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1-07-29 05:53朱丽梅杨丽全叶碧琴郑玉仁郑建盛
天津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线下论文

朱丽梅 杨丽全 叶碧琴 郑玉仁 郑建盛

(1.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2.莆田学院护理学院;3.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部)

目前,医院的护理人员以本专科毕业生为主,他们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 获得科研立项机会甚少,科研产出率不高,从而影响护理人员高效地、正确地运用科研成果或通过循证实践结果的科学有效护理措施来促进病人的恢复、提升照护质量[1-2]。目前,多数医院采用“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培训”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科研训练的继续教育, 但存在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学习互动延续性较差、个人学习费用较高等缺点[3-4]。 有些学者也在尝试探索一些较为经济、有效的培训学习模式,如:体验式学习模式[5]、工作坊科研培训模式[6]、团队合作模式[7]、应用目标管理模式[8]和小组分层培训[9]等,取得较好培训效果。 但仍存在对科研能力薄弱的护理人员未能在“讲授-学习-指导”和“理论-上机实训-写作实践”充分融合,且在应用性、系统性、延续性存在较大的不足。 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10],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和健康模式构建等方面[11]。 为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质量, 我院从2018 年9 月起针对护理人员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目的是注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的改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育模式,进行科研能力培训新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以期探索出系统、经济、有效和互助的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训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行动研究第1 循环小班制于2019 年1 月至3 月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0 名护士作为探索培训模式的研究对象。 行动研究第2 循环大班制于2019 年6 月至8 月便利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00名护理人员作为验证培训模式的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单位在职护理人员。排除标准:进修生和学生。第2 循环培训前基线信息收集脱落7 名, 培训前收集到的93 名护理人员年龄为27~53 岁,平均(33.73±5.54)岁,工龄(12.78±7.00)年,第一学历为中专 20名(21.5%)、大专 33 名(35.5%)、本科及以上 40 名(43.0%);职称为初级 29 名(31.2%)、中级 45 名(48.4%)、高级 19 名(20.4%);编制为干部 61 名(65.6%)、合同制 32 名(34.4%);发表过论文 36 名(38.7%);平时阅读期刊论文频次为每周至少1 次4 名(4.3%)、每月至少 1 次 12 名(12.9%)、每月少于 1 次 77 名(82.8%);平时阅读科研训练书籍频次为每周至少1 次1 名(1.1%)、每月至少 1 次 13 名(14.0%)、每月少于 1 次79 名(84.9%);平时阅读网络科研培训内容频次为每周至少 1 次 6 名(6.5%)、每月至少 1 次 19 名(20.4%)、每月少于 1 次 68 名(73.1%)。

1.2 研究设计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框架基础上,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估和反思与修正计划等6 个步骤[12],通过查找文献、量性问卷调查法、 质性访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新模式,并将该模式在我院实践后评价其培训效果。

1.3 行动前准备工作

1.3.1 设定目标 根据发现的问题构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模式的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目标、教学媒体和培训实施方法, 最终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目的。

1.3.2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行动研究小组包括高校护理学专业教授1 名和副教授1 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副教授1 名、医院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各1 名。分工:①所有成员共同设计和制定科研培训方案;②有13 年《护理研究》课程教学经验、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30 余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教师作为撰写培训材料负责人和授课教师; ③护理部主管护师负责各组学员培训工作的过程组织和学习监管, 并协助在线上发放培训内容; ④小组5 位高级职称成员参与学员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指导与反馈; ⑤高校3 名教师负责课后作业修改与反馈; ⑥护理部主管护师负责收集学员培训过程的效果评估和反思建议。

1.4 行动研究步骤

1.4.1 发现和分析问题 通过查找文献分析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方案的优缺点。 通过量性问卷调查法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 通过访谈法按照行动研究小组设计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使用质性研究的步骤分析和整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法等需求。 访谈提纲包括:①您认为培训效果应该达到哪些目标? ②您认为现阶段最需要学习的是哪些内容? ③您认为学习这些内容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 ④您认为学习这些内容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⑤您认为当前培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应该如何解决? 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2 个, 一是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较为薄弱,包括:①选题难创新;②数据难分析;③论文撰写下笔难。 二是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工作的主要问题包括:①讲座内容未能系统详细介绍,培训缺乏层次性;②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未能深入浅出,与实践应用距离较大,缺乏实用性; ③培训专家未能考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和需求来授课,以培训专家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缺乏护理人员的学习主体性。

