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关系”视角下瑞岩弥勒造像保护规划实践探析

2021-07-29 09:3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梁中荟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弥勒遗产地格局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梁中荟

0 引言

遗产的概念在不断延伸,文化遗产多元、复杂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遗产与记忆相关,其所在地属于遗产地社群记忆的一部分。我国福建省内寺庙、石造像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古迹,与居民生活密不可分,居民对此类遗产价值有不同解读,并发自内心地守护“记忆之地”遗产。经过岁月沉淀,遗产饱含居民情感,并在遗产地文化传承、社会精神产生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在持续使用的历史场所感受到的印象,比教科书式的宣讲或阅读得来的印象更生动。如何认知多元的遗产价值,使遗产价值得以延续与传播?如何保留此种生动印象?这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借由福建省福清市瑞岩弥勒造像(下文简称弥勒造像)保护规划,对遗产的整体保护与价值延续、印象保留展开实践探索。

1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理念的发展

研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发展历程可看出,2005年及之后《指南》“管理体制”部分的第112条所述内容共经历3次重要变化:由最初仅指出基本工作内容,到2011年提出“整体保护”综合视角理念与“更广泛的背景环境”概念、2015年明确管理对象可包含广泛的关联因素、2019年指出对上述背景要素的管理可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由此看出,遗产保护管理的目标更加广泛、有机。遗产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背后蕴含发展演变的“智慧”“记忆”也在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指南》中对“更广泛的背景环境”的界定与重视,通过多项实践工作理解,笔者认为,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来自于遗产所在地居民所理解与认知的多元价值,以及价值特征要素之间的重要联系。上述内在联系是日积月累有机变化所得的结果,即背景环境的组成部分,其属于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共同构成遗产地“整体印象”。2005年,《西安宣言》提出:“环境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精神活动等,它们共同形成环境空间,以及当前动态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为保留住这种生动的印象,需基于遗产独特的价值,在保护规划对象认定阶段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

2 瑞岩弥勒造像价值研究

弥勒造像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城郊地带瑞岩山前岩,坐西向东,与山中瑞岩寺相邻。始建时,背靠瑞岩山,东侧面向福清湾。造像原有石佛阁遮护,石佛阁多次倾圮损毁,目前造像处于露天保存状态(见图1)。从宋代开始,瑞岩山便是本区域著名的风景游赏地,是饱含遗产地居民记忆的地点,至今一直得到周边村落居民及宗教信众的关注与维护。

图1 瑞岩弥勒造像与石佛阁遗迹

1)弥勒造像是元代佛教文化在南方传播,特别是在闽中地区发展与演变的见证。其历史价值体现在:弥勒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 “布袋和尚”题材造像,是我国宋代以后佛教弥勒信仰中“布袋和尚”题材在我国流行的实证。在艺术价值方面,瑞岩弥勒造像是我国元代南方布袋造像正姿倚坐造型的杰出艺术代表,为研究我国元代美术史与宗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造像利用地表凸出岩石雕琢建造,巨型雕像的形象塑造能力,精细写实、形神兼备、线条流畅的美学水平,见证了福建传统石雕技术的极高水平。

2)瑞岩弥勒造像所体现的地区文化以及其对社区的特殊意义值得关注。瑞岩弥勒造像所在的瑞岩山区,风貌奇特,因其特殊地质及福建沿海地区登高望远祈福的文化传统,既是本地宗教信众的祭拜场所,又是登高望远、享受山川之趣的风景名胜地,其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一直延续至今。山中的瑞岩寺、摩崖题刻、奇石山洞与造像共同构成地方独特的家园记忆,尤其是在福清成为侨乡后,更是归国华侨对家乡思念之情的纪念地,是社会凝聚力产生的重要纽带。

3 保护对象认定

3.1 造像及其环境

弥勒造像的产生、发展、延续与所在地社会背景、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在规划实践中,基于遗产价值,从海口镇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理解与认定保护对象。

弥勒造像所在海口镇位于福清湾顶部,水运发达,受宋元时期海上贸易活动的时代背景影响,逐渐发展并于北宋年间建镇。位于海口七里之一的新安里(今牛宅村一带)附近的瑞岩山得以开辟繁荣,因其山中满布奇石,能登高望远以赏美景。留存至今的山中摩崖题刻遗存见证了此地一直是海口镇城郊风景游赏玩乐之地。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在瑞岩寺以南、瑞岩山前岩山谷始凿弥勒造像。清代,海口镇逐渐衰落,据县志记载,此地区发展因战乱遭受重创,镇内各重要地带及瑞岩山随之衰败。民国以后,瑞岩山所在地区得以复兴,海口镇发展至今成为著名侨乡。

瑞岩山与弥勒造像的“发展周期”与海口镇的繁荣衰落同步,其承载价值特征的环境要素包含2种类型:由瑞岩寺、石佛阁遗存、牛宅村等组成的人文环境要素;与弥勒造像选址相关的瑞岩山、东岳山、后路山、小西山、福清湾组成的自然环境要素(见图2)。

图2 瑞岩弥勒造像及其环境要素

3.2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

基于对弥勒造像价值的认知以及对“背景环境”的理解,为维系弥勒造像的历史“印象”,除了遗产本体及其环境要素外,规划实践将承载着遗产地“记忆”的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作为保护对象,体现在以下方面。

3.2.1 自然环境格局关系

自然环境格局关系包括承载弥勒造像选址的天然地质条件、背山面水的选址特征、弥勒造像与群山之间的视觉关系,以及烘托佛教石刻精神特征的幽静环境感受。前者载体为具有特殊石质的瑞岩山,后者载体为瑞岩山围合成造像视觉空间的东岳山北侧山麓以及从瑞岩山顶往东部眺望至狮头山的群山格局环境(见图3,4)。

