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登科
在很长的时间里,尤其是在近代以来,出版业(包括报刊、图书出版)的不断进步为推动诗歌传播和诗歌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信息化、多媒体时代,诗歌的发表、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但传统的出版依然不可或缺。
在诗歌艺术发展中,诗歌的传播始终具有重要地位。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合适的传播方式,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往往就难以流传,就不能产生艺术效应,不能发挥良好的审美作用。自诞生以来,诗歌的传播经历过很多方式。传播方式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诗歌艺术的发展和诗歌文化的普及、传承与创新。
最初的诗歌传播是口口相传,创作者和欣赏者(听众)之间可以不需要传播媒介(中间环节)的参与,而是由创作者直接分享给欣赏者(听众)——创作者之后的转述者也可以被认为是新的创作者,因为他在转述的过程中会在作品的语气、声调甚至文字等方面融进自己个人的元素,甚至会投入自己的感情。
其后出现过抄录、印刷、朗诵、演唱等传播方式,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诗歌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捷,除了传统的印刷之外,还出现了音频、视频、网络、多媒体融合等方式。诗歌传播方式的演进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互联网、移动终端出现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网络诗歌、博客诗歌、微博诗歌、微信诗歌等渐次出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几乎都是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其实影响诗歌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作品质量、传播媒介和接受者。在传统的诗歌创作、传播链条中,这几个因素是由不同的主体掌控的,各有标准,相互制约。创作者、出版者在把控作品质量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在新媒体(网络、移动终端等)时代,尤其是在自媒体中,这种制约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网络诗歌、微博诗歌、博客诗歌、微信诗歌等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诗人、学者都对其给予了关注,推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研究文章。最近这些年来,随着微信和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诗歌界确实给人“火起来”的感觉,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也不少,各种媒体推出的诗歌作品难以统计。有一部分微信平台眼光较高,标准较严,对诗歌的艺术质量把握比较到位,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使优秀的诗歌作品能够更加便捷地走向读者。有一些网络平台、微信平台,主要收集、转发过去的一些经典作品或者在纸质媒体上经过了认真筛选、审核之后发表过的作品,其质量当然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当网络、微博、博客、微信平台等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成为个人媒体(作者可以自己掌控的自媒体)的时候,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虽然通过这些渠道发布的作品在数量上呈几何级增加,优秀作品的比例却不一定很高。尤其是一些以个人名义开办的公众号,或是其中一些以发表开办者个人作品为主的公众号,有不少都存在着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研讨、矫正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在整个诗歌创作、传播的链条中,创作者、发布者有时由同一个人完成,缺乏对作品质量的把控,不管他们使用的媒介有多么先进、便捷,传播出去的内容如果达不到较高的水准,这种传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就不一定理想,甚至可能败坏读者的胃口。
因此,当下通过网络、微信等实現的诗歌的虚拟传播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热闹之中有沉寂,繁荣之中有痛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简单梳理一下,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写作的门槛降低了。诗歌写作成为一种大众化行为,很多人都可以实现成为“诗人”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写出了作品,只要能够链接网络,轻轻按键就可以发表出去。这种快速的发表方式,使不少写作者缺乏“冷处理”的时间,缺乏反复修改、打磨的工夫,产生诗歌精品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截断了。我们并不否定,有一些天赋极高的诗人,写出作品之后不需要打磨、修改就可以成为好作品,但更多的佳作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的,就连庞德这样的诗人也是如此,他的《在地铁车站》修改了两年,最终从30多行变成了两行,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事实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是很多优秀诗人认可的创作经验。
艺术探索的自由度提高了。在这种语境之下,诗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用考虑某些写法是不是会被刊物编辑接受,不用考虑写出来的是不是诗,不用考虑写诗是不是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诗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写出来的文字都是在他们自己创办(或者注册)的网络、平台上发表,不需要别人来判定。我们不否认这种创作氛围在推动新诗艺术的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换一个角度看,在创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下,诗的艺术品质很难得到保证,至少会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形,也可能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混乱,甚至会逐渐影响到读者对诗歌的审美判断。
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了。在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作品所依托的主要是技术手段,而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技术标准在不断变化,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海量的作品不断被覆盖,在网络、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大多数都难以多次、连续地受到关注,甚至因为技术更新的原因而在一定时间之后无法再次打开,导致诗歌阅读成为一种快餐式的浅阅读,也导致诗歌的写作向快餐化、娱乐化特征靠近,其中即使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也难以在诗歌发展的历程中被人们不断阅读,最终导致经典性诗歌作品在某些时段的缺失,成为诗歌发展中的遗憾。