1.4.2 形成计划 行动研究小组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培训各方案和细节后汇总,讨论合议形成培训学习材料设计方案和培训学习计划。

1.4.2.1 学习材料设计思路 不以教材为学习材料,自制的培训材料是基于已发表的论文为基础, 进行论文分解和论文组合的基本思想, 把护理研究基本知识点融入论文中讲解。①论文分解:授课教师不提供理论性较强的参考书,重视以结果为导向,从《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期刊上选择10 篇近期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培训材料制作案例, 提供给学员。 之后发放的各模块培训材料均为以上案例中引出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对案例论文的设计对比指明差异性,同时对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对象与方法、 结果 (资料类型、 统计方法和表达方法)、讨论、参考文献等各要素进行分解。 ②论文组合: 以授课教师的研究课题和撰写过的论文作为案例,提供课题或论文的设计思路、模拟数据。 采用这些资料用来解释撰写论文各要素的写作模版, 并如何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 运用模拟数据要求学员线下在面授前自学上机操作实践。

1.4.2.2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学习计划制定 培训学习计划见表1。

1.4.3 实施计划

1.4.3.1 实施计划方案 培训开始成立互助小组。 培训前每5~6 个学员自由组合成互助小组, 推选1 位组长组织小组的互助讨论和互助学习。

培训实施过程。 培训学习基于“自学反思、讨论总结、指导反馈、面授实践”多个阶段循环进行,每个过程均包括线上和线下学习。 培训学习中同步要求互助小组合作完成一项科学研究。 见图1。

培训学习实施步骤。表1 学习计划的第1 阶段、第4 阶段和第5 阶段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进行自学、讨论和指导等教学手段交替进行,步骤为:①线上发放自编案例材料(微信群和公共邮箱)和公众号帖子; 线下学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材料里的相关内容。②线上全体学员互相讨论疑难问题,互相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线下各组学员互相讨论,并提出问题。 ③线上指导老师采用微信语音或微信远程视频点评学员所提出的问题, 并采用微课进行归纳总结;线下学员针对老师的反馈,互相讨论和理解。 ④线下学员独立完成作业; 线上指导老师对作业进行反馈,线下个别学员面对面沟通指导。⑤自学全过程由护理部负责学习监管。 表1 学习计划的第2 阶段和第3 阶段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进行自学、 讨论和指导的基础上,额外增加面授4 次共16 学时的教学手段交替进行,步骤为:①②③同第1 阶段,④线下学员在医院国际会议中心集中, 由授课教师现场面授理论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常见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相关案例论文各要素的分解、相关设计论文撰写各要素的写作模版和组合。 现场面授的上机实践操作演示内容有2 个方面:常见的单因素分析、常见的多因素分析, 要求学员在线下自带笔记本电脑现场模拟演示, 并当场录音和录像, 便于之后能够复习。 ⑤线下面授期间,学员和指导老师随时互动,现场解决疑难问题。 ⑥线下要求学员对老师提供的研究设计和模拟数据撰写出1 篇论文。⑦线上和线下各组学员互相讨论, 分组合作自行完成1 个科研设计,并在之后开展研究。 ⑧线下学员独立完成作业;线上指导老师对作业进行反馈,线下个别学员面对面沟通指导。 ⑨自学全过程由护理部负责学习监管。

表1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学习计划

互助小组科研实践实施步骤。 互助小组培训期间共同合作完成1 项科学研究, 边培训同步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由各小组根据熟悉的研究方向确定1 个选题,并确定该选题的理论框架。②针对该选题写出具体的研究设计。③明确该研究的变量和测评工具,并收集相关变量的数据。 ④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与SPSS 软件讲授过程中, 同步对自己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⑤撰写研究报告。实践实施时增加监督或指导环节,具体是:学员不定期讨论从事研究中出现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 学员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学员进行反思,并说明学习和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需求或建议;教员在研究各阶段用微信APP 群语音进行线上远程集体讨论或线下面对面指导。

