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
近年来,会计专业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本文对2020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着就业不对口,企业反馈学生进入企业后存在诸多问题,企业需要对学生进行再培训。会计专业本质上是一门管理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部分,除了专业知识,我们应当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一、目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误区
1.缺乏对账务操作的认识。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其动手操作性较强。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似懂非懂,没有经过详细的流程操作,加上现在普及了电算化,部分学校已经取消了手工填制账簿、填制科目汇总表、手工汇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等手工制账过程。学生缺乏对于账务操作系统化、整体化的认识。过于重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只会通过已经给的题干做分录,在遇到真实的业务操作时,手足无措,没有辨别整理原始凭证的能力。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对会计专业体系的整体认知,在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的账务操作时,会手足无措。
2.局限于账务操作知识。会计学本质上是一门管理专业学科,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现如今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上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即只会做账。对财务专业以外的课程不关心,持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学校安排的一些企业参观、企业实习不愿意参加,认为自己是财务专业的,只愿意参与和财务有关的实践操作。这样的消极态度和错误认知无法培养出与当今社会相符合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单一的做账业务早就可以被人工智能账务软件取代。仅局限于账务操作知识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缺乏竞争力。
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1.较强的专业能力。会计工作不同于其他岗位,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企业希望高职会计人员的专业功底较好。由于会计专业的复式记账方法以及会计凭证、账簿、电算化、发票开具、支票汇票填写、所得税增值税汇算清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格式,这里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在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2.急需复合型人才。作为企业想尽可能地节省用工成本,因此希望所招录的职工为复合型人才,既能完成财务的日常工作,也能胜任文员、秘书、报税员、企业管理等工作。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本人来说,要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勤劳好学的同时具有耐心、细心和谦虚的品质。这些品质的培养除了依靠学校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氛围,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3.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在对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电话访谈,78%的企业反映现在的应届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毕业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长期的社会实习,在初入职场时,难以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对工作多有抱怨,持消极情绪,甚至动不动就要辞职,迟到早退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企业多看重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多过专业知识,不少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专业知识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慢慢学,但是如果缺乏吃苦精神,做事不负责任,那么企业是不会选择继续聘用的。
4.沟通协调能力高。企业同样也注重应届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企业作为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一项工作往往涉及到好几个部分,需要协调者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特别是管理部门,在传达上级领导层的指示时,也要将下级生产部分分工安排好,协调协商,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生产安全目标。财务工作除了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沟通协调,还要对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进行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沟通协调。其中涉及到一些利益相关的事项,更加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保证企业资金链运转顺利,避免财务风险。
三、目前高职劳动教育误区
1.学生劳动意愿不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学生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但是其真正的勞动意愿不强。我们从宿管阿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处调研得知,教职工对学生的劳动状况评价不高。尤其是宿管阿姨反映,现如今有一半以上的宿舍,学生不愿意每天打扫宿舍卫生,存在着不叠被子,不打扫卫生间,不及时倒垃圾的情况。更有甚者,学生在宿舍睡懒觉,吃饭都是外卖送到宿舍门口,学生取餐后在床上就餐。这样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生活态度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学校劳动课程缺乏。由于高职教育存在着不合理,以往的高职教育一味的向本科院校看齐,注重理论化教学。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已经着手向职业化发展,但是积重难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涉及到教育资源、教师师资、课程体系和专业平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以会计课程为例,由于会计专业在高职中为热门专业,学生数量多,专业教师紧张,因此许多高素质人才一从校园毕业便进入教师工作,教师本身没有任何实操经验,更难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里劳动课程缺乏的第一个原因。其二,高职院校中劳动课程开设场地不足。例如以会计事务为例,实务操作需要计算机机房外,还要购买专业的操作实训软件和相关的数据交换机,这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提真正的企业模拟实训,需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真正地进入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习。
3.学生存在抵触情绪。不少高职院校与工厂合作设置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到生产线到流水线上进行生产实习,在实习的同时还有实习工资和就餐补助。例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笛莎童装进行校企联合实习,学生为期两周的工厂实习,从生产线到销售部门,进行全方面地生产实习。但是即使是这样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不少学生的参与意愿不高,甚至有很大的抗拒心理,认为自己将来一定是坐办公室的白领,不愿意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怕苦怕累的心理,抗拒学校安排这样的企业实习,为了逃避这样的实习,甚至不惜在网络上散布不当言论,夸大事实,这对学校和企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学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校企实训基地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劳动课程缺乏全面性。目前高校的劳动课程设置还停留在打扫教室、打扫包干区等方面。没有体现在专业上的社会实践上。有的高职院校把劳动实践简单和专业实训相混合,并没有锻炼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肯干实干热爱劳动的性格。在高校劳动课程的设计上,如何体现出专业性和普适性相结合,是放在高职院校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
四、基于企业用工需求高职校课程提升方向
1.强化高职校劳动教育体系。这里的劳动教育不仅是思想上的更是身体上的,以教师为榜样,身体力行,践行劳动教育。适当的体力运动,培养学生的韧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劳动教育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工作的不易。在劳动教育中,可以通过安排一段时间的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流水线的工作上去,并付给一定的报酬,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劳动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联合整个学校的资源,安排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校内需要联合后勤、图书馆、体育中心、医务处等等,安排学生参入到学校的日常维护和运转过程中去。让学生知道了解组织运营模式,锻炼协调沟通的能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乐于助人的习惯和勤奋质朴的品质。校外劳动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训练上,让学生进入企业,明白社会工作的不易,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珍惜目前的学习机会。
2.营造良好的就业工作氛围。我们对扬工院商学院1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87份,在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有76%的学生赞同“挣快钱,做网红”。学生更愿意从事网络主播、网红等行业,不愿意从事工厂流水线的工作。在对已经毕业的2020届学生调查中,有92%的学生表示现实工作与自己的原先設想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薪资和工作环境存在不满。 对于学生眼高手低的这种情况,需要学校加强宣传,特别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对于就业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奋斗努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带头干部营造踏实肯干的就业工作氛围,秉持热爱工作,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接地气、爱生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3.开启订单班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招生中,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为企业量身打造“订单班”,在高职的三年学制中,培训企业需要的技能和品质。这样的订单班,可以为特殊的学生减免一部分学费,在课程中安插企业实训,安排企业导师进入课堂授课,近距离地与企业管理人员接触,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最直观的需求。这样的订单班教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理清学生的职业生涯,帮助一部分贫困学生完成求学梦的同时,也给了一份好工作,让毕业不再成为失业的开始。
4.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在学生入学的时候,正确地给予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指导。在高职院校三年中,一开始就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去学习。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返校做讲座,用亲身经历来给刚刚踏入高职院校的新生指明学习和就业方向。勉励他们在珍惜学业生活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优秀的学生代表更加容易站在学生角度,也和学生有着共同语言,更能打动学生。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