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笑薇 左韬 赵磊
摘要:目的 就自拟方地苓消水饮针对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中医辩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型,符合2型糖尿病,伴临床意义性黄斑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se oF Macular Edema,CSME)的非增值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o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60例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入组31例、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方地苓消水饮,日1剂,早中晚分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用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后CMT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CVA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自拟方地苓消水饮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中心视力,能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全身的证候。
关键词:中药;糖尿病;黄斑水肿;气阴两虚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5-0049-03
DME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可严重损害患者视力甚致其失明[1],针对美国,DME会影响大约74万美国人或者糖尿病病史达40年以上的4%的美国人,与疾病的病程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阶段有关且可发生在任何时期[2]。致使DME的治疗成为眼科界共同探讨的热点,如今临床上针对DME,多采用用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玻璃体手术等治疗手段[3]。而抗VEGF药的研究和运用,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其长期的疗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和观察。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临床经验,采用自拟定的中药方剂地苓消水饮,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DME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属气阴两虚型。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且8周内未进行针对黄斑水肿的治疗。共入组60例(68只眼),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35眼,男15例(17只眼),女16例(18只眼)、年龄42~72岁,平均(58.55±7.90)歲;病程2~20个月,平均(9.58±4.33)个月。对照组29例33眼,男15例(16只眼),女14例(17只眼);年龄44~73岁,平均(58.03±6.65)岁;病程2~18个月,(9.03±3.68)个月。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2018年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解读》[4]:有2型糖尿病病史,伴CSME的NPDR。(1)视网膜增厚在黄斑中心500μm。(2)在黄斑中心500μm范围内或在黄斑中心500μm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与邻近的视网膜增厚有关。(3)一个或多个视网膜增厚区域一个或更大的视盘区域,增厚的任何部分都在黄斑中心不到一个视盘直径的范围内。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十三五”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教材彭清华著《中医眼科学》[5],制定消渴目病,气阴两虚型诊断标准:主症:(1)视力下降,或自觉眼前黑影飘动。(2)眼底出现黄斑水肿。(3)视网膜出现渗出、出血等;次症:(1)面色少华。(2)神疲乏力。(3)气少懒言。(4)咽干口燥。(5)自汗。(6)五心烦热;舌胖,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细或细涩等。(主症符合(1)、(2)或以上,次症符合3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1)遵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6]的2型糖尿病患者。(2)遵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2018年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解读》的DME患者。(3)年龄为18-75岁,性别不限。(4)无其他内科疾病。(5)中医诊断消渴目病,证属气阴两虚型。(6)患者签订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屈光间质欠清,难以观察眼底者。(2)2周内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DME者。(3)增殖期病变,视网膜有牵拉或脱离者。(4)其他疾病如静脉阻塞、葡萄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引起的黄斑水肿。(5)曾接受过激光手术或玻璃体腔注射者。(6)对治疗方法成分过敏者。(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5 g×12粒×4板/盒,国药准字H20010481),2粒日2次 温水送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自拟方地苓消水饮,方药如下:生地黄30 g,山药15 g,山茱萸15 g,泽泻15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猪苓15 g,阿胶5 g,滑石15 g,党参50 g,莪术15 g,地龙15 g。日1剂,水煎取300 mL早中晚分服。疗程为12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自行用药控制血糖。
1.6 观察指标 视力检查:使用国际标准通用ETDRS视力表记录治疗前后的BCVA。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使用蔡司CirrusHD-OCT5000扫描机扫猫治疗前后的CMT。
中医症状积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分别对治疗前后的主症:视力下降,或自觉眼前黑影;次症: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气少懒言,咽干口燥,自汗,五心烦热;舌脉:舌胖,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细或细涩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症状的表现程度分级,将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记录为0、1、2和3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重。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26.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同组数据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x2±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比较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MT比较 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
3 讨论
DME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改变,黄斑部或邻近黄斑部的视网膜增厚或渗出,可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其主要是因为血糖的长期升高使VEGF增多。使连接视网膜内、外屏障的蛋白发生改变,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入其中,使得液体积聚在视网膜黄斑区的细胞内外,形成黄斑水肿[9]。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抑制血管通透性、血小板活性和血液黏稠性的增高,故选用常规基础用药[10]。
在中医角度探讨,黄斑水肿属“视直如曲”,“视瞻昏緲”[11],DME属“消渴病”范畴,其患者多因阴虚燥热,日久伤气,致气阴两虚,气不运精,同时气虚则推动无力,阴亏则血行不畅,日久血瘀脉中,血不利则为水,故出现“虚”、“热”、“瘀”、“湿”;瘀血凝滞,闭阻目络,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目失所养,则目不能见;眼底脉络瘀阻,水湿凝聚,为黄斑水肿。在整个病变过程中,都可出现黄斑水肿[12]。本病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气阴两虚,肝肾亏虚为本病基本病机,血瘀水停、目络阻滞是本病的重要病机。
自拟方地苓消水饮,为临床经验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去熟地、加生地、猪苓、阿胶、滑石、党参、莪术、地龙而成。宋代医家钱乙著有《小儿药证直决》始载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药成方。其功效以滋阴补肾为主,文献研究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13]。经过临床的实践经验,去熟地而用生地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泽泻、茯苓和猪苓以利渗脾湿而泄浊,莪术欲破血,行气,散结,地龙、滑石善其清热,以利尿通淋,山茱萸补养肝肾并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固肾[14],重用党参以健脾益气,养血生津,阿胶助其养血滋阴。全方亦补亦泄,在补益肝肾的同时,健脾除湿,益气滋阴,活血养血,降火明目。欲减轻黄斑水肿的同时,减轻全身症状。
经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予羟苯磺酸钙治疗12周后,BCVA和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T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方地苓消水饮治疗12周后,BCVA、CMT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改善明显,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根据结果表明,自拟方地苓消水饮联合常规用药治疗DME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黄斑水肿厚度,改善患者全身状态。
参考文献:
[1]Bandello F,Battaglia Parodi M,Lanzetta P,et al.Diabetic Macular Edema[J].DeveloPments in OPhthalmology,2017,58:102-138.
[2]Kim E J,Lin W V,Rodriguez S M,et al.Treatment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J].Current Diabetes RePorts,2019,19(9):68.
[3]朱婷婷,王權,姜彩辉.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9,39(3):296-300.
[4]邵毅,周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2018年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解读[J].眼科新进展,2019,39(6):501-506.
[5]彭清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6-177.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7]黄蓓.《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1):107.
[8]孙虹,任红苗,赵军,等.健脾活血消水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8,28(3):170-174.
[9]付彩云,黄厚斌.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4,34(12):1141-1143.
[10]张黎,段俊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92-93.
[11]葛含笑,张沧霞.自拟糖明组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4):28-31.
[12]张沧霞,杨来庆,葛含笑.糖明组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29(3):211-214+224.
[13]左凯妮,张崇旭,张梦培,等.基于Meta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师,2020,23(9):1798-1804.
[14]谢奇.六味地黄丸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与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