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群 余熙萍 李 瑾 唐晓飞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近年来,慢性肾衰竭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健康疾病。慢性肾衰竭是一种肾脏进行性疾病,患者患病导致肾功能不全,常常会引起代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调节紊乱[1]。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法为主,但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且社会高速发展,饮食结构、环境等改变,不利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控制因素越来越多,导致在血透期间患者并发症出现高发趋势,因此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同时常辅助常规护理。但由于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对该病治疗过程中知识知晓存在缺乏情况,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发生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以及造成病情恶化引发尿毒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造成经济负担。目前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已成为一种个性化、有针对性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但此方法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干预中的应用中研究较少[2-5]。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10 月—2020 年5 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与慢性肾衰竭相关指征相符合[6]。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有精神、表达障碍;②伴有严重心肺功能等疾病;③合并有恶性肿瘤。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研究组(40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5~80 岁,平均(46.56±7.59)岁;病程为3~10 年,平均(6.58±1.08)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 人、初中13 人、小学及以下15 人;经济水平年收入<5 万元10人,3~5 万元18 人,<3 万元12 人。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7~81 岁,平均(49.91±7.88)岁;其中病程为2~11 年,平均(6.92±1.33)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1 人,初中14 人,小学及以下15 人,经济水平年收入<5 万 元12 人,3~5 万 元17 人,<3 万 元11 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仅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心理疏导、并发症或不良事件预防等。
研究组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创建护理小组,由3 名组员构成,护士长1 名、骨干护士1 名、主治医生1 名,护士长为组长。小组成立后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专业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知识培训,相关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知识专项考核,务必保证所有组员考核结果为优才能入组。
(2)信息干预:①信息收集。护理小组人员在患者入组后,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双方信任感,待护理小组与患者及家属彼此熟悉后,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方式让护理小组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慢性肾衰竭病情、病因、饮食以及慢性肾衰竭采取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后如何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有效减少心衰、贫血等并发症等的知识知晓情况,同时患者入组后护理小组要组织患者进行相应身体检查以便护理组详细地掌握患者病情,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②小组对收集到的各项信息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治疗期间心理状况进行梳理,统计,并对每个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开展小组讨论,分析。
(3)动机干预:①护理小组要充分发挥医护工作者爱心奉献精神,耐心、细心与每一例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当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疑惑不解时,要及时的解难答疑,当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患者通过转移法、放松法等方式化解患者不安情绪,护理组要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的医护关系。②引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慢性肾衰竭疾病重视,为防止患者对慢性肾衰竭及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错误认识,护理小组要通过视频、宣传手册、口头宣教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健康科普慢性肾衰竭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护理知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慢性肾衰竭以及血液透析的认知,加大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后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贫血等相关并发症预防知识科普。③根据前期收集的信息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方案要着重突出对每一例患者护理方法并实施该方案。④护理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教会患者和家属关于慢性肾衰竭以及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相应的自我护理方法并常常进行巩固,要让患者及其家属熟练地掌握护理方法,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者与患者家属要激励患者,让患者保持放松的情绪,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⑤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功能已严重受到损害,采取血液透析是患者需要长期且频繁要进行的治疗。因此,为了患者能得到良好治疗,要积极调动患者家属及社会力量,支持患者将相应的护理方法长期延续下去。
(4)行为干预:①密切监控,护理人员密切对患者病情、情绪进行关注,给予患者预见性干预,发现患者病情、情绪异常要及时处理。②在护理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对护理效果好的患者继续采取相适应的方案进行护理,对护理效果差的患者,要及时地调整方案,强化护理措施。
(5)延续护理:由于患者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处于居家的状态时间比较多,因此护理组要通过网络平台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微信群等,方便护理组对患者病情、情绪等进行远程诊治,定期上传慢性肾衰竭及血液透析最新知识,对错误信息、方法进行纠正。
(5)定期回访,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参加回访,要详细了解护理期间患者病情、护理情况、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1.3.1 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检测 所有患者检测前需要禁食12 h 后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采血完成后及时对标本标记,并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冷冻保持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BUN、Scr 水平。
1.3.2 并发症记录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3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以调查表形式进行评分(发放给患者),满分为100 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0 分以上;满意:评分在60~80 分;不满意:评分在60 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4 护理总有效率 护理总有效率[7],显效:护理后,患者出现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各项治疗及护理配合度良好;有效:护理后,患者出现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改善,各项治疗及护理配合度一般;无效:护理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BUN、S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BUN、Scr 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UN、Scr 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UN、Scr 比较()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 <0.05。BUN:血尿素氮;Scr:血清肌酐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例(%)]
肾脏是人体生成尿液,排除代谢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近年来,由于社会高速发展,生活环境、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慢性肾脏疾病,日积月累导致肾脏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造成慢性肾衰竭[8-12]。一旦出现慢性肾衰竭就会引起人体内代谢废物滞留,水、酸碱度调节失衡,紊乱,引发人体贫血、严重感染等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13-16]。为了改善上述症状,临床目前对于慢性肾衰竭多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为主,通过血液透析机将体内血液引入体外,在体外进行过滤,再回到体内,透析过程中可以过滤掉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同时将人体需要的电解质等补充进去[17-21]。由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需要长期、频繁的进行并且多数时间患者是处于居家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误区、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并发症等,因此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非常重要。
常规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尽管有一定的护理干预效果,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护理干预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因为缺乏指导性和即时性,导致患者出现自我疾病掌握、管理错误认知,负面情绪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方式,随着该护理方式深入应用和不断推广,其越来越被更多人熟知,并逐渐在医疗卫生领域使用,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手段,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22-29]。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成立护理小组,信息干预、动机干预、行为干预、延续护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环环相扣,保证护理干预工作成效明显。
对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而言,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着眼于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知晓,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沟通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疑惑和不安,并针对患者各种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对策,大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采用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前,两组BUN、S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BUN、Scr 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本研究提示采用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总有效率高。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中,基于前馈控制基于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能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