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教育误区,还数学课堂一份真实

2021-07-28 17:29陈雪清
天津教育·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验情境小学数学

陈雪清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且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非常被动,很多教师课堂形式灵活,但是却缺少一份更深入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思维,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教学、启发教学、情境教学以及体验教学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让课堂更加有效,学生更加优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体验;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6-0177-02

Get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Return the Truth to the Math Classroom

(Daitou Second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uyu District, Putian City,China)CHEN Xueqing

【Abstract】Traditional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certain problems. Students cannot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are very passive in grasp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Many teachers have flexible classroom styles but lack a more in-depth thinking.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update their teaching thinking. Make learning simple and effective. In the specific course teaching, teachers can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from life teaching, enlightening teach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teaching to make the classroom more effective and the students better.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ife; Experience; Situation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形式,数学课程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陶行知先生曾经将生活化教学与教学做合一作为主要的教学理论,即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一种生活化的氛围下,教师要让教学依托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在主观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感性,还数学课堂一点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好,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为此,小学数学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走出误区,就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重在提高教师“教”的有效性。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所以应多探索,并且要通过反复思考日常教学来改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精心思考、精巧设计。文章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学误区,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情境式教学,打开数学学习的新局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亲近数学

创建生活化课堂,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轻松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化课堂的创建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生活的情况,也需要探究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属性,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身影,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设置问题的时候联系自己的生活,鼓励学生质疑,在生活中探究数学学习的真谛。

例如,在“生活与百分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可以创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亲近数学,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概念,就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比如,在银行存款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到利息的高低,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收益,而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呢?它是按照你存款的基数和百分比来算的,所以老师说生活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师这样的生活化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学生便消除了对于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且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更强,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创建生活化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更亲近数学,而且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那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情感,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形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数学的各种问题,启发学生的生活化思维。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爱上数学

感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采取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这需要课堂时间的保障,也需要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体验式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动脑操作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真实,给予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的机会。唯有此,他们才能对知识的掌握产生内化的动力。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这符合小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且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参与,而且学习也更有效,教师在学生展开体验活动的时候,要为学生设计好活动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永远是小学生的最爱,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體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轻松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体验式教学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学习知识,感受数学的生动和形象,让学生在无形中爱上数学,也让数学多一分温度。体验式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出相关的引导,首先让学生产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展开,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立体几何的知识——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具体形象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吗?”学生根据要求开始分组操作,他们在自己制作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圆柱和圆锥的主要性质并且能更加直观地感受相关知识,这就让学习多了一份灵动的色彩,也让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采用情境式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探索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而情境能让学生更容易获得这样的新经验。情境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且他们能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情感。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主动参与的快乐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故事情境、音乐情境等多种情景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产生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比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与比例相关的美术情境,先用问题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画,那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几个人物中哪个人物最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真观察这些图画,他们会感受到人物的比例协调是否合理,也会感受到审美的力量,在这节课中,教师便可以轻松地引入比例教学,“同学们,为什么你会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美呢?因为他的身材比例比较好,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身材比例能为我们带来视觉盛宴呢?今天我们就来自主探究一下。”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入课程学习,学生便能轻松地掌握的这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主要内容,要从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出发,立足学生的学习情绪,让每一个情景都能真正地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让小学数学课程多一些灵动,多一份真实,让课堂真正地为学生而生。教师在更新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更要关注课堂的本真,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活化教学以及体验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每一节课程都因学生的成长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8).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体验情境小学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