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当下出现的一些快捷的诗歌发表、传播方式,使不少写作者失去了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失去了对艺术创新、创造的敬畏,失去了对辛勤探索者的敬畏,失去了对传统的经典作品的敬畏,而且还可能养成诗歌写作中的一种浮躁心态——一些人只注意尽快地把作品发表出去,只考虑自己的名字不断在不同的网站、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中出现,但很少考虑如何提升作品质量,很少考虑读者对这些作品的真实评价。有的还养成了一种娱乐心态,为了吸引眼球而出现了“标题党”之类的哗众取宠的情形。我们不能说,在网络、微信出现之前,诗歌界就没有这些现象,但是,相比而言,在当下的诗歌界,这些现象更为严重,甚至相当普遍。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自媒体时代,“自由”成为诗歌写作者最主要的动力,很多人不愿意遵守诗歌文体的基本规则,不愿意研究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甚至不愿意研读经典作品。这种“自由”恰好缺失了传统媒体的监督、遴选环节,于是在网络、微信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空壳化的作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报刊、图书的发行量不断下降,但是,就诗歌艺术的发展来说,传统出版(包括报刊出版、图书出版等)依然还是保存、传播优秀诗歌作品的重要的方式。也许不只是普通读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不只是诗歌领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才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试图将传统的出版、传播方式和现代的传播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以此减少甚至消除各自的局限。
相比于大量的文学、诗歌写作者而言,全国的文学报刊、诗歌报刊和出版社的数量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紧缺资源”。我们不敢说,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和在出版社出版的诗歌作品都是好作品,但是相较于难以数计的自媒体来说,报刊、出版社推出的作品在总体质量上要好得多。一方面,报刊、出版社都有严格的选稿、发表、出版程序,都会爱惜自己的羽毛,会在大量的作品中选择较为优秀的作品发表、出版;另一方面,在自媒体时代,读者也在发挥监督作用,如果报刊发表的作品、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质量太差,便捷的网络、微信等就会成为监督平台,反过来促进报刊、出版社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就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按照出版规范和相对公认的艺术标准对诗歌作品的评判,并不是所有在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的诗歌作品都能够通过报刊、出版社的选择。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从推出优秀作品的角度讲,传统的发表、出版方式依然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依然是推动诗歌艺术创新、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活跃的诗歌时代,每一种期刊、报纸,每一家出版社,都可能收到大量的来稿(恰如自媒体一样),而这些稿件并不都能够得到发表或出版(这一点和很多自媒体不同),有些报刊、出版社对来稿的淘汰率非常高。按照报刊、出版社的稿件处理原则和程序,每一篇稿件基本上都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其后还有通读、质检、抽查等环节,最后才能付印成书(报、刊)。这个过程是独立于创作者的(和很多自媒体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每篇稿件都会由不同的编辑按照刊物、出版社依据办刊办社宗旨确定的标准和版面情况等进行审核、筛选,很多达不到要求的作品就会被淘汰。当然,由于不同报刊、出版社的办刊办社理念和编辑在诗歌观念、艺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被淘汰的作品中也许有一些不错的作品甚至是优秀作品,但遴选出来的作品在总体上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的,这种遴选可以使出版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泥沙俱下的状态,从而反映出当下诗歌创作的大致趋势和艺术水准。
发表、出版是优秀诗歌走向经典化的重要路径。简单地说,诗歌的经典化过程,就是诗歌作品不断被阅读、被评价,也不断被淘汰、被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严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艺术的发展,最终能够流传下来的往往只是每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中的极少数,而正是这极少数,成为了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体现了不同時代诗歌艺术发展的趋势和高度,而长期积累下来的这些作品,则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诗歌艺术的典范性作品,构成了诗歌发展的艺术与精神文脉。诗歌艺术的流变、诗歌文化的积淀、民族精神的传承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典作品;人们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评价标准的概括、总结,往往也依赖于经典作品。由于媒介的独特性,除了作品本身的遴选程序和艺术品质之外,通过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在保存、阅读、传承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优秀作品一般都不会被“覆盖”,不会被“一键清除”,不会因为技术创新的原因而无法识读,因而也就具有了更大的成为经典作品的可能性。
相比于流行的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传播方式,传统的发表、出版在诗歌艺术的发展、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随着人们对诗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最初主要在网络、微信平台上发表作品的人,也越来越看重通过传统媒体、传统方式发表和出版作品,他们将自己在虚拟空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出来,重新发表和出版。而传统的发表和出版也没有忽略出现在网络空间的优秀诗歌作品,一些刊物纷纷开设了“网络诗选”“微信诗选”“E首诗”等栏目,一些出版社编选出版网络诗歌选、微信诗歌选等,有效地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起来。选择的标准,不是因为传播方式,而是依据作品的艺术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下诗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严谨的遴选程序选择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同样需要通过便捷、快速的传播手段,将这些作品推送给读者(听众、观众)。
近些年,网络、微信诗歌的火热无需赘言,而在传统的报刊、出版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专业的诗歌报刊总体上都发展得相当不错,一些综合性的报刊也发表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一些出版社甚至因为诗歌出版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知名的文学类出版社之外,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好诗”系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诗集、诗歌丛刊,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的“诗人自选诗”系列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等对诗歌出版的重视,都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诗民族,我们不需要追问人们是不是需要诗歌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传播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如何推出更多的好诗,如何保存、传播好诗,使好诗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精神食粮,而不是在泥沙俱下、珠目相混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沙里淘金、目中挑珠。
2019年10月28日,于重庆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