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让魔术更精彩

2021-07-28 06:31郑涛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7期
关键词:虚像平面镜错觉

郑涛

迷惑视觉的镜子魔术

魔术道具中时常会用到镜子,镜子有多种分类, 比如平面镜、曲面镜、多面镜等, 平时大家使用的多是平面镜, 它主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中的像是由光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是等大, 且距离相等。由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左右相反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远近变化,像是不会变的。理论上来说,平面镜是不会骗人的,最起码它呈现出稳定的虚像。所以人们多用平面镜来观察自己,整理仪容仪表。

不过,也许你会发现,在照镜子时,总会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平面镜成像是不变的,近大远小的感觉,应该和我们的视觉形成有关。看来骗人的不是镜子,可能是你的眼睛。

当然也有会骗人的镜子,比如你去商场,买衣服试穿时,在试衣间的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又美又瘦,但回家以后发现,好像效果没有那么好。这是因为试衣间的镜子不是平面镜,而是略有凹凸的曲面镜,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并使用水银镀膜作了特殊处理,使得镜子透光性较强,人照起来更明亮且轮廓分明,也显得苗条,同时镜子会有略微倾斜,让人在镜子中显得更加修长。

魔术中的镜子,就是普通的平面镜。但大家仔细对比几个魔术的观察角度,会发现它们有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观察者或者拍摄者采用的都是45°角拍摄,而非平行拍摄。因为在45 ° 角拍摄景物时,有利于表现出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所以说镜子魔术中的图像应该和实物是左右相反的。而且由于有了观察的特定角度,呈现出了特殊的状态。

視错觉之谜

物体图形是由点、线、面的几何图形加上色彩等要素构成。通过眼睛、大脑的加工,往往会产生视错觉。视错觉有很多种类,比如几何错觉、色彩错觉、运动错觉等。在镜子魔术的设计中,几何错觉被运用得非常广泛。

几何错觉是指在几何图形中,构成图形的元素彼此影响,而使观察到的图像与事实不符合的现象。比如线段、面积等都会产生错觉,一些参照物还会使原有几何图形发生变形,比如3D 楼梯魔术就由于几何错觉,在二维平面由线段和角度构建出立体的楼梯的空间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错觉类型。当艺术家将这些错觉手段综合运用的时候,就能产生平面设计中的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亦称二维图形,是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客观存在的事物。这种图形只在二维世界存在。比较著名的有不可能立方体、彭罗斯三角形、彭罗斯阶梯等。

这些经典的不可能图形,都是由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经验或者对参照物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受到心理的影响,影像在人脑中进行了加工,形成的视错觉。所以说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更可能是大脑相信它是存在的。

魔术师的视觉巧思

镜子魔术就是典型的对视错觉原理的综合应用。一个好的镜子魔术作品的设计者, 一定是优秀的视错觉大师。因为只有利用视错觉原理加上奇思妙想的设计, 才能呈现出一个个优秀的奇幻的镜子魔术。

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将二维平面的不可能图形和三维空间视错觉综合在一起,设计出3D 不可能图形。经典的就是日本数学家和视错觉艺术家杉原厚吉创造的3D 施罗德阶梯。它看起来是一个阶梯,旋转180 ° 后还是原样。在镜子中会呈现出一个上楼一个下楼的效果。但这种楼梯在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 其实这个楼梯从侧面看是一个平面,是视觉在特定角度才会产生奇幻的效果。

在大脑成像过程中,会根据经验将二维图像的轮廓、透视、阴影等信息加工在一起,构建出三维的图像。在用拍摄的45°角,这样综合运用光影角度,从视觉中,我们就看到了立体的楼梯。并且镜子中呈现出具有玄幻色彩的魔术效果的反向楼梯。这完全是违背我们常识的,也是违背自然界物体规律的。

猜你喜欢
虚像平面镜错觉
侧面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位置研究
错觉极限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