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种,由此衍生出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
对于合并了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呢?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要尽量兼顾防治高血压及其他疾病带来的主要器官损害。糖尿病主要带来的三大器官损害,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
在降压药物中,ACEI类或ARB类藥物,同时具有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第一优选降压药物。但要注意,两类药不要联用。
单药足量使用后,如患者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启用双联药物治疗。
双联药物方案有如下选择:ACEI类或ARB类+CCB类;如同时已合并冠心病,则需考虑ACEI类或A R B类+β受体阻断剂;如尚无其他并发症,亦可考虑ACEI类或ARB类+利尿剂。双联药物治疗如血压控制仍不理想,需进一步查找可能的原因,如是否有持续高盐饮食、肾损害、肾动脉狭窄等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启用三联治疗。
常用三联药物治疗方案如下:ACEI类或ARB类+CCB类+β受体阻断剂,ACEI类或ARB类+CCB类+利尿剂。
另外,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尿酸代谢有影响,一般不同时出现在联合用药方案中。联用降压方案时,患者要密切注意监测血压、心率、血糖变化,初始治疗时建议每隔1~2周到心内科门诊调整治疗。
总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应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不可自行用药。初诊需要进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测,以及肾脏、心脏、脑部等相关靶器官的检查。综合评估后,医生根据药物的相关适应证、禁忌证及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须对药物副反应进行追踪、监测。一般高血压患者的初始药物治疗经过三四次方案调整,基本可以达到治疗目标。后续可以每隔1~3月接受一次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