1.4.3.2 实施阶段 2019 年 1 月至3 月为行动研究的第1 个循环,选择10 名护理人员进行小班制探索,2019 年6 月至8 月为行动研究的第2 个循环,选择100 名护理人员进行大班制验证。

1.4.4 反思与修正计划 反思和修正是贯穿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包括第1 循环和第2 循环。行动研究第1 循环, 行动研究小组结合护理人员培训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主要问题有:被培训者对数据分析不能灵活应对, 对变换性质的变量数据出现头脑短路辨别不清的现象; 被培训者对论文组合各要素撰写时感觉词穷,不懂得归纳和表达;自学和授课时间分配上不甚合理。 针对上述问题,行动小组讨论决定,把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培训材料均用截图加要点解释方式详细说明,便于随时比较模仿,另外合理确定自学和授课时间的频次和间隔时间。 第1 个循环小班制探索后,对流程进行修改,在第2 循环的大班制验证过程中采用以上的修改方案。 在第2 循环实施过程中,主要问题有:同一期的培训学员偏多,指导和反馈时较为困难;培训学员反映选题难以创新。这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1.4.5 效果评估 按照柯氏评估模型[13]确定培训效果,评估分为4 层:①第1 层为反应层级,使用自制满意度问卷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材料、培训方法等进行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4 级评定,最终以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评定。 ②第2 层为学习层级, 采用自制的完成撰写论文能力和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进行自评, 采用潘银河制定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14]测评学习前后的科研能力情况,该量表 Cronbach’ s α 系数为 0.861,有 30 个条目6 个因子,分别是问题发现能力(3 个条目)、文献查阅能力(5 个条目)、科研设计能力(5 个条目)、科研实践能力(6 个条目)、资料处理能力(5 个条目)、论文写作能力(6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计0~4 分,总分为0~120 分,分数越高其自评科研能力越高。③第3 层为行为层级,考察被培训者在学习前后应用于实践的行为评估, 考察指标为申报课题学员所占比例和撰写论文学员(不一定发表)所占比例。④第4 层为成果层级,考察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效果, 考察指标为获得课题立项学员所占比例和论文成果获奖数。

1.5 资料收集方法 行动研究第1 循环为小班制探索,以质性研究访谈法分析研究的反思。行动研究第2 循环对培训学员进行效果评估, 在问卷星网站录入反应层级和学习层级的条目, 为了提高数据填写的可靠性, 在培训前和培训后2 周由研究对象自行在手机端通过二维码链接打开后匿名填写问卷,共100 名研究对象, 培训前回收93 份问卷, 回收率93.0%;培训后回收92 份问卷,回收率92.0%。 并收集培训前和培训后当年的申报课题学员所占比例、撰写论文学员所占比例、 获得课题立项学员所占比例和论文成果获奖数, 统计时以100 名研究对象为基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进行t 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反应层级 护理人员对培训前医院实施的科研能力培训工作和培训后的满意率比较见表2。 护理人员对科研能力培训满意率较高。

表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满意率比较[n(%)]

2.2 学习层级 培训后的问题发现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自评总分均高于培训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培训后的完成撰写论文能力得分、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3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比较(分,)

表3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比较(分,)

组别 n 问题发现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科研设计能力 科研实践能力 资料处理能力 论文写作能力 自评总分培训前 93 5.73±1.89 7.39±2.89 6.02±3.11 8.00±3.54 5.81±3.16 8.03±3.73 40.98± 4.46培训后 92 6.33±2.28 8.50±3.63 7.91±3.88 9.83±3.62 8.30±4.08 11.39±5.07 52.26±19.25 t 1.932 2.306 3.661 3.470 4.656 5.133 4.509 P 0.055 0.02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4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撰写论文自信心和能力比较(分,)

表4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撰写论文自信心和能力比较(分,)

组别 n 完成撰写论文能力 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培训前 93 3.52±2.32 3.97±2.40培训后 92 4.41±2.11 4.67±2.12 t 2.723 2.116 P 0.007 0.036

2.3 行为层级 培训前1 年申报课题人员为2 名(2.0%),低于培训后当年申报课题的25 名(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50,P<0.001),培训前 1年起草撰写论文有12 名(12.0%)低于培训后当年起草撰写论文的35 名(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3,P=0.001)。

