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地形特点及形态演变初探

2021-07-29 09:3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闫金强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晋阳东城汾河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闫金强

0 引言

晋阳古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曾为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北齐的陪都、北汉的别都、唐代的北都等。在春秋至宋代近1500年,特别是隋唐五代时期,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重镇,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价值突出的大型城市遗址之一。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焚毁晋阳,继而引汾水灌之,晋阳古城被夷为平地。此后百年,晋阳城长期被汾河冲刷淤积,遗迹多深埋于地下,最深达19m。由于缺乏明确文献记载及考古工作限制,其城市格局和重要建筑遗迹分布情况目前均不明了。

根据考古报告及相关研究,已探明晋阳古城城墙四至,发掘多处重要建筑遗址,明确了建设年代,目前已发掘确认了城墙及护城河遗址、东西向夯土遗迹以及多处建筑遗址和水渠、道路等,主要集中于西城西部(见图1)。

图1 晋阳古城主要遗迹分布

1 晋阳古城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晋阳古城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如关于晋阳古城城市布局、形态演变方面的研究,以王剑霓、薛愈、芮祁、常一民、张德一、张继清、尹钧科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代表。这些研究以《新唐书·地理三》《元和郡县图志》《晋阳记》等史料记载为依据,结合古城遗址地“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北河下村”等现状村名,根据已知的考古结论,对唐代晋阳城布局进行推测,主要观点如下。

1)观点① 现西城墙至南北夯土之间的范围为西城,东城角村以东为东城,南北夯土墙至东城角村为中城,汾河河道在北河下村位置。

2)观点② 汾河河道位置与观点①相同,不同处在于中城宽度为“州东二里百六十步”。

3)观点③ 西城范围在罗城、南城角、东城角之间,中城范围与②观点一致,东城在中城以东。

4)观点④ 汾河为现状位置,西城范围与观点③一致,东城在汾河以东,中城在东城与汾西的东城角村之间。

2 晋阳古城地形特点

2.1 现状地形概况

晋阳古城位于太原盆地北端的风峪沟冲积扇上,西依太山、龙山山脉,东临汾河,北有风峪河,南濒源自悬瓮山“晋水”,扼守与陕甘地区沟通的风峪要道,处于“山环水绕,原隰宽平”的理想建城要地。城内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城址最西侧海拔795m,东城墙处海拔772m,海拔最低点769m位于南城墙中段(见图2,3)。

图2 基于1962年晋阳古城卫星影像的地形分析

图3 晋阳古城GIS地形分析

风峪沟冲积扇是太原盆地西侧面积最大的冲积扇,长105km、宽40km,中上部较陡,下部平缓,相较盆地内其他冲积扇,其平均坡度也较小。晋阳古城西城西部位于风峪沟冲积扇中下部,东部位于风峪沟冲积扇外。

古城东侧靠近汾河处有1条带状高地(下文简称东侧高地),从西寨村经木厂头、古寨、庞家寨、北瓦窑、南瓦窑、鹅归店、东庄营等村庄,与牛家口冲积扇连接,将晋阳古城包围于内。高地长约16km,宽度800~1700m不等,海拔高度770~777m。

2.2 历史地形推测

2.2.1 城址区域

北宋初,晋阳古城火焚水淹后长期被汾河水冲刷淤积,明代以后汾河洪水泛滥频繁,古城深埋于大量淤沙之下。如图4所示,根据已有考古研究,可知晋阳古城城内文化层埋深从西城墙开始逐渐加深,西城墙内侧遗存埋深较浅,地表可见;南北向夯土墙处文化层埋深8.5m;东城墙处埋深13.0~14.5m。综合考古发掘成果和现状地形,可大致推测晋阳古城的历史地形特点:西城西部纵坡较大,东部现状及历史地形较为平坦。

图4 晋阳古城东西向现状及历史地形坡度分析

2.2.2 城址东侧

根据《山西通志》中关于明代及以前汾河中游各县的水利灌溉工程记载,东侧高地上的西寨、鹅归店、木厂头、庞家寨、南北瓦窑、野场等村庄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存在。根据《汾河志》统计,自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后500年间,汾河中游平均12年发生1次大洪水。分析可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前,洪水灾害基本位于明太原县城东,明太原县城受灾严重;此后,西寨、古寨、瓦窑、庞家寨等村庄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据推测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为,灾害记录早期(1553—1725年),汾河河道在明太原县城至东侧高地间,两者间约有2000m的行洪宽度,加上地势高差影响,洪水主要对明太原县城东南及其下游的东庄、野场等村庄造成危害,对东侧高地上村庄危害较小。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汾河东徙,洪灾泛滥时洪水会溢过南北瓦窑、庞家寨、西寨等村庄,致使上述村庄受灾更严重。

据推测东侧高地在明代及以前就已存在,且地势相对较高。宋代至明代期间,晋阳古城区域先是百年荒泽,明代形成太原县城,很难有人力、物力在汾河东岸筑高地,故可大致判断东侧高地在晋阳古城存续时期就已形成,并成为城市建设场地。

