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天峨县人民医院内科/中医科,广西 天峨 5473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腔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肌组织坏死,进一步诱发冠心病[1]。临床常规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脉药物治疗,但是不良反应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中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心痛”“胸痹”范畴,主要因为气血两虚、饮食不佳以及情志失调引起,可以通过益气养阴、行气止痛进行治疗[2]。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微循,增加组织气管血流灌注效果[3]。但临床关于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争议[4]。为此,本文结合2019 年9 月~2020 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64 例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展开研究,评估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天峨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4 例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5 例,年龄52~76 岁,平均年龄(58.34±4.0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0±1.20)年。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3 例;年龄54~78 岁,平均年龄(58.70±3.86)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3.87±1.0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临临床床诊断标准[5];②符合气阴两虚血瘀证心衰诊断标准[6];③研究前3 周未服用类似中汤药和中成药。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等严重系统疾病者;②急性心力衰竭、重度心衰者;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精神异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规格:7 mg/片)治疗,1 次/d,1 片/次;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 130078;规格:100 mg/片),1 次/d,1 片/次,连续治疗4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黄芪、红参、赤芍药、川芎、甘草各15 g,生地黄、麦门冬、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桔梗、柴胡、枳壳各10 g)辨证治疗,偏气虚:去川芎,加白术10 g、黄芪30 g;偏阴虚:加山萸肉15 g、玉竹10 g;失眠:加酸枣仁20 g、远志20 g,温水煎服,1 剂/d,早晚饭30 min 后分服,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 峰)与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 峰)的比值(E/A)]、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生活质量(MLHFQ)评分及不良反应(肌肉酸痛、皮疹、腹泻、头晕)发生情况。临床疗效[7]: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中医证候评分[8]: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口渴,依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 分、2 分、4 分、6 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MLHFQ 评分[9]: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心悸、气短、乏力、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LVEF、△FS、E/A 均高于对照组,LVEDD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BNP 水平、MLHFQ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LHFQ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MLHFQ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BNP 水平、MLHFQ 评分比较()
表4 两组BNP 水平、MLHFQ 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冠心病病程长,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0]。研究显示,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冠心病,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提高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水平,实现治疗目的[11]。但是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大,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12]。中医学认为,冠心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脾脏气血阴阳失调,气虚无法推动血气行走,造成血气受阻,化生为淤血,不通则痛[13]。治疗上应给予活血化瘀、补血养血、益气、通脉等方案。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中川芎、赤白芍具有活血化瘀、补气活血功效;甘草、枳壳、川牛膝具有行气活血、通行血脉作用;麦冬、生地黄祛瘀养阴,生津清虚热以及生脉之功效;柴胡理气宽胸,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补血益气、养阴、通脉之功效[14]。但具体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疗效尚未完全明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心悸、气短、乏力、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可促进中医证候改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与马骏等[15]研究结果相似。另一方面,治疗后观察组LVEF、ΔFS、E/A 均高于对照组,LVEDD 小于对照组,提示该中药汤剂治疗可改善心功能,促进心电图ST 段的恢复。且治疗后两组BN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LHFQ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MLHFQ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BNP 水平降低,改善心室负荷,促进心功能障碍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中医证候,改善心功能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