2.4 成果层级 培训前1 年课题立项为0,低于培训后当年的6 名(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13); 培训当年撰写的论文有8 篇获得市级优秀护理论文奖。

3 讨论

3.1 基于行动研究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 结果显示,培训后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处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自评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申报或获得课题立项学员比例、 撰写论文学员比例均较培训前高(P<0.05)。 提示基于行动研究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科研能力, 且被培训者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材料、培训方法的满意率均较高。 从业护理人员的第一学历为专科和中专占57%, 她们多未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对于流行病学、 医学统计学和护理研究等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自学难度较大。护理人员工作较为繁忙,在忙于工作和家庭之余, 能够利用学习的时间多是碎片化的时间。 如何在有限的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好难度较高的护理研究课程和学会护理科研实践, 让她们迈出通向科研道路的第一步, 这是影响护理人员科研培训成效最难的两个点。 本研究培训模式主要创新优化有2 个方面:一是授课内容大胆改革,不以教材为授课内容,重视以结果为导向,从期刊上选择论文分解出各知识点, 从授课教师的研究课题和撰写过的论文作为案例, 详细解释论文各要素组合模版, 从而使科研能力薄弱的护理人员尽量脱离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 尽快熟悉科研设计和科研实施操作的全过程。 二是教学过程大胆改革,教学遵循“自学反思、讨论总结、指导反馈、面授实践”4 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5]。 教学中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第1 步是利用电脑端的公共邮箱和手机端的微信群和公众号作为辅助的教学媒介平台, 学生利用相对自由且不定时的碎片化时间对教学材料和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小组互动、远程视频指导和微课反馈[16-17],使学员能够在同伴和教师指导下激发学习兴趣, 完成学习任务,初步掌握实际应用。第2 步是在学生基本初步掌握知识点后,学生集中一起,面对面听老师串讲式授课,进一步深入掌握实施过程的注意点,进一步深入掌握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和技巧性, 面对面学习使用SPSS 软件对模拟数据的现场上机实践,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并做到反复复习,从而加深学员的护理科研训练自主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

3.2 基于行动研究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研究自信心 结果显示,培训后的完成撰写论文能力、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高于培训前(P<0.05)。 提示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完成撰写论文能力和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 护理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对科研感兴趣、自我价值提升、有心解决护理问题等内部因素,以及职称晋升、继续教育、成果奖励、职务提升等外部激励因素。因此,多数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意愿很高, 但完成课题研究的自信心却较低。 主要原因有:①平时无法系统学习,单位聘请专家的讲座多局限在某个主题, 总是有某些方面难以面面俱到的学习。②平时学习中常常遇到困惑,却无法得到专家即时指导, 一旦在某研究过程出现困扰,就可能无法进一步实施,导致研究终止。 ③平时学习所接受的知识多以理论为主, 由于科研基础薄弱,难以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导致无法迈出第一步。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导致团队合作互补意愿不足, 单打独斗难以有效开展科研活动。 ⑤外出培训,需要请假时间较长,花费成本较高,大量护理人员无法做到,且他们在外培训后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延续性跟进指导。 本次的培训教学,从多个方面优化设计,能够解决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化和培训内容过于理论性的问题, 也能够解决无时间和花费较为昂贵的问题, 还可以解决小组团队合作和课外得不到教师的延续性指导问题, 使得护理人员不再担心平时研究中遇到的难题, 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完成撰写论文能力和完成课题研究自信心。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研究构建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新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交互, 是护理人员科研培训理想的培训方法。 且开展科研培训所需要的媒介极其简单,仅需各学员有一部安装微信APP 的智能手机、 能够正常接收邮件可以打开公共邮箱的电脑、单位的会议厅和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并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花高价制作的专业网络平台或慕课等, 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培训中可以邀请授课教师到医院会议厅集中培训,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无需要大规模请假,保证护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培训费用也大幅减少,单位或个人均能承担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基层医院护理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护理人员众多, 可以分批开展培训,每期每班50~100 人, 在一段时间内全院护理人员全员培训。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经济的、方便的、系统的且能延续指导服务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基层医院全院护理人员的科研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线下论文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