肺经可宣肺止咳、补肺益气;推运内八卦可平喘止咳;分推膻中可降气宣肺、通络化痰;揉按足三里可燥化脾湿;揉肺俞、肾俞可宣肺理气、补肾壮阳;推三关可温气补血、调理肺气。而捏脊疗法可调节督脉气血,固本培元,结合穴位推拿可有效健脾理肺、调和阴阳。婴幼儿年龄较小,无法主动咳出痰液,因此,需借助外力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可通过振动将呼吸道黏膜表面分泌物松弛,从而将已被液化的黏液推挤出呼吸道,进而排出体外,配合小儿推拿疗法可尽快祛痰止咳,避免肺部感染;同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保持患儿呼吸通畅,提高其舒适度,治疗效果较好[10]。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疗法配合机械深度排痰治疗小儿肺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