图3 瑞岩山顶往狮头山方向现状

图4 瑞岩山与群山环境格局关系

3.2.2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为瑞岩山与海口镇牛宅村相互推动与发展的关系。1988年《福清县志》记载:牛宅古为渔岛,因其为牧牛地,故名牛宅。如今,牛宅村是著名侨乡,弥勒造像与瑞岩山凝聚了牛宅村村民重要的回忆与情感。20世纪90年代,牛宅村著名侨领林绍良先生曾捐资对弥勒造像周边环境进行维护与提升,为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3.2.3 空间景观关系

瑞岩寺与弥勒造像、石佛阁先后修建,其中寺与阁经历多次重建。瑞岩寺背靠峭岩,依山势建于弥勒造像所在山谷北侧高台,与造像所在地高差约4m。参考清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的“瑞岩丹洞”,与现状对比,弥勒造像与瑞岩山、瑞岩寺之间的空间景观格局关系仍保持至今(见图5)。瑞岩寺与弥勒造像整体朝向一致,背山面海,面朝东,山石形态丰富的瑞岩山为其整体景观环境背景。

图5 弥勒造像与瑞岩山、瑞岩寺的空间景观格局关系

3.2.4 功能关系

石佛阁因多次倒塌,其历史功能已不存,仅留部分遗迹。但瑞岩寺与弥勒造像的佛教文化功能依然存在,形成石佛与寺庙结合的祭拜功能空间。造像与寺庙、石刻共同存在的瑞岩山一直是海口镇风景游赏之地,瑞岩山与镇区的功能关系依然延续。

4 保护规划策略

4.1 明确保护要素及其关联,划定保护区划

1)保护范围划定 保护遗产所处地质环境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护承载举行宗教活动、游赏山石之趣的历史功能与景观功能的完整空间。

2)建设控制地带划定 完整保护与维系遗产所在地的历史环境格局,包括背山面水、众山环绕的格局;通过建设高度控制保障构成要素之前的空间景观格局可感知。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目标为:①保证弥勒造像所在的自然山林环境与山体格局不被破坏;②维系历史环境空间格局与山林氛围的完整性;③提升瑞岩山往东部眺望至狮头山的群山格局环境感受、遗产与城镇衔接地带环境品质。

3)环境控制区划定 提出遗产周边景观控制建议,尤其是与遗产密切相关的牛宅村,其更新改造应充分研究聚落历史与发展脉络,保护传统格局肌理、规模范围、空间格局等。

4.2 延续关系,留住历史记忆

遗产不是仅需设防的“孤岛”,而应作为“城市生态—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互惠互利。在规划实践中,一方面基于地区发展脉络研究,提出区域资源利用策略,完整阐释文物及所在地背景环境;另一方面,从长期发展的视角,给予引导建议并制定延续关系的保护措施。

4.2.1 自然环境格局关系

整体保护延续海口镇海积平原低丘山体的地貌特征,不扰动山形水系,积极复绿,保持瑞岩山“众山环绕”的自然环境,管理与维护由瑞岩山往狮头山方向所能感受到的群山格局,严格控制山体范围内的建设活动。

4.2.2 社会关系

结合瑞岩山与东岳山的良好生态环境,遗产展示阐释内容及活动场地与牛宅村村民日常休闲活动、运动等公共设施共享,使遗产融入生活;同时,结合管理培训,使主动“守护”遗产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延续传统文化;科学开展聚落更新,既保护牛宅村的传统形态与格局肌理,又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4.2.3 空间景观关系

结合保护区划地块的划分,从专项规划措施层面提出符合区域历史文化特征、维系空间景观关系、为本地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空间功能使用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1)核心功能空间 延续以瑞岩山为中心的游赏地功能,通过专项整治及设计工程,从环境景观、生态资源、游线设计等方面对弥勒造像与瑞岩寺、摩崖题刻、奇石、山林等氛围进行强化。

2)游客服务空间兼公共活动空间 目标是在控制与管理景区开发的同时,兼顾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明确增加以公共活动场所、文化建筑等功能为主的空间。

3)绿化景观提升兼休闲活动空间 此区域应逐渐强化群山格局,维护应有的生态景观环境,营造优良的环境氛围,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室外活动场所。

4.2.4 功能关系

延续弥勒造像作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场所的宗教功能,保留瑞岩山作为地区风景名胜游赏地的传统功能,除文物本体的价值展示与利用以外,兼顾摩崖题刻、宗教寺院、奇石风趣、山林风景资源、生态环境等多类要素,进行系统策划,丰富文物的地域文化内涵。

5 结语

遗产的多元价值应被充分认知,尤其是与遗产地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饱含人民记忆与情感的遗产。承载遗产价值、链接这种记忆与情感的物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形成遗产地历史感“印象”的感知来源,也是遗产“更广泛背景环境”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保护规划中整体保护的理念实践既指应完整保护承载遗产价值特征的物质形态要素,又应保护与延续基于遗产地发展演变脉络的同一价值逻辑背景下、价值特征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瑞岩弥勒造像的保护规划实践,除认知遗产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外,还关注福建沿海地区人民对遗产的依赖,从遗产地发展演变脉络中确定保护对象,包括遗产本体、自然人文环境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环境格局关系、社会关系、空间景观关系以及功能关系。在划定保护区划时,综合考虑要素及关联,制定保护区划层级与管理规定,将规划措施对应4类关系,结合日常管理、村民生活、遗产阐释展示、生态环境提升、空间功能使用等提出长期主动式改善措施,制定与遗产地行政管理部门、华侨组织、村民等的合作式管理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遗产整体保护途径。

猜你喜欢
弥勒遗产地格局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格局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小人物的大格局
云南省弥勒市投入1200万元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