3 晋阳古城形态演变

3.1 晋阳古城与汾河关系

先秦时期,太原盆地沼泽遍地,距离晋阳古城不远的“昭余薮”是全国有名的“九薮之一”,汾河作为山西的主要河流,可推断此时其水量充沛。根据地质学研究,汾河出太原西山后,在海拔最低的太原断陷“下降盘”位置,绕开化村、风峪沟等冲积扇南流(见图5)。

图5 太原掀斜构造与晋阳古城、汾河关系示意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先秦至唐汾河水量很大,河道很深,并可满足航运要求。但从秦汉时期“昭余薮”面积逐渐缩小,北魏逐步消失的变化看,汾河水量一直处于减少趋势。宋代,汾河季节性差异增大,水量逐渐减少,汾河航运记载较少,并出现水患灾害,河水含沙量日益增加。明代,汾河开始有断流记录并进入洪灾多发期。

晋阳古城西临汾河,汾河在其肇建和毁灭阶段均起到很大作用。在晋阳古城建设使用期间,其与汾河的位置关系在人力因素作用下发生多次改变。总体来说,晋阳古城经历从小到大、又缩小直至毁灭的发展过程,汾河也经历了从东向西、又从西向东的复杂迁徙过程,与晋阳古城的发展轨迹相互影响。

3.2 晋阳古城形态演变推测

晋阳古城的形态演变与历史事件、汾河水利变化息息相关,结合近年考古成果可推测其形态演变过程。

1)春秋时期 晋阳城尚处于肇建和发展阶段,仅在西城墙中段发现东周时期的营建夯层,南北剩余段落始建于汉晋之间。因此,此时晋阳城可能为长宽约1200m的小型城郭,宽阔的汾河在城东沿着风峪沟冲积扇东缘南流(见图6a)。

2)秦汉时期 晋阳城成为防御匈奴和控制西北的军事战略重镇,战争频繁,屡废屡建。经历晋刘琨筑并州城、东魏新置晋阳宫、北齐修建大明城、隋新筑仓城等建设阶段,晋阳城内部格局逐渐丰富,规模逐渐扩大。此阶段很可能随着汾河水量减少和水面缩小,露出大面积空地供晋阳城扩大建设和农田耕种(见图6b)。

唐建中四年(783年),马燧“引晋水架汾而注城之东,潴以为池,寇至计省守陴者万人;又决汾水环城,多为池沼,并树柳以固堤”。可见东城所在地地势最高,但其东侧势低洼。此后,晋阳城的中城、东城废弃,汾河被东侧高地分为东、西2条河道(见图6d)。

4)宋代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3月至次年5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晋阳城,“筑长堤雍汾水”“筑长连城”“引汾水入新堤”,对晋阳城实施灌城水攻。3个月时间建设了汾河拦河坝,以及环绕晋阳城的长连城、引河等。拦河坝用于积蓄水量并控制水源流向,为减少工程量,与晋阳城保持一定距离,为防箭矢骚扰,“东城”所在高地很可能成为建设“长连城”的最佳位置。晋阳城城墙高4丈,“长连城”高度也应与其基本平齐,巨大用土量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东城东侧河道。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北宋政权攻陷晋阳城,火焚水灌将其变成废墟,含有大量泥沙的汾河水在晋阳城内泛滥、淤塞达百年之久。明代开始,汾河泛滥成灾,水大时晋阳城内外一片荒泽(图6e)。

5)清代 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卿云任太原知县,后在西寨西北筑坝,“浚引汾河,复归故道”。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汾河东徙。此时,汾河河道主要在东侧高地以东,水大时可泛滥至明太原县城(见图6f)。

图6 晋阳古城发展阶段与汾河位置关系推测

4 结语

综上所述,汾河作为晋阳古城“护城河”,与其兴建、发展、繁荣、衰败息息相关。汾河为晋阳古城的兴建提供防御和水源;随着汾河水面萎缩,晋阳古城扩大繁荣,最终“跨水连碟”成为唐之北都;战争原因使汾河成为晋阳古城的毁城利器,古城最终深埋地下。东侧高地的存在使晋阳古城在东侧约1000m处扩展出“东城”,形成横跨汾河东、中、西3城的独特形态;同时也是宋初修筑“长连城”水困晋阳和清代汾河成功迁徙改道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当地居民择址建村的重要选择。

在未来的考古研究工作中,应重点勘探和明确东城、中城的城垣位置与规模;明确西城东半区遗存的埋藏与保存状态,重点发掘西半区,明确地层关系与重点遗存分布。在未来遗址公园的展示中,应将西城西半区作为展示重点,以晋阳宫、仓城等格局构成要素为主,形成展示区域,体现晋阳古城的城市核心区域和高等级建筑信息,展示晋阳古城的历史文化。西城东半区、中城、东城则以地表植被标识为主,用高大乔木标识城垣的分布位置与规模,明确城市的结构轮廓,采用不同的地被、灌木、农作物,以不同的色彩和肌理形象展示晋阳古城历史发展过程的兴衰及其与汾河相互作用的关系。

猜你喜欢
晋阳东城汾河
陪汾河走一走
晋阳胜景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汾河水韵
券游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