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暑托班来了”
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教育版
朋友的孩子上小学,这个暑假报名参加了街道文化站开办的公益培训班,主要学习戏曲、剪纸等非遗文化。问及效果如何,朋友却并不买账。由于是免费的,授课老师出于做公益友情出场,被邀请来的多为文艺人士或退休人员。他们对课堂教学并不在行,也不善于与孩子们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反正是到点上课,准时下课走人。结果就是刚开始孩子们图个新鲜还能认真听,等到新鲜劲一过就没几个听讲的了,一期下来学不到东西。公益培训班叫好不叫座,原因何在?举办方不关心课堂质量,办班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授课老师无考核压力,只要课堂上不出事就万事大吉,正所谓免费即免责,所以效果难以保证。
如今,为学生减负已成大势所趋,办好暑托班、延时班等势在必行。要想把好事办好,不妨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内容要适销对路,要针对学生个性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课堂内容,多听一听受众想什么要什么,不能摆出一副我提供什么你就得听什么的架势;二是形式要丰富多彩,不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整天看动画片或者写作业,局限在教室一隅,可以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们过得既充实又有收获;三是责任要明晰到位,不能因为是免费的就敷衍应付,更不能因此怕担责、不想担责,而应把责任考虑在先、明晰在前,诸如举办方的安全责任、教师的质量责任、家长的配合责任等,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谈,不要等到出问题了相互抱怨、推诿扯皮。
江苏扬州❘李政❘纪检监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