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颖瑜
【摘要】对于班级中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尽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外,还应关爱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综合辅导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小学生陈宇,男,今年9岁,活泼好动,多手多脚,不太听教。与爸爸妈妈住在城村结合的城中村中,爸爸因为现住房子的拆迁补偿工作经常奔走于各地,未有时间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妈妈则常年在家绣花,忙碌的时候也缺少对学生的管教,空闲的时候就比较有心思辅导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不过妈妈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非打即骂。所以学生特别害怕妈妈,在家里表现得特别乖巧,与在学校是两个样子,不过妈妈知道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二、案主的社会适应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
自笔者接手该班以来,同学们几乎每天都向笔者投诉陈宇的“罪状”。笔者也发现陈宇同学在校经常动手欺负同学,易怒伤人的事件经常发生,常因为一点点芝麻大的小事就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咬同学的手……上课经常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班上很多同学极大的反感,甚至引起了一些曾被欺负过的同学家长的强烈不满。另外,该生其实比较聪明,但是由于心思不在学习上,所以学习成绩低下,经常不及格。
三、诊断分析与辅导目标和对策
以上现象表明,陈宇除了对同学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外,与同学的相处方式等也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
(一)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环境长期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处事的方式。家长一味采取不听话就打这样比较粗暴的管教方式,导致了学生在处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也一味地采取粗暴的解决方式。
2.自尊心过多地受到伤害,变得麻木。学生自上学起,由于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比较差,经常受到家长与教师、同学的指责、批评,得到的表扬很少,几乎没有。因此,他对批评之类等已经习惯了,甚至无视批评。
(二)诊断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学生处事方式粗暴,甚至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教师的偏心、同学的嫌弃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使学生心理失衡,产生了自卑、虚荣、叛逆、脆弱等心理偏差。
(三)辅导目标
1.通过心理辅导,改变学生暴力的处事方式,改善其与同学的相处关系。
2.通过与家长的配合,希望家长能改变以往一味粗暴的管教方式,采用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3.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如字写得漂亮,比较喜欢画画),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四、辅导对策
(一)尽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也就是说,父母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处事态度,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父母的生活处事態度。陈宇之所以老是出现暴力攻击的行为,与家长粗暴的管教方式是分不开的。因此,要转变学生,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方式。
(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陈宇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并及时反馈,尽量发现和挖掘他的优点,让父母在家中也尽量多表扬,增强他对学习的乐趣。
(三)关爱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陈宇安静的时候挺讨人喜欢,白白的肤色,加上一个西瓜头,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生。其实他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写字漂亮,爱画画。教师要在生活上体贴他,在学习上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使他在精神上振作起来。师爱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间活动时间,笔者都会常常提醒他,关注他。此外,笔者还常常和陈宇约定协议,如他一节课中能经常举手,全神贯注地听课,就表扬他;一节课不走神,就奖他小贴纸,然后逐渐延长时间,一天、一星期……逐渐改正他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笔者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他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在课上更多地关注他的学习情况。课后,笔者再找学生谈心,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告诉他:做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只要他一有进步,笔者都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有时上课时,他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笔者就会用眼睛暗示他,他会马上坐端正。
五、辅导过程的记录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辅导。首先加强与其父母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希望他们能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然后通过与案主面谈交流,直接辅导,主要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案主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案主的意志力,逐步控制减少其暴力攻击行为。最后多与同班同学沟通,有意识地找到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案主参加活动,与案主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案主的方法、时间和内容等。
(一)与其父母沟通
第一次:笔者到学生家中了解其最近在家的表现,并告诉家长学生最近在学校里的表现,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学生的方法,同时把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到学生之所以经常出现暴力攻击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向他们指出症结所在,并向他们推荐一些好的家长教育经验。
第二次:跟家长反馈学生在家访以及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后的一些变化,指出学生出现的细小改变,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对家长再次推荐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希望家长能转变自己粗暴的管教方式。
第三次:把同学对其最近表现的评价与之前的评价带给家长看,让家长通过同学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改变,并了解家长最近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二)对学生的辅导
第一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向学生了解了其在家的活动,并通过学生的陈述发现家长在学生三年级时采取的教育方式仍是一味地打骂,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所以学生在家里表现得特别乖巧,为的就是不挨打。他妈妈每次出手,他的身上肯定留下不少的痕迹。笔者还发现,学生因为妈妈总是在他做得不好的时候就打他,打到他听话,他就算多么委屈,妈妈也不会听他诉说,所以他心里积聚了大量的怨气与不忿,回到学校与同学相处时一不开心就打人,捉弄完别人之后他就会感到心里舒服多了。笔者让他在妈妈面前尽量表现得好一點,如果妈妈还是要打他的时候,试着跟妈妈说说事情的缘由,不要经常在妈妈面前说谎,惹妈妈生气。自己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看看他们同不同意他的看法。当妈妈打他的时候要大声哭出来,释放心里的不快。
第二次:学生告诉笔者,这段时间他一下课就回到家中认真做作业,没有在路上玩而耽搁时间,减少了对父母说谎的次数,父母最近也少打了他。而且可能因为笔者曾经介绍一些好的教育方法给家长,现在妈妈也会多听他的想法。笔者告诉他,在父母相信你的时候,你自己也要表现好一点,不要让父母失望。同时笔者表扬了他最近一周少了同学投诉他的“罪状”,并鼓励他坚持下去。
第三次:笔者把本期的黑板报工作交给了他与宣传委员,开始时他扭扭捏捏地不肯去,说自己去了没用。笔者再三说明,只要他去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定会欢迎他的。出板报一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其他同学做做玩玩,而陈宇始终没有歇一会,而且表现得较积极,不是给这个打水,洗抹布,就是给那个递粉笔,忙得不亦乐乎。笔者还鼓励他,赞他的字写得漂亮,并说下一期的黑板报也让他负责。
第四次:笔者把最近学生对他的评价与之前同学对他的评价给他看,让他从同学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变化,并从这些评价中知道什么样的自己才会让更多同学所接受,所喜欢。他看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很不好意思,只是笑了笑,说他们都讨厌自己惹他们。笔者向他宣布了最近一次英语单词书写比赛的结果,他是第一名。笔者还鼓励他,说如果下次同学们还是说他变得更友善了,学期末就颁发一个“学期最大进步奖”给他,并推荐他参加区的美术比赛。
第五次:快到学期末,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笔者和他一起研究制订了改进计划。笔者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他表示一定配合,一定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
六、辅导的结果与反思
(一)结果
同学与教师反映,该生暴力攻击性的行为大大减少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大部分时间能坚持听讲,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好转。妈妈反映:“学生回家比以前听话了,少说谎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学生自己:“我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漂亮是很好的,我经常能获得写字比赛的一等奖。虽然有时候我还是会惹其他同学,不过现在他们都没有以前那么讨厌我了,我现在也有了几个好朋友。”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直至学生完全不出现暴力攻击行为。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王银杰.儿童行为心理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